茶应该送给懂茶的人(所谓茶人放下自我)(1)

放下自我,就能够跟着茶;学会做人,是为茶人。

唯有打开所有的“口”,才能够接收到完整的信息,而人所体验到的一切感受,都是自己的变化,物只是提供了参照,古人画了三个口,以及一个照镜子的人,来表述这种原理,即所谓“品鉴”。

品鉴茶的意思是:人是不可能喝懂茶的,但能够跟着茶,把自己喝懂。

以茶为鉴,可以清身,正情,和气,化欲,离妄,明心。

以物为鉴,必先尽物之性,方可不为物困,即所谓格物。

茶应该送给懂茶的人(所谓茶人放下自我)(2)

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

老子云: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通俗讲就是: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

于茶人而言,品鉴,依旧是第一课。

品鉴有三要:离相,分品,対鉴。

古人把天下万物的秘密都藏在了字里。

二十况水乳交融,则名“洽”。

五品四鉴,加一汇,共得二十一字:

茶应该送给懂茶的人(所谓茶人放下自我)(3)

即所谓,茶有二十一况,清丰透敛雅致潜盈安变攸活柔沉滑沁和劲濡空洽,兼具,则可名“活茶”。

清而不丰则薄,丰而不清则浊,透而不敛则艳,敛而不透则晦。

雅而不致则突,致而不雅则俗,潜而不盈则寡,盈而不潜则浮。

安而不变则呆,变而不安则魅,攸而不活则滞,活而不攸则肆。

柔而不沉则蓬,沉而不柔则利,滑而不沁则腻,沁而不滑则泞。

和而不劲则疲,劲而不和则莽,濡而不空则淤,空而不濡则虚。

二十况水乳交融,则名“洽”。故称二十一况。不洽则散,虽有风姿卓绝,艳色迷人,终究俗物,不能登大雅之堂。

若二十一况皆明,则不再为茶所困。

如此,茶可以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