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全市的中小学生家长都在盼望一件事儿,就是疫情结束,早日复学。

刚刚过完一个暑假,在一个正常学期阶段,与其让孩子在家上网课嚯嚯家长,不如送到学校里嚯嚯老师和同学们。

所以,当明天就开学的消息铺天盖地传开时,传播速度比某位男艺人的瓜还快。毕竟瓜田李下,没有比开学更让人激动人心的消息了。

幼儿园小盆友的家长也不例外,也盼望着早日复学,赶紧送到幼儿园去,别在家作妖了。一一妈最近常说的是:真想捏死她……

都说一岁两岁是心肝,三岁四岁有点烦,五岁六岁老捣蛋,七岁八岁狗都嫌。再往上就别提了,都不敢想象如何成为初三和高三孩子的家长。

别看一一在幼儿园全身心投入,在家时不时就唱反调,鬼点子多得很。

你理解你的孩子吗(你讨厌过你的孩子吗)(1)

“不想、不行、不可以”挂嘴边,各种拖延战术。拒绝收拾玩具,拒绝午睡,拒绝自主吃饭,作妖程度与挨揍指数近在咫尺。

论起来具体行为,一一爸大概最讨厌一一不遵守承诺,事先答应好,一分钟就反悔。一一妈大概最讨厌一一明知故犯,明明什么都懂都会,故意反向操作。

于是全家人都不得不反向操作,负负得正,才能纠正一些令人讨厌的行为。前一阵网上爱说“松弛感”,不就是反焦虑嘛,啥事儿都不焦虑,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儿。谁都想不焦虑,怎么可能是那么轻松的事情呢!

养娃倒是可以松弛一点,不管到底是自由之后才能自觉,还是自觉之后才能自由,佛系一点能减少很烦恼。当然,也可能导致小盆友飞扬跋扈,嚣张至极,距离竹笋炒肉一步之遥。

你理解你的孩子吗(你讨厌过你的孩子吗)(2)

好像很多小朋友特别喜欢跟父母,跟权威进行对抗,不对抗就显示不出来自己的能耐。一旦你积极投入到这种对抗之中,天天跟小孩儿斗智斗勇,就彻底走进了圈套。而且在这种积极对抗中,难免会越发讨厌起自己的孩子。

在知乎上有类似的问题,如“会有人讨厌自己的孩子吗?”,“非常讨厌自己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很多人吐槽自己的孩子,也有很多人吐槽自己的父母。同样,也有很多人在痛斥帖子中教育方式的错误。

在看过此类的吐槽贴之后,很多人发现自己家孩子并没有那么讨厌,因为这世间,乖宝宝不常见,熊孩子有的是。孩子与孩子,不怕比,一比较,还是亲生的好。

不信的话,回头再想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熊孩子哪吒。很多人觉得哪吒可爱,那是因为动画片里塑造的形象可爱,尤其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一版。

而且比起上美版《哪吒闹海》来说,《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一版中的李靖夫妇堪称模范父母,没有丧偶式育儿,对顽劣的哪吒是极其包容,最终把魔丸感化成灵珠。

倘若是哪吒真给你当儿子,大概你每天会像祥林嫂一样念叨自己究竟造了什么孽。殷夫人则每天像佟湘玉一样重复着: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嫁过来……

反观上美版《哪吒闹海》中的李靖对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我们似乎更能同情哪吒小朋友。毕竟有些父母的确会像李靖一样,说出“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儿子”这类的话。

你理解你的孩子吗(你讨厌过你的孩子吗)(3)

现实中,每一个孩子的优缺点数量是正态分布的,作为家长太容易放大孩子的缺点,忽视了孩子的优点。这也很正常,毕竟孩子的缺点都太容易暴露,优点还需要大人挖掘。

所有的讨厌,其实都是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期许,大失所望导致的。这种失望也夹杂着对自己的失望,例如事业不顺,家庭不和睦,育儿路上费尽心力没有什么太大收获,就开始自我怀疑,甚至对整个世界都很失望。

失望就会厌恶,厌恶自己,厌恶周围的一切,与其说是讨厌孩子,不如说讨厌自己。同时,也会厌恶孩子。若孩子再熊一点,就更厌恶了。很多年轻人说自己讨厌孩子,其实本质上是讨厌的是熊孩子,若真出现一个省心省力的天使宝宝,稀罕都来不及,更谈不上讨厌了。

你理解你的孩子吗(你讨厌过你的孩子吗)(4)

可换个角度看,如果一个孩子每天按时起床,叠被,洗漱,吃饭。上学过程中,课堂不溜号,积极回答问题。放学就回家写作业,然后洗漱,准时上床睡觉。

除此之外,还能高高兴兴去上兴趣班,在家主动做家务,洗衣做饭都能干……如此这般操作坚持下来,恐怕养的不是孩子,而是一个机器人。当然,相信确实会有这样的孩子,总有这样完美的孩子,就是不常见,也不太可能是你家孩子。

回看自己家的孩子,虽比不上完美的小孩儿,可论熊孩子程度,怎么也比哪吒强。论自己的养育,离李靖夫妇还差很远。

所以,吐槽归吐槽,讨厌归讨厌,心中还得默念“是我亲生的”,收拾行囊,准备送学堂,交给太乙真人。是魔丸还是灵珠,是魔还是仙,由Ta自己定夺吧~

你理解你的孩子吗(你讨厌过你的孩子吗)(5)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