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参加了朋友的婚礼,是典型的中式婚礼,在一个小庄园里,雕栏画栋,湖光月影,大红灯笼高悬,新人跨火盆、掀盖头、拜堂敬茶...

婚礼处处透着中式的传统与喜庆,足见新郎对新娘的重视,看得我羡慕不已。

凤冠霞帔 中式婚礼 超级震撼(凤冠霞帔洞房花烛)(1)

婚礼结束后我一时兴起,去查了一些中式婚礼的礼仪习俗,跟大家分享一下。

名称由来

中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

凤冠霞帔 中式婚礼 超级震撼(凤冠霞帔洞房花烛)(2)

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

1、三书:分别是“聘书”,在订婚时交换;“ 礼书 ”,过大礼时交换;“ 迎书 ”,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六礼: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凤冠霞帔 中式婚礼 超级震撼(凤冠霞帔洞房花烛)(3)

3、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

4 、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凤冠霞帔 中式婚礼 超级震撼(凤冠霞帔洞房花烛)(4)

5 、 上头: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上头”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仪式。梳头要用新梳子,助“上头”的人必须是“全福之人”,即这人是六亲皆全,儿女满堂之人。

6、过文定,过大礼: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著一些礼品到女家,礼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礼等,并正式奉上聘书。跟“过文定”一样,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同聘金和各种礼品到女家;而女家亦会准备回礼礼品。礼品皆是均双数以取其“好事成双”之意。

凤冠霞帔 中式婚礼 超级震撼(凤冠霞帔洞房花烛)(5)

7、哭嫁:在古时,因为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女儿出嫁後,就很难有机会可以见到家人。而事实上,出嫁後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样,随时可以返回娘家探望家人的,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

8、迎亲:古代亲迎,有徒步的,也有用车的,比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轿去迎亲。 抬轿的人必须身体强壮,遇上别人家的花轿,绝对不可以与他们碰头,必须绕著走。迎亲回来时,还要找一条路回去,以取不会走回头路之意。

凤冠霞帔 中式婚礼 超级震撼(凤冠霞帔洞房花烛)(6)

9、拜堂: “拜堂”并不属於古“三书六礼”,这一婚俗於宋代以後非常流行,经过“拜堂”後,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拜堂”时,主持婚礼的司仪会大声的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齐入洞房。”

10 、酒筵: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酒筵有蘩有简,规模不等,其最主要的意义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承认。因此,酒筵也是婚礼中最具有社会意义的环节。

凤冠霞帔 中式婚礼 超级震撼(凤冠霞帔洞房花烛)(7)

11 、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12 、三朝回门:即归宁,三朝是指婚後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的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然後再随丈夫回到夫家;相传在先秦时已有这样的习俗。归宁,就是回娘高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在古时,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如果女子要夫家是离娘家後远的话,所谓出嫁从夫,女子到夫家後就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到娘家了。所以回门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後一次机会。亦因为如此,人们十分重视归宁这一个婚礼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