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2日9时16分,随着北京朝阳至哈尔滨西的G913次列车驶出北京朝阳站,标志着北京至哈尔滨高铁北京至承德段(以下简称:京哈高铁京承段)正式开通运营,京哈高铁实现全线贯通。

京哈高铁朝阳站开通(京哈高铁全线贯通)(1)

北京朝阳至承德南最短用时52分钟

据介绍,此次开通的北京至承德段长192公里,设北京朝阳、顺义西、怀柔南、密云、兴隆县西、安匠、承德南7座车站。京哈高铁京承段开通运营首日,铁路部门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10.5对,之后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12对,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同时,铁路部门严格落实进站测温,在进站验票及上车检票环节执行一米线,服务人员按照防疫要求,加强提示旅客佩戴口罩。

京哈高铁朝阳站开通(京哈高铁全线贯通)(2)

京哈高铁京承段开通后,北京朝阳站至兴隆县西站最短时间37分、至承德南站最短时间52分钟、至承德南站最长时间59分钟;北京至沈阳最快2小时45分可达,比既有经山海关铁路客运专线通道压缩2个多小时,比既有经承德铁路通道快15小时;北京至哈尔滨最快4小时52分即可到达。

京哈高铁朝阳站开通(京哈高铁全线贯通)(3)

高寒动车组上线运行,可在零下40℃极寒环境下平稳运行

京哈高铁京承段开通运营后,时速350公里CR400AF-G型复兴号高寒动车组将同时上线运行。

据介绍,该动车组是复兴号家族中的最“抗冻”的成员,拥有耐低温、耐冰雪的“独门绝技”,在零下40℃的极寒环境下也能奔跑如常。

京哈高铁朝阳站开通(京哈高铁全线贯通)(4)

而动车组在高寒环境下运行,关键是要应对低温和冰雪难题。为此,新型复兴号高寒动车组基于CR400AF动车组平台进行了高寒适应性设计,动车组所使用的材料、电气元件以及车体、转向架、供风制动等系统部件均进行了耐低温设计,并在密封防雪防击打、水系统防冻、冷凝水防治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使动车组具备了特殊的“抗寒”性能,能够承受零下40℃低温以及冰雪等极端恶劣运行条件的考验。

同时,在极端寒冷天气下,列车配电柜等金属零部件容易因“结露现象”产生冷凝水,流淌至列车电路系统,便会产生安全隐患。高寒动车组为此特别在配电柜骨架喷涂了一层微米级陶瓷多孔材料,空气遇冷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存储在孔隙中,防止流淌到列车电路附近。当客室温度升高时,冷凝水便可自然蒸发。新型高寒动车组还首次批量使用自动化防冻结功能,在车辆静止时,每个车厢制动闸片和制动盘每分钟松开55秒,抱住5秒,各车依次循环动作3小时,确保制动系统安全可靠。

此外,列车的水箱、污物箱、水管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棉衣”中间有电伴热线,水箱底部还增加了“小电炉”,天寒地冻依旧可以保持“活力”,保证旅客正常使用需求。

(燕都融媒体记者呼延世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