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点点
1989年4月19日晚,美国纽约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强暴案。
不是因为犯罪现场的惨烈程度,也不是因为罪犯有多么凶神恶煞。
而是因为:案件被错判,5名平均年龄不到15岁的少年蒙冤坐牢整整13年,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全部被浪费。
处理案件时,警察并未找到能证明孩子们犯罪的直接证据,甚至于少年们拥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命案发生的时间和他们到公园的时间相差整整30分钟。
但警察仍旧固执忽视这一问题,没有证据也要制作证据,誓要给少年们定罪。
不为别的,只为他们是黑人。
转眼,30年过去了。
没有人知道这群少年过着怎样的生活,也没有人知道涉案的不公警察是否受到惩罚。
为再次把这一冤案呈现在大众面前,给蒙冤的少年们讨一个公道,剧集《有色眼镜》出现在观众面前,还原警察审讯时的丑恶嘴脸,给予大众反思和思考。短短四集,豆瓣评分高达8.8。
先回到犯罪案发生现场。
受害者为白领女精英梅里,被侵犯,且身上有多处殴打伤口。警方猜测:犯罪现场尤为惨烈,因为在这之后梅里完全无法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受害者无法当庭指认凶手。
据警方调查,犯罪案发生时公园里有一群黑人聚集在一块。
他们在干什么?没人关心。
只要白人警察原因,就可以用非法聚集的名义将其逮捕,任何证据都不需要。
仅一个镜头,就呈现出种族歧视的讽刺社会现状。
另一边,是「白领公园袭击案」引起的愤怒公众舆论,大众要求警方,必须在最快的时间找到真凶。
几乎是瞬间,警察把目光打量到聚集在公园的黑人群体身上。
调查还未真正开始,就已经预料到调查的结局是什么…
这是一个和种族歧视有关,反思司法制度,询问大众「什么是真正正义」的残酷故事。从5位黑人少年无辜蒙冤的错案出发,还原那个黑人白人严重对立的时代现状。
导演花费大量镜头,描述警察审讯黑人少年们的场景。
第一步,威逼恐吓。谎称其他少年已经招供。第二步,用父母的工作威胁,给少年沉重的心理压力。第三步,利益诱惑,声称只要招供就能从审讯室中出去。
即使没有证据,也要用尽一切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证据。
和自以为是的警察一样,周遭报道案件的媒体也是让人痛恨不已。
连案件现场真正发生了什么都不清楚,就洋洋洒洒编出长报道,随口给少年们定罪。
因为是黑人,少年们成为大众口中十恶不赦的罪犯。明明是代表公正的司法体制,却无法为黑人少年们讨一个真相。
如点点在前文中所言,这个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剧集中,刑满出狱的黑人少年们走上贩毒这条不归路。不想成为犯罪者,却被周围舆论逼迫着成为犯罪者。
所有人都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不关心真相,只看得见司法的误判。从而使失去找到正经工作的机会,被迫前往黑色犯罪区域。
往浅了说,这是导演对于当年错案的呵斥。往深了说,这是少年们对于司法和世界的报复。
既然已经蒙冤,那我们便直接把冤情坐实。既然世界已经抛弃了我们,那我们便没必要成为对世界友好的人。
再反观现实生活。
2002年时,一名凶手投案自首,宣称自己是1989年「白领公园袭击案」的凶手。真正凶手出现,冤案平反。怎么看都应该是一件轰动司法界的事情。
但很好笑,警察和媒体并未觉得内疚,也并未对被误判的少年们道歉。反倒是坚信:自己是正确的,是正义的。
镜头里的他们自信又坦然。
“正义已经得到伸张了。”
“我们为一名被残忍侵害的女性伸张了正义。”
言下之意为:只要有“凶手”被惩罚,只要大众愿意相信这一惩罚,那就是正义。凶手是否正确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只要大众舆论满意就行。
那么问题来了。
那些被误判的少年们应该去哪里寻找属于他们的正义?
难道说,仅仅只是因为肤色,少年们就要这么残酷被对待吗?
剧集的回答为:是的。
就好像剧集中检察官所言:”这不是案件,是政治。”冤案发生的原因从来只有一个,那就是肤色。
这才是《有色眼镜》最让人感到愤怒的地方。-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