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尚且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圣人,还是低到尘埃的凡人,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世上哪有完全的坏人或者完全的好人呢!也许是人们对人性的深刻认识,所以近些年影视剧中,几乎所有的反派都不像以前那样让人恨得牙痒痒,恨不得亲自钻进屏幕杀之而后快!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过来亦然“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近些年的优秀作品中,不再是正派宛如人间仙子白莲花,反派犹如地狱魔头十恶不赦,反而正派有点瑕疵,反派坏得可怜,如此更符合人性,也更容易俘获观众的心。

甄嬛传宜修最后身份(贵为皇后的宜修)(1)

比如大家都很喜欢看的宫斗剧《甄嬛传》,我们喜欢孙俪饰演的甄嬛,不仅仅喜欢她一开始的纯真善良,也喜欢后来的杀伐决断,如果她一直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反而失掉了这个角色的魅力。而后宫最大反派宜修皇后,坏吗?的确很坏!可以说是甄嬛传后宫悲剧的最大缔造者,她残害皇嗣暗害嫔妃,善于伪装还甚于假手他人,死在她手里的亲人有之,盟友也有之,但只要能够保住皇后的位置她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可是偏偏这样一个阴狠歹毒的女人,对世间所有人都可以灭情绝爱毫不手软取其性命,唯独保留了对皇帝的一腔热忱深情。也许你看到的宜修是为了保住皇后的位置,其实她心里更在乎的是皇帝的深情,宜修到底有多爱皇帝呢?剧中一个细节就说明了。

甄嬛传宜修最后身份(贵为皇后的宜修)(2)

剧中宜修皇后每次就寝之前,都要亲手摘下自己的耳环,即便是最亲信的剪秋,也不曾让她碰过,高高在上的皇后,为何对于耳环执念如此之深,亲手摘戴决不假手他人呢?

这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却隐藏了宜修不易被人察觉的深情。宜修贵为皇后,这个位置一路走来不易,如果没有设计害死姐姐纯元皇后,宜修是不可能登上后位的,而皇后的耳环是东珠所制。按照宫廷规矩,东珠此物极其稀罕,只有皇后可以佩戴,佩戴东珠书皇后的殊荣,也是一种身份的代表,如此珍稀的耳环,宜修自然不会假手他人,表面上看似好像宜修十分看重皇后的这个位置,其实内心更看重的是皇帝。

甄嬛传宜修最后身份(贵为皇后的宜修)(3)

宜修事情败露之后,声泪俱下对皇帝声声控诉,是发泄多年来心中的怨气也是一腔深情的告白。她杀了亲姐姐纯元皇后,是因为纯元在自己孕期不顾姐妹情分跟皇帝在一起,并且还夺走了嫡福晋的位置。她害甄嬛,是怕甄嬛抢走了皇帝的心,同样害别的嫔妃,也是这个道理,深爱皇帝所以想要独占皇帝,可是她是皇后,表面不能明着嫉妒下手,只能背后操作。

甄嬛传宜修最后身份(贵为皇后的宜修)(4)

皇后是皇帝名正言顺的妻子,只有在皇后这个位置上,宜修距离皇帝才是最近的,她在乎嫡福晋的位置,在乎皇后的位置,其实最在乎的是距离皇帝的远近。而东珠是皇后身份的象征,并且东珠耳环乃心爱之人所赐,如此具有双重意义的耳环,宜修又怎么会假手他人呢?

甄嬛传宜修最后身份(贵为皇后的宜修)(5)

《甄嬛传》后宫的女子都是可怜人,敬妃在漫漫长夜数清楚了自己宫殿的地砖有几块,端妃在漫漫长夜独自抱着病躯长吁短叹……她们的情感生活是压抑寂寞的,漫漫长夜等君归,可惜她们心中的君从来不属于自己。而身为皇后的宜修,更不可能遵从本心明面争斗,宫斗生活难熬,害人不是好事,这些道理宜修并非不明白,可是为了自己深爱之人去暗害别人,何尝不是给压抑的自己寻找的一种平衡呢?

甄嬛传宜修最后身份(贵为皇后的宜修)(6)

虽然高高在上贵为皇后,可是却不断有宠妃出来挑衅自己,前有华妃后有甄嬛,身为后宫女人,皇后的漫漫长夜也是不好过的,但是好在她还有情感寄托,这寄托便是这小小的东珠耳环,这东珠代表她是皇后,更代表了她是皇帝的妻子,还是心爱之人所赠,有此陪伴也算是一种慰藉,那怎么能不亲手呵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