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才看懂西游记的故事(幸福的秘密你敢信)(1)

这是树懒的第88篇原创


带6岁女儿一起读逐字读西游,遇见了磨砖做镜的禅宗典故。用磨砖作镜的公案去看芸芸众生,这件蠢事,人人都在做,人人又不自知。

磨砖作镜

和尚马祖道一在坐禅。

师父南岳怀让问他:“你坐禅图什么?”道一说:“还用问,当然是图做佛啊!

师父也没再说话,就拿了块砖在道一面前的石头上磨。

道一问:“师父你在干什么?”师父说:“做镜子。”道一说:“砖怎么能做镜子呢?”师父说:“坐禅怎么能成佛呢?”道一说:“什么意思啊?”师父说:“就好像人驾牛车,车不走了,打车就是打牛。”

道一哑口无言。

师父又说:“你学坐禅为的是做佛,若学坐禅,禅也不是打坐,若学做佛,佛也没有定相,你要坐佛就是杀佛,是执着坐相,这不是佛理。

道一闻言如醍醐灌顶。

长大后才看懂西游记的故事(幸福的秘密你敢信)(2)

蠢事人人都在做

其实磨砖做镜的蠢事,人人当下都正在做,又不自知。

就拿我自己来说,前些年工作的时候很拼命。一周七天,天天7点钟出门忙到晚上12点到家。那时候老大刚出生,我天天在不着家。孩子跟我都不熟,抱着都哭,我老婆也经常抱怨,说咋还不回家,你在外面干什么呢?甚至怀疑我在外面有小三。

其实我也很委屈,那时候刚换了新工作,从上市公司到一家初创公司,工资砍一半,事业从头开始,千头万绪理不清,家里还有房贷巨大压力。白天加班,晚上喝酒,身体上压力就不说了。最可怕的是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付出巨大心血,却不知道有没有收获,什么时候收获,精神压力巨大,极其的不幸福。

其实工作就是个工具,让我们幸福的工具。我换工作也是为了多赚钱,好让家里人能住上大房子,开上好车,未来能在孩子身上多投入一点,让家里人都生活的更幸福。

结果呢,一家人却没有一个人感到更幸福。在疫情期间,我才意识到走了弯路这个问题。

因为疫情的缘故,工作节奏一下慢下来了,时间变多了。我又闲不住,就拿起手机给孩子拍视频。带孩子出去玩,带孩子学习,很开心,很幸福。

和家人在一起为什么会感觉幸福,我很好奇。一查资料,才知道,幸福的关键是关系。

长大后才看懂西游记的故事(幸福的秘密你敢信)(3)

幸福取决于关系

哈佛大学有一项持续了70年的跟踪研究。这个研究分析了2000多人一生的成长轨迹,最终发现,决定人们是否有充足幸福感的,是我们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与周围人建立的关系越多越幸福,关系质量越高越幸福,高质量关系越久越幸福。这个研究甚至发现,甚至在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金钱上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与他人关系的能力。拥有健康关系的人,在55~60岁期间,甚至会比平均水平每年多赚90万。

还没完呢,关系的影响对儿童更明显。童年受到父亲关怀的人,成年后更少焦虑。童年受到良好母亲关怀的人,比没有受到母亲关怀的人每年多赚60万。

只要花时间陪家人,陪孩子,你就会感到幸福,甚至还能让你和孩子多赚钱。天底下还能找到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工作就是我人生中的那块砖,我不停的磨呀磨呀,却从来没有停下来想过,砖永远不可能变成镜子。要不是疫情,真不知道哪一天我才能想明白,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职场失意情场得意吧。

不单单是工作,其他的事情也一样。

执着即砖头

所有执着都是一块砖头

长大后才看懂西游记的故事(幸福的秘密你敢信)(4)

我妹妹在考注册会计师,中国会计最难的考试。其中审计和财务管理全是数学,让她这个中专生痛不欲生。但是又舍不得放弃,因为她考过了会计和经济法。

我把磨砖作镜的典故讲给她听。

问她,“你考注会是为了啥?”她说:“拿证。”我问:“拿证能怎么样?”她说:“找好工作,赚钱。”我问:“那考证就只是个手段,那有没有可能现在就开始想想赚钱的事?”她说:“哪有那么简单,我先考个证保底。”

往常我会继续论证妹妹就是在磨砖作镜。

我会问:“如果现在有个工作一年能赚一百万,条件是你不能考注会,你会选择这个一百万的工作吗?”

我会说:“任何人都可能一年赚一百万,前提是要先想要一年赚一百万。就跟要想中500万,先得买张。”

上面的话我最终没有说,因为我忍住了说服妹妹的冲动,要不要听我的不是最重要的,兄妹亲情才是那个镜

我把磨砖作镜的典故讲给孩子听。孩子听得哈哈大笑,觉得磨砖做镜很傻。我趁机教育:“你学编程也是一样,那只是方法,最终还是要用来做出有用的东西。”

看见孩子完全没听懂,一副神游物外的样子,往常我会继续唠叨。但今天我忍住了继续唠叨的冲动,因为我知道父女之情,才是那个镜

长大后才看懂西游记的故事(幸福的秘密你敢信)(5)

这时候妈妈从旁边走过,端着几个大腔骨,对我说:“晚上炖骨头汤,补钙。”

往常我会科普说:“妈,骨头汤里面只有脂肪,哪有钙。科学家都说喝骨头汤不如喝袋奶。”

但今天我忍住了科普的冲动,顺着说:“多放点白萝卜,吸油。”因为我知道母子之情才是那个镜。

我做了半辈子的做砖做镜的蠢事,你呢?

当你努力工作以至于无法陪伴家人的时候,当你拼命说服看起来完全不讲道理的伴侣的时候,当你压不住怒火暴揍闯祸的孩子的时候,当你嫌弃的让父母远离养生营销号的时候,请停下来想一想,你是不是也在磨砖作镜?

-- 完 --

长大后才看懂西游记的故事(幸福的秘密你敢信)(6)

友情提示:

后面是对西游记中相内容的考据,比较枯燥,对禅宗没兴趣的朋友点赞转发收藏之后,就可以划走了。

寻根溯源

磨砖作镜的典故出现在《西游记》在第八回开篇的《苏武慢》中。

这是《西游记》中最有禅意的一首词。西方人不可能读懂这首词,更读不懂《西游记》这本奇书,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智慧。

什么?你也读不懂!

不要紧,我也读不懂,所以我去查了资料。幸运的你,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完我找到的资料,自然能轻松的读懂。

外国人?哼!看了我的资料也读不懂。

金色头陀和禅宗

金色头陀微笑金色头陀指的是摩诃迦叶(shè)。摩珂是大的意思,也可以称作大迦叶。摩诃迦叶是佛的十大弟子之首,身体是金色的。

传说一日佛陀说法,有人献上金色花。佛陀拈花微笑,众弟子不明白缘由,唯有摩诃迦叶微微一笑。

就这样,在佛陀拈花,摩诃迦叶一笑之间,禅宗心法便流传下来。(注1)

长大后才看懂西游记的故事(幸福的秘密你敢信)(7)

迦叶尊者

禅宗二十八祖佛祖在灵山上以“拈花微笑”的方式传法给摩诃迦叶。从迦叶被尊为禅宗始姐开始,传至达摩,共二十八代。(注2)

磨砖作镜、须弥、十地、三乘、四生、六道

磨砖作镜马祖道一在坐禅。师父南岳怀让问他:“你坐禅图什么?”道一说:“还用问,当然是图做佛啊!”师父也没说话,就拿了块砖在马祖道一面前的石头上磨。道一问师父:“师父你在干什么?”师父说:“做镜子。”道一说:“砖怎么能做镜子呢?”师父说:“坐禅怎么能成佛呢?”道一说:“什么意思啊?”师父说:“就好像人驾牛车,车不走了,打车就是打牛。”道一哑口无言。师父又说:“你学坐禅为的是做佛,若学坐禅,禅也不是打坐,若学做佛,佛也没有定相,你要坐佛就是杀佛,是执着坐相,这不是佛理。”道一闻言如醍醐灌顶。(注3)

芥纳须弥芥:芥菜籽,颗粒很小,类比非常小的事物。须弥:佛教、耆那教、印度教宇宙论中最高的神山,世界的中心,众神的居所,非常高大,一般用来类比极其大的东西。

十地菩萨修行的十种境界。(注4)

三乘乘,交通工具。佛教三乘指三种脱离苦海的修炼方法,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

四生佛教把生命按出生方式分成四种,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

六道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在佛教的循环宇宙中,各种生命按照行善行恶的因果报应在六道中不断轮回。

曹溪、鹫岭、源流、五叶莲、龙王三宝

曹溪禅宗六祖惠能曾在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弘法,此处代指禅宗和六祖惠能。

长大后才看懂西游记的故事(幸福的秘密你敢信)(8)

惠能大师剃度的光孝寺

鹫岭就是灵山,代指佛祖所在的地方。

源流意思是水的本源和支流,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8年),达摩到达少林寺。在嵩山一石洞中,面对石壁,两腿曲盘,五心朝天入定,一坐九年。

传说达摩祖师留下的示法偈说: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一花开五叶,指的是惠能传人分出的五个禅宗流派,即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五家。

龙王三宝即龙王三宝阶,龙王请佛说法,在海边变化出,金、银、琉璃三宝阶,引导佛在中阶,诸菩萨在右阶,诸声闻弟子在左阶进入龙宫。(注5)此处应借龙王见到佛陀,类比求道者脱离苦海,证道成佛。

带着这些概念,来读这下面这首词吧。

《苏武慢·试问禅关》(注6)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哇,你竟然看到了这里,恭喜你,离禅宗的智慧更近了一歩。快分享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吧。

什么?还想要更进一步!

好嘞,请看下面的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五灯会元》佛陀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嘱咐摩诃迦叶。”全文见链接: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8127才有禅宗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2、维基百科:禅宗西天二十八祖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Mahākāśyapa)。第二祖:阿难尊者(Ānanda)。第三祖:末田地尊者(Madhyantika)、商那和修尊者(Śāṇavāsa)。第四祖:优波鞠多尊者(Upagupta )。第五祖:提多迦尊者(Dhṛitaka, Dhītika)。第六祖:弥遮迦尊者(Micchaka, Mikkaka)。第七祖:婆须蜜多尊者(Vasumitra)。第八祖:佛驮难提尊者(Buddhanandi)。第九祖:伏驮蜜多尊者(Buddhamitra)。第十祖:胁尊者(Pārśva)。第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Puṇyayaśas)。第十二祖:马鸣大士(Aśvaghoṣa)。第十三祖:迦毗摩罗尊尊者(Kapimala)。第十四祖:龙树大士(Nāgārjuna)。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Kāṇadeva)。第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Rāhulabhadra)。第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Saṅghanandi)。第十八祖:僧伽耶舍\伽耶舍多尊者(Saṅghayaśas)。第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Kumāralabdha)。第二十祖:阇耶多尊者(Jayata)。第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Vasubandhu)。第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Manura, Manorhita)。第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Haklena-yaśa)。第二十四祖:师子尊者(Siṁha)。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Vāśasita, Basiasita)。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Puṇyamitra)。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Prajñātāra)。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Bodhidharma)。

达摩再传承到惠能,共六代。对于禅宗起源和说法也有争议,具体参看维基百科对应词条。

3、《景德传灯录》唐先天二年始,往衡岳居般若寺开元中有沙门道一,即马祖大师也。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麽。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塼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麽?师曰:磨作镜。一曰:磨塼岂得成镜邪?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人驾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一闻示诲如饮醍醐。全文见链接: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699790&remap=gb

4、十地大乘佛教中最广为通行的菩萨修行位阶为华严十地:欢喜地 (Pramuditā-bhūmi)离垢地 (Vimalā-bhūmi)发光地 (Prabhākarī-bhūmi)焰慧地 (Arciṣmatī-bhūmi)难胜地 (Sudurjayā-bhūmi)现前地 (Abhimukhī-bhūmi)远行地 (Dūraṃgamā-bhūmi)不动地 (Acalā-bhūmi)善慧地 (Sādhumatī-bhūmi)法云地 (Dharmameghā-bhūmi)其他说法详见见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十地/2231185?fr=aladdin

5、龙王三宝出自《佛说海龙王经·卷三·请佛品第十》原文:时海龙王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陈敬已毕,却住一面。龙王自念:“吾欲化作宝阶,从海边至海底,令佛及比丘众及诸菩萨,由是下海至我宫中,如昔世尊化作宝阶,从忉利天至阎浮利。”适设此念,便从海边化作三宝阶金银、琉璃,下至其宫甚微妙好。

此经中,忉利天至阎浮利出自《杂阿含经˙卷十九》,讲述佛陀从忉利天返回人间的故事。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亦有记载。

6、《苏武慢·试问禅关》原作是冯尊师吴承恩改了最后一句,原作为,免葛藤丛里,婆娑游子,梦魂颠倒。原文有印度佛教消极厌世的情绪在里面。修改之后,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更符合中国人世俗且积极的乐观精神,与最后取经成功,师徒四人各有果位的结局也相呼应。

长大后才看懂西游记的故事(幸福的秘密你敢信)(9)

-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