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唐太宗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唐代“贞观之治”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亦是后世史学家们赞不绝口的研究话题。那么谁是成就“贞观之治”的最大功臣?

贞观之治背后的故事(揭秘谁是贞观之治)(1)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他曾随李世民打天下,是李世民手下的重要谋士。当时,李世民的还是秦王,房玄龄投奔李世民后,就一心一意辅助李世民登基。每当李世民打了胜仗之后,他手下的一般人都忙着收集奇珍异宝,只有房玄龄注重收罗人才,广交谋臣猛将,并把这些人都安排到秦王幕府之中,帮李世民打天下。

贞观之治背后的故事(揭秘谁是贞观之治)(2)

在房玄龄的策划下,唐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终于发动玄武门之变当上太子,不久又当上皇帝。李世民将房玄龄评为功居第一的大功臣。

贞观之治,是后世想有所作为的帝王们追求的目标,也是后来百姓们向往期盼的太平盛世。也被我们现在的史学家称赞不已且一直研究的话题,房玄龄可谓是第一功臣。

贞观之治背后的故事(揭秘谁是贞观之治)(3)

房玄龄这个人十分的会做人,他从不拿自己是功臣的身份出来说事,对李世民的态度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皇帝稍微脸色不好,立刻跪下请罪。他对同僚十分的宽厚,如果一些好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他会乐的跟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正因为房玄龄作为百官之长能宽厚待人,贞观年间的唐王朝,才有可能罗致了当时天下的精英。这些精英们也在房玄龄的带领下,齐心协力的辅佐李世民。

李世民曾问过房玄龄,他是如何评价前朝皇帝杨坚的。房玄龄回答说:杨坚勤于政事。他每次上朝和大臣们讨论政事,常常忙到深夜都还不休息,是个好皇帝。李世民不同意这说法,当即对房玄龄说:你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不相信自己的大臣,所以凡事都喜欢自己做主,天下那么多事,就算他用尽全力的去处理,累垮自己,也不可能事事都处理的妥当。李世民又对房玄龄说:你是宰相,就是帮我处理天下大事的,一旦发现我有不好的命令或想法,一定要及时说出,可千万不能盲从于我!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君臣关系,才有了后人景仰的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背后的故事(揭秘谁是贞观之治)(4)

贞观十三年,太子准备对房玄龄行拜师礼。房玄龄得到消息,慌忙躲到家里不敢接受。人们对房玄龄这种谦让的品德,无不赞叹。贞观十六年,房玄龄进拜司空,并仍总览朝政。

他的女儿嫁给了李世民的儿子韩王,二儿子爱娶了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房玄龄和他的一家,可谓是非常显贵,然房玄龄谦恭的品德丝毫不减,他又一次上表请求辞去宰相之职。

李世民为了挽留他,直接说:这么多年,我一直将国家大事委托与你,你一旦辞去职位回家,我就如同失去了自己的左右手啊。只要你身体还好,就不要谦让了。唐太宗李世民会用人,贞观贤相房玄龄是个有才之人,两人联手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当然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封建史上难得的明君也有着巨大的关系。

唐太宗的做法实在是值得后人们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