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老炮访谈系列,讲述他们在美团当年和离职后的奋斗故事。试图总结美团的精神和方法,通过“我们这群人”产生更大的影响。以下是这一系列第四篇。

在美团的经历就像一场考试,我学到的最重要心得是:人的成长大于一切。

在哪儿工作都会遇到挑战,如何应对和理解它就显得很重要。美团早期的大区经理汤晨勇的经历告诉我们,业务数字一时的不如意并不那么重要,关键的是员工和自己要获得成长,这些才是前进的根基。

以下为汤晨勇对美团离职员工组织“三块钱”的自述。

我在美团献青春(我在美团学习借假修真)(1)

01

我的目标一直是互联网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神州数码,当时做电脑渠道的销售。大概半年,我就做到了区域产品经理,负责湖南区域的销售。但感觉行业明显在走下坡路,所以我经常会对未来有思考。

11年福岛地震导致了我负责的索尼大规模停产,业务线也做了很大的调整,我被调回了北京,负责thinkpad的业务。当时我面临一个选择,是做一个新的产品,还是去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其实在大学期间,我一直有关注互联网,也期待做互联网的行业,进神码也是感觉它离互联网比较近。所以当时没有太多思考,也没给自己留后路,我直接辞掉了神码的工作,准备寻找一家互联网公司。

因为英国留学的背景,海外的一些互联网公司我也有面试,像亚马逊、高朋等等。

我最终选择美团的原因,第一个是CEO兴哥。兴哥之前有过校内网和饭否两次创业,不论结果怎么样,其实商业模式是非常正确的,我当时觉得,第三次怎么也应该成功了吧。

我在美团献青春(我在美团学习借假修真)(2)

2016年与兴哥登山

第二是这是家很年轻的公司,我半个小时就面试了三轮,这个公司都给人感觉很热情、青春洋溢、效率特别高,在这里也会有自己发挥的地方吧,虽然薪酬开得确实有点低,哈哈哈。

02

“我怕干不好”

“没事儿,到时候再把你换了!”

刚进入美团的岗位是渠道经理,和之前的工作差不多。因为都是代理商为主,除了北京、天津几个直营城市之外,全国就两个大区。

我属于北方大区,老邓(现美团买菜业务负责人)是我的第一个领导,南方大区的负责人是俊哥(杨俊)。

这之后的4个月依托以前的渠道经验,自我感觉还行,直到阿干来了美团。

我在美团献青春(我在美团学习借假修真)(3)

2015年与阿干、飞侨合影

他来以后美团的销售体系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简单说就是全国的组织架构全部重塑。当时要选拔人员做一些区域、大区的管理岗,我被选了上去。我才25岁,自己都觉得太年轻了,而且我也没做过直销管理。我就去找阿干,说我怕做不好,拖公司后腿。

阿干跟我说了两点,第一是公司没几个人干过直销;第二是,你先做,做不好就把你换了。

我对这两句话印象很深。年轻的好处就是有激情有热血,我需要抓住机会,证明自己!

03

当选择面临煎熬的时候,正是修行时

“借假修真”就是我在这期间得到的一个思维方式,意思就是,如果你以数据和要求来规束你的员工,出发点并不是帮助他从之前的懵懂状态往成熟状态去成长,那么你的管理是很失败的。

在美团的员工管理中,我们不会仅因为数据不好就把员工骂得一无是处,而是去共同探究是什么原因。

如果员工做得好,可以分享的地方有哪些?如果做得不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不是从数据更是要从你本身的工作方法去改进。

这些是数据背后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美团早期述职的时候,大家会花很多的时间放在人员成长分析上。

如果从借假修真的角度去看个人的成长,这些事情都是对你的磨炼,只有通过了这些磨炼和考验,你才有机会获得你想要的成功。

日后我在遇到挫折的时候都会用这四个字来作支撑,这四个字让我有更强的动力去拼搏,也更坦然地去面对挫折,它会伴随我终身。

04

0是一无所有,0也是无限可能

美团和点评合并之后,我去了海外团队,主要负责境外的业务板块,包含海外购物以及海外站的搭建。当时点评还有点积累,但美团在海外的摸索相当于0,尤其是在海外设立本部团队、开展本地化业务、以及绝大多数供给通通没有。

海外站的搭建与其说是项目拓展,不如说是在美团的一场综合模拟考试,一次内部创业。

我要接受角色化的转变,以前只需关注销量和供给的数量,开始负责业务板块之后,还需要关注整个PV、UV、转化率,关注如何跟产品团队和技术团队的协调配合。很多方面都得很重要。

所以当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业务跑通之后,真的有一种毕业的感觉,那种海阔天空,感觉自己还可以做很多事情!

05

迎接更大的挑战

从内部创业到联合创业,再到自主创业。从有平台托底的海外项目到有资金实力做背书的小狗机器人,再到竞争残酷的加盟侠,这是自我实现,也是团队实现。

我在美团献青春(我在美团学习借假修真)(4)

加盟侠进入的是连锁化水平低的中国餐饮下沉市场,希望用平台来链接和帮助过去被品牌碰瓷和割韭菜的中小型餐饮人。我们会保证品牌的纯粹和鲜活,并提供全套线上运营托管服务和供应链输出,让你的产品标准化。

因为加盟商好,我们平台才会盈利,因为加盟商过得好,品牌才会好,这是个多方获益的模式,也是我在美团学到的“以客户为中心”。

从美团出来后,偶尔能够听到一些其他不同的声音。说美团有大公司病了。其实在我来看,这也是新一轮的挑战,是所有大型集团都会路过的山口,也是公司发展历程上的瓶颈。

美团也不是当年的“热血青年”了,从怎么处理事与事的关系,到怎么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是每一个公司员工面临的新的成长挑战。

还是那句话“借假修真”,当因为面临选择煎熬的时候,正是修行时!

人物简介:

汤晨勇,加盟侠创始人,CEO。

美团经理:原美团早期大区经理(华东大区、广东大区),美团点评全球购&海外站负责人、2011年加入美团,历经西南、华中、华东、华南多个竞争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