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腾讯互联网保险版图一员的微保在上线之初就享受微信“九宫格”的待遇,依托巨大的流量入口,微保顺利跻身互联网保险平台前列,并与蚂蚁保相抗衡如今董事长另谋高就,原先一直走精选,做减法的策略能否继续坚持,新的掌舵者上任后,微保下一步将走向何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腾讯微保是什么概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腾讯微保是什么概念(董事长刘家明离任)

腾讯微保是什么概念

作为腾讯互联网保险版图一员的微保在上线之初就享受微信“九宫格”的待遇,依托巨大的流量入口,微保顺利跻身互联网保险平台前列,并与蚂蚁保相抗衡。如今董事长另谋高就,原先一直走精选,做减法的策略能否继续坚持,新的掌舵者上任后,微保下一步将走向何处?

腾讯微保迎来人事变更。

7月20日,老虎财经获悉,腾讯控股的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简称“微保”)董事长刘家明已于15日离职,下一站将赴香港区块链游戏开发商Animoca Brands,担任首席商务官。

2016年便加入腾讯的刘家明见证了微保从无到有的过程,如公司获得保监会批准,悄然填满微信支付九宫格的最后一席以及推出微医保、“药神保”等重量级产品。

而在刘家明掌舵微保期间,腾讯也在保险领域不断跑马圈地,囊入财险、寿险、代理、经纪等多张保险牌照。

董事长刘家明退,

原“平安系”高管进?

时至今日,作为微保“领路人”的董事长刘家明选择离开微保。

据了解,刘家明先前曾在花旗银行任投资银行分析师、麦肯锡担任合伙人,自2016年以来加入腾讯,负责建立互联网保险业务,时至今日已有6年时间,见证了微保从无到有的过程。

在刘家明执掌微保期间,有业内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早期其主要负责制定发展方向、搭建团队、申请保险代理牌照。

2017年10月,微保正式获得保监会批准,这意味着腾讯正式拿下一张保险代理牌照,而微保也是腾讯自2013年以来涉足保险领域以来的第一家控股公司。

仅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腾讯悄然在微信支付的九宫格中添加一项新业务—保险服务,也就是说微保正式上线。

与此同时,刘家明带领团队推出第一款产品百万医疗险—微医保。此后,微保还推出受《我不是药神》电影的启发推出的能赔付癌症特效药的“药神保”产品以及行业首创包含押金垫付的百万医疗险等。

2020年的战略升级中,刘家明开始以微保董事长身份参与腾讯集团总体的保险板块拓展。同年8月,原平安产险的总经理助理周克俊跳槽至微保,出任总经理兼CEO。此前,微保的CEO为董事长刘家明兼任,周克俊任职后,刘家明不再兼任CEO一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周克俊,平安集团前副董事长任汇川也在2020年加盟腾讯,参与探索互联网保险业务。

从接连“招兵买马”行业资深人才,足以可见腾讯对微保这一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寄予厚望。

精选产品的微保VS大卖场的蚂蚁保

提起微保,便会想起竞对蚂蚁保。之所以两者会被比较,是因为两者的背后靠着的是中国最大的两家互联网公司。

微保作为腾讯自己孵化的产品,自然格外上心。在上线之初便在微信支付“九宫格”占据一席之地,在如此巨大流量入口的加持下,微保直连微信11亿用户。这意味着相比其他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微保在流量方面已赢在起跑线上。

与微保同样具有流量优势的还有背靠阿里的蚂蚁保险,但无论是从用户数据还是保费规模来看,微保与蚂蚁保险或存在一定差距。

保费数据方面,蚂蚁保险遥遥领先,微保则稍显落后。

根据蚂蚁集团招股书显示,2019年蚂蚁集团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为37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375亿并非指蚂蚁保险的保费规模。

奥纬咨询研究表示,蚂蚁集团的保费来源主要有三部分,其一是控股子公司国泰产险的保费收入,其二是相互宝的分摊金额,剩下的才是作为保险中介所促成的保费规模。除去国泰产险2019年保费收入48.24亿元以及相互宝分摊金额的29亿元,简单测算,蚂蚁作为保险经纪平台和保险代理平台所促成的保费约298亿元。

虽微保一直未透露过保费规模,但有业内人士表示,从与其重点合作的泰康在线2019年的保费收入(约39亿)可以大概推测出微保2019年保费不到20亿。

不仅是保费规模,即使微保作为微信支付的“座上宾”,用户数据表现也并不亮眼。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8日,微保已服务用户超1亿。而据蚂蚁保官网数据显示,上线至今累计服务用户超5亿。

除蚂蚁保外,微保与腾讯投资的水滴公司旗下的互联网保险经纪平台—水滴保相比,稍落下风。

据水滴公司数据显示,旗下水滴保在2019全年产生的首年保费为66.68亿元。在用户数据方面,水滴保2021年累计保险用户数便超过1亿人。

从数据来看,微保的发展较为克制,这或与微保的经营模式有关。微保只与头部15%的保险公司合作,从每个险种中挑选2至3款“性价比好”的产品。

正如微保原董事长刘家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很多互联网保险平台选择的都是大卖场的方式,每一个险种有几十款不同产品。我们决定走一条不一样的路,我们希望去做一个严选平台。每一个险种选择两到三个我们觉得性价比最好的产品,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减法跟加法。

因此,当前微保平台上的保险产品虽然也覆盖车险、健康、意外、人寿、出行等多个险种,但产品总数仅有30余种,与蚂蚁和水滴保仍有一定距离。

产品较少,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便较少,这在一度程度上会影响微保的保费数据。而蚂蚁保和水滴商城选择是大卖场模式,提供的产品较多,客户的选择较多,在数量上后者占优,短期爆发力更强。

腾讯筹谋,拿下多张保险牌照

对于手握巨额流量的腾讯而言,“染指”保险是流量金融闭环中的一节。

互联网的普及,带动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爆发,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从2011年的仅111亿元猛增至2016年的2347亿元。

急速增长的保费规模吸引一众互联网巨头加入,腾讯也无例外,将目光转向互联网保险领域,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早在2013年,腾讯便同阿里、中国平安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众安保险,持有15%股权,拿到国内首张互联网保险牌照,这也是腾讯最早介入互联网保险领域的开端。

截至去年年末,据企查查显示,腾讯持股众安在线的比例为10.21%,与平安持股比例相同,仅次于大股东蚂蚁集团。

投资众安后,腾讯又看中水滴公司。从2016年原美团外卖业务负责人沈鹏创立水滴公司之时,腾讯便是其天使投资人之一。

2017年5月,水滴公司上线保险业务,仅隔3个月,在水滴公司宣布完成的1.6亿人民币A轮融资中便出现腾讯的身影。之后的几年里,腾讯又连续投资水滴公司近5亿元的B轮融资、超10亿元的C轮融资以及2.3亿美元的D轮融资。

腾讯“重押”水滴公司5轮融资,在水滴公司IPO前为第一大机构股东,持股比例达22.1%。

除微保、众安在线、水滴保这类互联网保险公司,腾讯还投资了寿险和泰人寿,并在2020年欲“染指”三星财险,2020年12月,腾讯拟出资2.8亿元成为三星财险的股东。

此外,腾讯还投资了以“保险 医疗 医药”为模式的互联网企业。据企查查显示,去年10月,圆心科技旗下保险科技服务品牌北京圆心惠保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深圳市腾讯鑫正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5%。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约1480.14万元增加至1881.24万元,增幅为27.1%。

而深圳市腾讯鑫正科技有限公司的实控人正是马化腾。

除保险外,第三方支付、银行、理财、征信、小贷、基金等均在腾讯的金融版图之中,俨然形成属于自己的“金融帝国”。

在一众金融业务的加持之下,腾讯的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营收支柱。据腾讯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尽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不及网络游戏板块收入436亿元,但仅相差不足10亿元,以427.68亿元在腾讯总营收中占比32%。

本文源自环球老虎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