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胜 实习生 黄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创新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创新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胜 实习生 黄晨
阅读提要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完整揭示了脱贫攻坚精神的深刻内涵,号召全党全国全社会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不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湖北的脱贫攻坚是全国的一个缩影。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81万人全部脱贫,这是荆楚儿女交出的脱贫答卷。
汇聚上下同心的力量
激扬尽锐出战的气概
五峰地处武陵山区,全境皆山,长茂司村就在沟壑纵横的大山深处。海拔最高1900多米,从河谷到山腰垂直落差800多米,村庄就像挂在悬崖上,不少村民祖祖辈辈没能翻越出贫困的大山。
悬崖边,挖一铲,进一步,一条总长不足10公里的公路,足足修了4年。惊心动魄的建设过程,见证了湖北人民翻越贫困大山的决心。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所有贫困县2020年前实现脱贫摘帽,消灭绝对贫困,是省委省政府对党中央、对荆楚6100万人民立下的铮铮誓言。
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限期脱贫责任制,五级书记抓扶贫。省委书记、省长带头,所有省领导分别联系4个片区、37个贫困县,不脱贫不脱钩。
尽锐出战。“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周静表示,近年来,全省各级集中精锐力量投向脱贫攻坚主战场,为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只要我还干得动,就要带上村里的老百姓,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必须带领群众,拔掉老百姓的穷根……”
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他们爬最高的山,走最险的路,去最偏远的村寨,住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保持精准务实的态度
弘扬开拓创新的精神
“廖师傅,去年的优抚金拿到没有?”去年隆冬时节,在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牛首村贫困户廖乐书的家中,扶贫工作人员驱车几十公里前来询问。原来,在全省扶贫大数据比对系统中,工作人员发现廖乐书的数据出现异常,便立即上门查清。
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每一位脱贫户身后,都有一番缜密细致的努力。
“扶贫扶贫,扶谁的贫?”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初,这个疑问困扰着许多基层干部。
历年数据交织,贫困户情况不全,行业信息分割,面对一系列难点,千千万万党员干部翻山越岭进村入户,经过“三审两公示一公开”程序,精准识别出590万贫困人口。
扣好“第一粒扣子”,为靶向治贫打下坚实基础。2016年,我省对精准识别进行审计全覆盖,借力大数据,动态监测贫困人口、政策落实等情况,当年剔除识别不准的贫困人口33.5万人,新补录贫困人口36.6万人。这一办法在全国首创。
从识别到帮扶、管理、考核,“精准”二字贯穿始终。
攻坚之战,千头万绪,扶贫理念和方式需与时俱进。
湖北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主战场之一,搬迁户数和总人数占全国十分之一。闻令而动,几乎在一夜之间,全省各地成立集中统一的指挥部,挂图作战、按图销号,建立常态化的现场拉练机制,一季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探索出“藤上结瓜、入股分红、资产收益、转移就业”四大产业配套模式。非常之举取得非常成效,我省提前一年完成“交钥匙”工程,国家发改委高度认可我省经验。
深度贫困,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攻克难啃的“硬骨头”,当用非常之力。“力”从何来?省委省政府立场鲜明,果断决策,在2017年又出台22条硬措施,实现新增资金、项目、举措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仅财力倾斜方面,2019年对深度贫困地区转移支付补助占其财政总收入来源的80%,远远高于全省转移支付54%的平均水平。
坚持攻坚克难的作风
践行不负人民的情怀
恩施州恩施市屯堡乡田凤坪村海拔1000多米,位于著名的朝东岩风景区,一侧是高达500多米的绝壁,与利川市团堡镇接壤。每年冬季,近800名村民要靠四处借水维持生活。
2017年,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工作队进驻田凤坪村。工作队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该村缺水难题,为此,扶贫干部们带领村民飞崖探洞找水源,坐着吊篮在千米绝壁上施工,终于从溶洞中引出源源不断的清水。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各级党组织和扶贫干部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以过硬的作风催生出长远可持续的脱贫成效。
2014年,40岁的余丙华放弃宜昌诚信工贸公司项目部经理的工作、每年百万元的收入,卖掉自家3台挖掘机,回到董家河村担任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当年,全村46户135名贫困人员全部实现脱贫。
2020年11月3日,余丙华在入户进行低保核查的途中,不幸被滚石砸伤因公殉职,年仅46岁。
目前,董家河村有1100万元资产,已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绿水青山、村美人和,告慰着长眠于此的余丙华。
在急难险重的脱贫任务考验面前,事实充分证明,只有较真碰硬、勇于担当,才能够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广大党员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不停顿、不懈怠,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强调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深刻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它所树立起来的一座精神丰碑,必将引领荆楚儿女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