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的计算题基本出自第二章,高频计算考点有6个,分别分布在第一、五、六节。计算题目只要掌握内在逻辑,即可轻松得分,大家务必要掌握!

考点一、高程测设

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知识点归纳(带你过2022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1)

b=HA a-HB

式中

A——后视读数

HA——后视高程

b——前视读数

HB——前视高程

【练习】水准测量中设D为后视点,E为前视点;D点的高程是51.237m。若后视读数为1.217m,前视读数为1.365m,则E点的高程是()m。

A.50.020

B.51.089

C.51.385

D.49.872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E点高程(后视高程)H=前视读数 前视高程-后视读数=1.217 51.237-1.365=51.089m

点拨:此考点计算难度低,大家切记前视对应未知条件、后视分别对应已知条件。

考点二、临时用水计算

1、用水量计算

(q1 q2 q3 q4)≤q5时

1.工地面积大于5hm²,Q=q5 (q1 q2 q3 q4)/2

2.工地面积小于5hm²,Q=q5

(q1 q2 q3 q4)>q5时

3.Q=q1 q2 q3 q4

最后计算出总用水量Q总(以上各项相加),还应增加10%的漏水损失Q总=Q×(1 10%)。

备注:q1——现场施工用水量q2——施工机械用水量q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q5——消防用水量 多层是:最小10L/S。高层是:最小15L/S

2、临时用水管径计算

如果已知用水量,按规定设定水流速度,就可以计算出管径。计算公式如下:

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知识点归纳(带你过2022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2)

式中

d——配水管直径,m(注意:实际考试中一定记得保留5位小数,再×1000,算出来的管径才是mm)

Q——耗水量,L/s

v——管网中水流速度(1.5-2m/s)

【练习】某临时用水支管耗水量Q=1.92L/S,管网水流速度 V=2m/s,则计算水管直径 d 为()。

A.25mm

B.30mm

C.35mm

D.50 mm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d=√4×1.92/(3.14×2×1000)=0.03500m×1000=35.00mm。

考点三、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分部分项工程费 措施项目费 其他项目费)×(1 规费)×(1 税费)

综合单价=人工费 材料费 机械费 管理费 利润 风险

【案例】建设单位进行了公开招投标工作,某建筑总公司中标,双方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签约合同价的部分明细有:分部分项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2130.00万元,脚手架费为62.00万元,措施项目费为102.00万元,总包管理费及配合费为80.00万元,其他项目费为120.00万元,暂列金额为30.00万元,企业管理费率为10%,利润率为5%,规费为13.41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0%。

问题:

列式计算建筑总公司中标工程的分部分项目工程费、增值税以及签约合同价各是多少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参考解析:

(1)分部分项工程费:2130×(1 10%)×(1 5%)=2460.15万元(2)增值税:(2460.15 102 120 13.41)×10%=269.56万元(3)签约合同价:(2460.15 102 120 13.41)×(1 10%)=2965.12万

考点四、报价浮动率

招标工程承包人报价浮动率L=(1-中标价/招标控制价)×100%

不招标工程承包人报价浮动率L=(1-报价值/施工图预算)×100%

【案例】某工程招标控制价为25000万,中标价为24000万。施工过程中,发生多次变更,夜间施工费增加20万元;安全文明施工费增10万元;脚手架工程合同工程量为2000m2,综合单价18元/m2,后因设计变更导致实际工程量变更为2500m2,其综合单价调整系数为0.9和1.05。(费用均与实际相符)

问题:因为设计变更,承包人可向发包人提出增加的签证费用是多少?

参考解析:

(1)报价浮动率=(25000-24000)/25000=4%夜间施工增加费:20×(1-4%)=19.2万元安全文明施工费提出的签证费用:10万元(2)脚手架增加的费用:2000×15%×18 [2500-2000×(1 15%)]×(18×0.9)=0.882万因此:施工单位可向发包人提出增加的签证费用合计30.082万元

考点五、合同价格的调整

工程设计变更引起已标价工程量清单项目或其工程数量发生变化,应按照下列规定调整:

1)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变更工程项目的,采用该项目的单价;但当工程变更导致该清单项目的工程数量发生变化,且工程量偏差超过15%(不含15%),此时,该项目单价的调整原则是:

①当工程量增加15%以上时,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调低;

②当工程量减少15%以上时,减少后剩余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调高。

按下列公式调整结算分部分项工程费:

①当Q1>1.15Q0时,S=1.15Q0×P0 (Q1-1.15Q0)×P1

②当Q1<0.85Q0时,S=Q1×P1

式中S——调整后的某一分部分项工程费结算价;

Q1——最终完成的工程量;

Q0——招标工程量清单中列出的工程量;

P1——按照最终完成工程量重新调整后的综合单价;

P0——承包人在工程量清单中填报的综合单价。

【案例】

(1)某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的综合单价为350元,投标报价的综合单价为287元,该工程投标报价下浮率为6%。

(2)某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的综合单价为350元,投标报价的综合单价为406元。

(3)某工程项目招标工程量清单数量为1520m3,施工中由于设计变更调整为1824m3,增加20%,该项目招标控制综合单价为350元,投标报价为406元。

问题:上述项目工程变更后的综合单价,是否需要调整?若需要,请给出结论。

参考解析:

(1)350×(1-6%)×(1-15%)=279.65元由于287元大于279.65元,所以该项目变更后的综合单价可不予调整(2)350×(1 15%)=402.50元由于406元大于402.50元,该项目变更后综合单价应调整为402.50元(3)S=1.15×1520×406 (1824-1.15×1520)×402.50=709688 76×402.50=740278元

考点六、调值公式法

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知识点归纳(带你过2022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3)

式中  

P——调值后的工程实际结算价款;

P0——调值前工程合同价款;

a0——不调值部分比重

a1、a2、a3、a4——代表有关费用在合同总价中所占的比例。a0、a1、a2、a3、a4之和等于1

A、B、C、D——现行价格指数或价格

A0、B0、C0、D0——基期价格指数或价格

【案例】

本工程合同价款为3540万元,施工承包合同中约定可针对人工费、材料费价格变化对竣工结算价进行调整。施工过程中,因为设计变更的原因,导致实际竣工日期比计划竣工日期晚了三个月。可调整各部分费用占总价款的百分比,价格指数见下表:

可调整项目

人工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费用比例

20%

12%

8%

21%

14%

基期价格指数

100

120

115

108

115

约定竣工日期价格指数

104

127

105

116

120

实际竣工日期价格指数

105

120

103

120

129

问题:调整后的竣工结算款为多少?

点拨:本题题干中“因为设计变更的原因,导致实际竣工日期比计划竣工日期晚了三个月”。因发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则计划进度日期后续工程的价格或单价,采用计划进度日期与实际进度日期两者的较高者。历年真题调值公式计算基本没有考虑承包人或发包人原因,本次训练中加入了此因素,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审题。

参考解析:

调整后的竣工结算价款计算如下固定比重:1-(20% 12% 8% 21% 14%)=25%结算价款:3540×25% 20%×105/100 12%×127/20 8%×105/115 21%×120/108 14%×129/115)=3718.49万元

考点七、成本核算

分类依据

细分为

制造

成本法

(1)首先是按照工程的工、料、械及其他直接费(例如二次搬运费、工程点交、场地清理等)核算出直接费用;

(2)再由项目层次的管理费等(例如临时设施摊销、管理薪酬、劳动保护费、工程保修、办公费、差旅费等)作为工程项目的间接费。

(3)企业管理费用则属于期间费用,不计入施工成本中。

完全

成本法

是指把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一切费用全部计算到产品成本之中。

不减 期间费用 完全成本=中标造价-利润-税金

完全成本法:施工成本=中标造价-利润-税金

制造成本法:施工成本=中标造价-期间费用-利润-税金

【案例】

建设单位投资酒店工程,建筑面积为220万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项目实行施工总承包,先后有13家单位通过了资格预审后参加投标,最终D施工单位以9900.00万元中标。进行项目成本分析、成本目标的制定,通过分析中标价得知,期间费用为642.00万元,利润为891.00万元,增值税为990.00万元。

问题:分别按照制造成本法、完全成本法计算该工程的施工成本是多少万元。

参考解析:

按制造成本法:施工成本=9900-642891-990=7377万元按完全成本法:施工成本=9900-990-891=8019万元按照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费用目标划分,施工成本有:生产成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不可预见成本(例如:罚款等)

考点八、现场材料管理

材料采购时,要注意采购周期、批量、库存量满足使用要求,进行方案优选,选择采购费和储存费之和最低的方案。其计算公式为:

F=Q/2×P×A S/Q×C

式中

F——采购费和储存费之和

Q——每次采购量

P——采购单价

A——年仓库储存费率

S——总采购量

C——每次采购费

【练习】合同工期为2013年7月1日起至2015年5月30日止。

事件三:项目实行资金预算管理,并编制了工程项目现金流量表。其中2013年度需要采购钢筋总量为1800t,按照工程款收支情况,提出了两种采购方案

方案一:以一个月为单位采购周期,一次采购费用为320元,钢筋单价为3500元/t,仓库月储存率为4‰。

方案二:以二个月为单位采购周期,一次采购费用为330元,钢筋单价为3450元/t,仓库月储存率为3‰。

【问题】事件三中,列出计算采购费用和储存费用之和,并确定总承包单位应选择哪种采购方案?

参考解析:2013年7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止,共计6个月。方案一:以一个月为单位采购周期,则每次采购量=1800÷6=300tF1=300÷2 ×3500 ×(4‰ × 6) 1800÷300×320=14520元方案二:以两个月为单位采购周期,则每次采购量=1800÷3=600tF2=600÷2 ×3450 ×(3‰ × 6) 1800÷600×330=19620元采购费和储存费之和F1<F2,故应该选择方案一的采购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