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今天来给大家讲讲有中国竹乡之称的南平

首先还是游玩路线和景点介绍哦

Day 1 武夷山——天游峰——御茶园——并莲峰——玉女峰—— 武夷山九曲溪——中华武夷茶博园——《印象大红袍》演出

1. 武夷山

武夷山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头衔,分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及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现在游客所参观的武夷山山水,是集中在崇阳西西侧到新村一带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而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自2010年起,不再对公众开放。

武夷山可以分为天游峰至桃源洞、九曲溪至武夷宫、一线天至虎啸岩、大红袍至水帘洞四个片区。景区的景点比较分散,东边一个、西边一个,不像其他旅游景点那样能一次性走完,所以在此游玩一般都需要2-3天。

如果你只有一天时间,一般来说,居高临下的天游峰和每一段都是风景的九曲溪是理想的路线选择。对爱茶的人而言,走大红袍至水帘洞的茶田步道,闻着满谷的茶香,也别有趣味。

来宁德怎么玩(来南平该怎么玩)(1)

如果你有二天时间,那么基本可以游遍四大片区。你可以先坐九曲溪漂流,竹筏的终点就是是武夷宫,然后接着游览水帘洞、大红袍景区。水帘洞和大红袍景区是连在一起的,中间相连的步行道景色很不错,而且比较平坦也很好走。第二天游览武夷山的南线,这里有天游峰、一线天、虎啸岩等景点。上午可以先玩天游峰的片区,,下午则可以游玩一线天 虎啸岩,从一线天出来直接就是虎啸岩了。

如果你时间充裕,可以有三天空闲,那么除了武夷山风景区的四大片区,你还可以探访下如下梅村、城村这样的古村古城。

门票:旺季3月-11月140元,淡季12月-次年2月120元。

开放时间::夏季(5月1日-10月31日):6:30-18:00,冬季(11月1日-次年4月30日):7:00-17:00,特殊:农历除夕14点闭园。

来宁德怎么玩(来南平该怎么玩)(2)

2. 天游峰

天游峰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九曲溪中的六曲溪北面,地处景区中心位置。它十分的有名气,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评点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故有“武夷第一峰”之称。天游峰几乎是每个游览武夷山水的人都会造访的地方,因为在这里你可以更多角度的欣赏九曲溪环绕着武夷山的壮观景象。

天游峰适合早晨游览,尤其是雨后的清晨,因为这个时候看到云海的几率会比较大。它名字的由来也是因为当有云海的时候,在天游峰,仿佛置身于仙境,遨游于天宫,故名“天游”。

天游峰有上、下之分,一览亭左方为上天游;下了崎岖丘,沿胡麻涧一带,为下天游。上天游的一览亭,濒临悬崖,是一座绝好的武夷山水观赏台,从这里凭栏四望,武夷山山水尽收眼底。

一般游客喜欢前行至茶洞处攀爬正道,上下约1个半小时左右。喜欢挑战的也可以考虑从接笋峰的小路上天游,道路更为陡峭,也更为费时费力。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决定是否需要攀顶,爬不动的爬到半山亭即可原路返回,半山亭后的路就开始陡峭了。

因为宋美龄曾在山顶天游阁举办过舞会,所以那里设有其蜡像,但品质普通。山顶有简餐和饮料售卖,但是价格比较贵且味道一般,所以建议自带干粮。

攀顶后无需原路折返,山后有数条道路皆可走,森林清幽,别有一番风味。沿路涧旁的石壁上,还有历代摩崖石刻多处。走到山下九曲溪旁时,别忘了回望天游山下的晒布岩,这是武夷山风景区最大的岩石。

开放时间:冬季(11月1日-次年4月30日)7:00-17:30,特殊:除夕14点闭园,夏季(5月1日-10月31日)6:30-18:00。

来宁德怎么玩(来南平该怎么玩)(3)

3. 御茶园

四曲溪南有一片依山傍水平地,这就是元代皇家御茶园的遗址。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据《崇安县志》记载: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武夷山一带已有蒸焙后研碎而塑成团状的“研膏”茶制造。这便是最早的武夷岩茶。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在咏茶诗中赞道:“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武夷岩茶的入贡,始于宋代,但御茶园的创设,却是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据志书记载:御茶园初创时,曾经盛极一时,园内建筑的大致布局是;前有仁凤门,后有拜发殿(亦名第一春殿)、清禅堂,四周有思敬亭、焙芳亭、燕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等。此外,还有碧天桥和通仙井。御茶园设场官2名负责管理,每年交贡茶三百六十斤,泰定五年(公元1328年)崇安县令张瑞本于园之左右各建了一个茶场。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建宁总管暗都刺又在通仙畔筑一高台,高五尺,方一丈六尺,名为“喊山台”;台上有亭,名为“喊泉亭”。据说每年“惊蛰”这一天,崇安县令都要在此举行隆重的开山仪式。当县令拈香跪拜,念罢祭文时,隶卒就鸣金击鼓,同时高喊:“茶发芽了,茶发芽了!“举行过仪式,方能开山采茶。

武夷茶的入贡,给武夷山的茶农带来深重的灾难。封建统治者为满足口腹之欲,苛索不已 ,贡额逐年增加,到元末,每个贡茶已增至九百九十斤。茶园官吏为完成上交贡额,便对茶农进行残酷的敲榨勒索,茶农不堪其苦,被迫逃亡,造成茶园荒芜,茶树枯萎。到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官府不得不停办茶场。此后,这个有着二百五十多年历史的御茶园被废弃了。只留下一口水味清甜的通仙井(又名呼来泉)。

御茶园在中国乌龙茶制作工艺变革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来宁德怎么玩(来南平该怎么玩)(4)

4. 并莲峰

并莲峰,在七曲溪北,二峰并峙似并蒂的莲花灿烂于云端,又名鼓子峰、双乳峰。上有船棺遗址以及石鼓和石鼓道院遗址。峰右斜插云端的是景区最高峰──三仰峰,海拔717.7米。

传说:琅王干岩的半壁有一个山洞,叫“金鸡洞”。传说早先洞里住着一只金鸡,它是一只神鸟。每天黎明,它就飞到武夷山景区的最高处——三仰峰顶放声高唱。嘹亮的报晓之歌,清脆激昂,在九曲清溪碧水丹山之间回绕不绝,惊得百灵鸟也只好闭上歌喉。

金鸡飞到哪儿,哪儿就有了欢乐和幸福;金鸡唱到哪儿,哪儿就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有一贪心财主叫张富郎,竟打起了坏主意,妄想捉住它献给官付,以求得重赏。

经过一番谋划,他从外地雇来石匠,沿着岸壁开凿蹬道。聪明的金鸡早已沿察贪心财主的阴谋,等到蹬道即将凿到洞口时,便飞到四曲的大藏峰去了。张富郎空忙了一阵,连根鸡毛也没捞到,倒给后人留下了笑柄。

门票:20

开放时间:7:30-17:30

来宁德怎么玩(来南平该怎么玩)(5)

5. 玉女峰

武夷山玉女峰位于九曲溪二曲溪南,因其酷似亭亭玉立少女而得名。玉女峰突兀挺拔数十丈。峰顶花卉参簇,恰似山花插鬓;岩壁秀润光洁,宛如玉石雕就,乘坐竹筏从水上望去,俨然是一位秀美绝伦的少女。“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这就是玉女峰风采神韵的真实写照。玉女峰与大王峰隔溪相望,像一对脉脉含情的恋人,铁板嶂横亘其间,好像故意从中作梗。

“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峰岩奇秀,俨然是武夷山水的象征。峰左岸的竹筏码头,为游览九曲的重要的起落点。

玉女峰下,是碧绿清沏的浴香潭,相传是玉女沐浴的地方。潭中有一方正巨石,上有“印石”二字,相传这是大王送给玉女的定情信物。

玉女峰右侧这座山岩称“勒马岩”。上有“镜台”二字,五丈见方。字体工整俊秀,数里之外都望见,是武夷山景区中最大的摩崖石刻。

开放时间:7:00-17:00

来宁德怎么玩(来南平该怎么玩)(6)

6. 武夷山九曲溪

九曲溪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之所以叫九曲溪,是因为这条溪弯弯曲曲的,经星村入武夷山,折为九段,分为九曲。一曲就在九曲溪的最下游,武夷山前,睛川一带。它的景色畅旷豁达,附近有大王峰、幔亭峰、狮子峰和观音岩。过了一曲后右折,从浴香潭北上,就是二曲。二曲是一段幽深险峭的峡谷,玉女峰就在二曲西侧,与大王峰隔溪相对伫立在溪水旁。这段主要景点有:玉女峰、仙榜岩、仙馆岩等。经雷磕滩,溪水折而向南,形成一人湾环,就是三曲。三曲南崖的小藏峰有闻名于世的“架壑船棺”。三曲主要景点有:小藏峰、仙游岩、升日峰等。由卧龙潭,向北至古锥滩的这段,为四曲。四曲胜景是隔溪对峙地两座巍巍巨岩,“四曲”也是《西游记》拍摄小白龙出世的地方,四曲景点有:大藏峰、仙钓台、御茶园、小九曲等。从题诗岩、小九曲北上至平林渡口的这段为五曲。五曲是九曲中最为开阔的地方,这里有林木葱郁的平林洲,主要景点有:云窝、武夷精舍、茶洞、隐屏峰等。

来宁德怎么玩(来南平该怎么玩)(7)

由五曲经北至老鸦滩为六曲。六曲是九曲溪中最短的一曲,但其景色又为最胜,主要景点有:天游峰、晒布岩、仙掌峰、响声岩。经老鸦滩,至百花庄附近的獭控滩,是七曲。七曲的北岸有武夷山风景区最高峰——三仰峰,除外还有景点天壶峰、琅岩等。芙蓉滩东西为八曲。八曲里面怪石争奇斗巧,有上水狮石、下水龟石等石景 。从幛岩附近的浅滩至齐云峰下的星村镇,就是九曲,九曲尽头是星村,主要景点有:齐云峰、白云岩、双狮戏球石等。它们整体形成九曲清溪绕青峰的美妙景观,一般游览的主要方式是九曲溪漂流,乘坐竹筏泛溪观赏山景。

7. 中华武夷茶博园

中华武夷山茶博园是武夷山为了宣扬武夷山茶文化在武夷山三姑度假区南端的九曲溪畔兴建的一座融于山水之中的茶文化大观园。

值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召开之际,武夷山市为铭记先民们的丰功伟绩、加深游客对武夷茶的了解,特在这度假区南端的九曲溪畔兴建了一座融于山水之中的茶文化大观园---中华武夷山茶博园,力求奉献给游客们一部立体的画卷、形象的史诗!

中华武夷山茶博园茶博园总体分为景观园区、地下广场、山水实景演出观赏区、茶博馆和游人服务中心等五个部分。  

在中华武夷山茶博园这面积约7.8万平方米的园区里,集中展示了武夷茶文化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精深的工艺;以“浓缩武夷茶史,展示岩韵风姿”为设计主题,通过历代名人的记叙、历史画面的再现、茶艺的互动表演,让大家领略到武夷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诱人的岩骨花香!

来宁德怎么玩(来南平该怎么玩)(8)

8. 《印象大红袍》演出

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是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 领衔,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后创作的第五个印象作品。

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演出剧场是世界最大的茶馆,全球首创360 旋转观众席,为世界上第一座“山水环景剧场”,舞台视觉总长度1200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舞台,史无前例地将15块电影银幕,完美融入到自然山水之中,首度呈现多屏幕矩阵式超宽实景电影场面,现场效果如梦似幻,真切感受人在画中游的幻境体验。在这座印象大红袍茶馆,有1988个座位,观众席5分钟即可完成一次360 平稳旋转,坐席的视觉半径超过2公里,四面舞台相连,可绵延出万米长卷的壮阔气象,全部采用世界顶级灯光音响设备,视频数码灯、电脑灯3000盏,环绕音箱,置身印象剧场,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可一眼望尽,中国茶王大红袍茶香缭绕,温暖在心,盘旋之间,亲近一次久违的自然。

作为全世界唯一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实景电影”是其中最长的一个演出环节,也是《印象大红袍》最大的看点。长达七十分钟的演出,在完全开放的“山水”间进行,堪称世界上第一座“山水环景剧场”。武夷山印象大红袍以世界双文化遗产胜地武夷山为地域背景,以武夷茶文化为表现主题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巧妙地把自然景观、茶文化及民俗文化融入到一场山水实景演出中,集武夷自然山水、武夷茶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于一体,整场演出华丽璀璨,包罗万象。

门票:188

Day 2 鹰嘴岩——大红袍茶寮——一线天

1. 鹰嘴岩

鹰嘴岩位于武夷山北天心景区,从古崖居往西行约数百米,便可看见一座形似雄鹰的巨岩。鹰嘴岩是一座浑然一体的巨岩,光秃秃的岩顶,东端向前突出,尖曲如喙,宛如一只搏击长空的雄鹰。尤其是钩形的“鹰嘴”上生长着一株古老的刺柏,给鹰嘴岩增添了神韵和飘逸,令人称绝。因此,她又被称为是武夷山最奇特的岩峰。

鹰嘴岩北有丹霞嶂,处在章堂涧边,壁上有洞,相传太平天国时,崇安城内一富豪惧怕农民起义军对他清算,携眷逃避来此,藏身洞中。后来他在洞中建造了楼阁,并装上辘轳便于上下,人称天车架。今楼阁已荒废,天车架也已不存,仅留遗迹供人观看,成为一景。

相传这鹰嘴岩本是在武夷山修炼的一只苍鹰,一次王母娘娘带着初生的金童游武夷山,苍鹰从天空俯冲下来叼走了她的一只乳头。王母大怒,并把它点化成石。鹰嘴岩有一三角形坠石立路边,恰似鹰的下颌,据说就是被雷劈下的鹰下颌。

来宁德怎么玩(来南平该怎么玩)(9)

2. 大红袍茶寮

大红袍景区因出产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红袍茶而得名,景区的景点之一就是大红袍茶树,它位于岩腰的盆式茶园内,共6株,外砌石堰加以护卫,因而倍显珍贵;岩壁上镌刻“大红袍”三字。盆式茶园下有亭子,称九龙茶室,可以边品名茶边赏佳景。大红袍景区的茶园景观还有九龙窠茶园,茶园碧绿,芬香沁人,景色优美。 大红袍景区还有武夷山最大的佛教寺院──天心永乐禅寺,建筑宏伟,楼阁巍峨;此外还有牛栏坑、三花峰等景点

门票:255.00

开放时间:07:00-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来宁德怎么玩(来南平该怎么玩)(10)

3. 一线天

又称一字天,位于武夷山群峰南端之二曲溪南面的一个幽邃的峡谷里。该处有一座巨岩,宛若城廓,名甫灵岩。岩倾斜而出,覆盖三个毗邻的山洞,其顶有裂隙100余丈,宽不及1米。探身洞中,仰观崖顶裂隙,可见天光一线奇景,此即“一线天”。

三洞名伏羲、灵岩、风洞,前后通连,由一线天兜进的风,转从风洞而出,迅疾不停,到此顿觉凉爽。灵岩洞终年滴水,汇成一壑清泉,叫圣水。洞南有一座巍岩,名楼阁,传说中谓之神仙楼阁,岩壁题刻颇多。另有兰岩、石门诸胜。此间主要景点有:楼阁岩和蓝岩(天心明月)、石门岩(石门飞泉)等。在一线天的天崖缝中,时常有罕见的哺乳动物白蝙蝠,洞边有竹中奇珍四方竹。右边是伏羲洞,中间为风洞,左为灵岩洞。

来宁德怎么玩(来南平该怎么玩)(11)

Day 3 和平古镇

和平古镇位于邵武南部,建置始于唐朝,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和平旧称“禾坪”,取地势平坦和盛产稻谷之意。唐代越族先民在此拓土定居,繁衍生息。史上入闽三道之一的愁思岭隘道就在和平镇境内,是中原文化进入福建的纽带、桥梁。至今,古镇内还保存着闽北历史上创办最早的“和平书院”,李、黄、廖三姓氏的5座“大夫第”,以及岐山公祠、丁氏公祠、司马第、天后宫等近200幢典型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你可以在此感受到历史的古朴气息和古代闽北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

开放时间:8:00-17:00

来宁德怎么玩(来南平该怎么玩)(12)

游玩线路和景点介绍就这么多了哦,接下来就是南平的一些风俗民情啦

1.服饰

  南平市传统衣着风俗。民国初期,一般群众穿大襟短便装,士绅及读书人多着长衫,并以长袍马挂为礼服。妇女着大襟花边齐膝大褂和长裤。20世纪20年代以后,知识界男子多穿中山服,女子多穿旗袍,男学生穿三个口袋的学生装,女生着蓝或白上衣、黑裙。30年代,初中学生着黄色童子军服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子多着灰色或蓝色中山装,女子着列宁装。“文化大革命”时期,男女学生、干部多着草绿色军服。80年代服装多样化,男子流行西装、夹克衫、牛仔服,女子多穿各种款式的连衣裙。学生兴统一制着的校服。

2.鞋帽

  南平市穿鞋载帽传统风俗。清末、民国初,男子多穿双鼻布鞋帽,雨天则穿布面木屐,载瓜皮帽或纱帽,士绅及知识分子多戴礼帽。20世纪40年代,木屐逐渐被橡胶雨鞋及各种胶底运动鞋取代,知识界开始流行皮鞋。50年代学生和干部多戴灰或草绿色这帽着解放鞋。80年代男子流行鸭舌帽、旅游鞋,女 子流行各式高跟鞋。20世纪90年代,鞋帽融化欧美精华,款式千种。

3.发型

  南平市传统发型。清代,男子天门剃光,脑后留长辫子;少女留短辫,妇人拘髻。民国时政府下令剪辫,男子理平头或分头,女子理齐肩短发。20世纪40年代,有少数时髦女子烫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70年代很少有人烫发。80年代部 分青年男子以留长发,小包头,女子以烫港式发型为时髦。

4.首饰

  南平市传统风俗。民国时期,女子流行戴耳环、戒指、头钗、手镯。20世纪50—70年代,少人佩戴。20世纪80年代开始,戴耳环、戒指、项链又渐盛行,城镇新娘新郎必佩戴戒指。

5.饮食

南平市饮食传统习俗。日进3餐,主粮大米,旧时辅以甘薯,今时辅以面食。农忙上下午加一餐点心。家家户户有腌菜习惯。通常3菜1汤。果有麻糍、大米果、珍珠果、黄碱糕、白果、年糕、千层糕、曲曲果等等。20世纪50年代,从北方传进面包、饺子。利用各节令进补身子。调中草药还有头痛吃猪脑、脚乏力吃猪脚、心病吃猪心、肺病吃猪肺、胃不适及孕妇吃猪肚的习俗。20世纪80年代后,讲究“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健身进食法。

6.建房

南平市建房传统风俗。旧时请风水先生择好地址,尤其重视“上梁”。对“梁木”择吉日在山上做好,将梁的两头用红纸包扎,梁中间盖上红毯,鸣炮抬回,称“迎梁”。上梁前,要在梁上放挂小红布袋装的麻、豆、麦、明钱等“七宝”,中央贴“八卦图”,两端悬挂粽子、红酒、谷子和银钱之类。升梁时,由阴阳先生或“活鲁班”鸣锣司仪,口念“上梁吉祥,财丁两盛,富贵双全”等语,后撒丢其粽子、包子、爆谷花、花生、糖果之类,围观者抢拾食物,热闹异常,意谓“新厝开花”、“大吉大发”。当晚杀猪宰羊,办酒席宴请木匠、泥匠和亲友,称“吃上酒”。

7.居室

  南平市住宅传统风俗。旧时一般为单层土木结构瓦房,一厅数室,左右对称,屋檐外飘,檐下架设木石板凳,供室外憩息之用。选择坐北朝南,避风向阳。如门对通衢大巷,屋顶要竖“泰山石敢当”牌,以避风煞。富裕人家住宅则为土库墙砖木结构,两侧山墙封顶,让面砖雕,有的画栋梁,堂皇雅致。立体结构多为抬梁式和抽斗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向砖木结构、4榀3直(5直)方向发展,城镇向砖木、混凝土、框架结构方向发展,1厅1室或2厅3—4室带卫生间。

8.贺新居

  南平市迁居传统风俗。新居落成后,选好日子迁住新居。一家老少要同时离开旧居,离开旧居时要点燃香烛放鞭炮,叫做“谢居”;前往新居时要点燃火把或灯笼、马灯,把火种接入新居,以祈人丁兴旺:进入新居时,也要点香烛鞭炮,还设酒席款待宾客。

9.猜拳

对称划拳、对拳、对枚。南平市传统斗酒博戏风俗。一般由2人对阵,行令开始,每人喊1—10的数,并相应伸出手指对应,谁喊的数符合双方手指之和,谁为赢,对方喝一杯酒。3杯或6杯酒为一轮。如果6拳全输,还得“奖”1杯酒。发起人对全桌宴友按顺序轮流猜拳,称“打通关”。第三者介入支持输方,称“插拳”。有的人不愿高喊,以双方指数总和的单双数固定来论高低,称“哑拳”。以食指和中指作剪刀状标志,以马掌作布状标志,以拳作石头状标志,称之“石子剪刀布拳”。

以握紧拳头、让对手猜堂心有无他物,称“猜有没拳”。有一种约定俗成的“一字猜”。还有“快拳”和“慢拳”之分。拳的喊数从1—10依次是:一为一心敬、一定敬、一子翻天、一定高升;二为哥俩好、两家新、二度梅、两相好;三为三匹马、桃园三、三连冠、三星高照;四为四季红、四季发、四逢喜、四季平安;五为五金魁、五魁首、五子登科、五福临门、六为六合顺、六合来;七为七巧巧、巧七七;八为八仙飘、八八发;九为九老寿、快快来、九重九;十为全家福、满堂红、全来到、十足足。用不同的吉祥词、祝贺词、攻守词相配,无穷无尽,叫不出者为输。

10.乘渡船

  南平市过渡传统风俗。船若在对岸,则在渡口“吾”一声,渡船就应声而来。船头掌篙的和船尾掌舵的要配合默契,互相招呼,看手势行事。长途行舟,过一次险滩还要放鞭炮一次,以示庆贺,乘船或到船上作客,吃饭时切忌把筷子架在空碗上,把饭瓢倒,鞋底朝天,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11.定亲

  南平市传统婚俗。又称“下定”,男家要做肉丸(取团圆之意),备六碗菜(取六合六顺之意),宴请媒人与亲友。将定亲首饰、男女双方庚贴“乾坤书”、六祥干果装在一个特制的“红桶”内,由寻人送往女家。女家也备六样宴请媒人和亲友。20世纪70年代后,民间定婚仪式有“大定”和“小定”之分。“大定”则男女两家设早宴,女方备午宴,定亲男女青年 入席后,男(女)家的长辈要分别给“见面礼”,定亲礼品仍由媒人送到女家,但提红桶之俗已废。“小定”双方都不请客,男女青年会面赠纪念品,商议有关婚嫁事项。

12.送贴

  又称下聘、送“日子单”,或者称“送银”。南平市传统婚俗。男家备早餐请亲友,将写上结婚日期的红贴连同聘金礼品,交媒人送往女家。聘金越重,则表示男家体面。女家不收或少收礼金,则认为是“自降身价”,以后到男家将不被“看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礼金废。20世纪60年代要彩礼之风又起,农村流动“六个六”(礼金360元,衣服6套,红酒60斤,猪肉60斤,鱼360斤,蛋360个),彩礼的钱物要合六数,还要缝纫机、收灵机、手表等。80——90年代还要彩电、电冰箱、洗衣机、金首饰等。

13.迎亲

南平市传统婚俗。婚前三天,男家要给女家送披风、花髻等。婚前一天,男家要给女家送一坛“离母酒”,女儿生育时,娘家用此坛子装酒送女儿。过门日,男家雇花轿鼓乐、举大灯笼到女家迎亲,抬新娘嫁妆的人同行。中午女家设“家母宴”送新娘。午后新娘要理去汗毛,梳装打扮,辫子要挽成发髻穿上新绣鞋,戴上霞帔,拜别父母长辈,然后由父兄抱上花轿。有的要“哭嫁”,以示从此是“两家人”;有的新娘上轿时要换下带土的鞋子,表示不带走娘家的“风水”。新娘的小弟坐小轿送亲叫“做舅仔”。一路鼓乐吹吹打打,鞭炮不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坐花轿等旧俗已废,新娘多由新郎迎接新由女友数人陪伴,其中一个撑伞步行或坐布置一番的新娘小轿车到男家

以上就是南平部分的风俗民情啦,大家记得关注我哦~接下来还是会每天给大家带来各地的游玩线路和风俗民情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