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高新科技发展的正确路子(实干铸就高新速度)(1)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雪峰 邹乐

“叮咚!”“叮咚!”每天早上7点,信阳高新区重点攻坚项目工作微信群就开始响起来,打开手机一看,“新惠民智慧医药配送项目一楼货架、地坪漆已完成”“区项目局对重点项目开展每日督导工作”……群里面的工作动态和现场图片越来越多,这种快捷高效的工作方式只是信阳高新区上演速度与激情的一个缩影。

“这个群里有158人,从领导干部到一线员工,大家每天一睁眼都是在思考如何快速推动项目建设,怎样破解发展瓶颈,经常深夜12点还有人在汇报工作。”昨日,信阳高新区党委书记熊开程告诉记者,高新区广大干部职工正用“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锤子一锤子敲”的实干精神,生动诠释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支持高新科技发展的正确路子(实干铸就高新速度)(2)

项目建设是产业发展的主心骨。对于高新区来说,发展的前提是项目必须选得准、招得来,核心是项目必须落得下、建得好。为此,高新区严格落实“项目为王、项目为先”的理念,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对所有入驻项目一律实行“一套班子、两项任务、跟踪督查、严格考核”推进机制,每个项目明确一名处级干部和一名科级干部,设定责任人和办理时限,督促建设进度。积极创新项目建设模式,建立项目建设奖惩机制、征地拆迁保障机制,精准选择一批项目集中攻坚,实行旬观摩、月奖评、年考核,并将考评结果予以公示。

迎难而上谋发展,大干快上求突破,比学赶超出成效。每一次的观摩活动,都是由全区处级以上干部组成的评审团,现场查看项目进度、听取项目介绍、综合分析点评,再打分核算分数。前三名的项目指挥长要上台作经验发言,最后一名要作表态发言,这种看成绩、学经验、找差距,以进度为答卷、以实绩论英雄的奖评模式,效果非常显著。

项目攻坚竞风流。各攻坚项目你追我赶、奋勇争先,抢阴天、战雨天,晴天一天当两天、夜以继日拼命干,形成了大干快上的生动局面;指挥部和项目建设者真正做到了“三不分”,不分上下班、不分晴雨天、不分节假日,只争朝夕,将自己的智慧、精力投入到高新区、奉献给高新区,呈现出激情干事的火热场面。

手续办理刷新速。为了加快项目落地,高新区首当其冲拿下了手续办理这个“拦路虎”。工作专班与项目建设指挥部以及职能部门合力攻坚,帮助企业完善资料、向上申报,使一批项目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所需手续的办理。

征地拆迁过大关。有人说,征地拆迁是“天下第一难”,但高新区人“偏向虎山行”,他们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上,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建立临时党支部,充分调动项目建设指挥部和社区干部积极性,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一些党员拆迁户更是主动带头拆迁,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8月以来,高新区23个有拆迁任务的攻坚项目共完成拆迁181户,完成率达到81%,且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拆迁信访案件,实现了和谐拆迁,创造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支持高新科技发展的正确路子(实干铸就高新速度)(3)

在明阳产业园项目现场,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头戴橙色安全帽,身穿橙色制服,不停地忙碌着,机器的轰鸣声、钢筋的碰撞声,交织成一首激昂的交响曲……

明阳集团是国内领先、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慧能源企业集团,主要生产纳米碲化镉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新能源装备。如此高规格的龙头企业为何选中落户信阳,明阳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李健一语道破:“我们来这里,最看中的就是信阳高新区的高效率。”

原来,高新区与明阳风电从签约投资协议到办理完成规划设计、土地报批等各项前期手续所用时间由九个半月缩短至一个半月,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高新速度”。

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汇达物流在两天内完成了土地手续办理,再次刷新了“高新速度”。圆创磁电、泰宇医疗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施工所需手续的办理。

正是因为高新区广大干部职工真正做到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让“高新速度”促成了“高新温度”,使企业家感受到了高新区重商、亲商、安商的人文关怀,推动这些项目实现了快速落地。

走进占地70亩的海思超净和欣格扬项目园区,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调试设备,为正式投产做最后的准备。

“选择入驻高新区真是明智之举!”海思超净负责人余长江告诉记者,这里行政效率非常高,征地拆迁速度惊人,特别是高新区人的敬业精神让他十分感动。

负责海思超净和欣格扬项目的指挥长杜志刚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了,却每天都泡在工地上,随时协调处理各种问题。身边的人都知道,他的信念是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促使这些互供互联的企业早落地、早投产,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余长江感叹:“他们这种实干精神,让人敬佩!”

支持高新科技发展的正确路子(实干铸就高新速度)(4)

说“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通过开展“双学双争”主题教育,高新区领导干部带头让自己“燃烧”起来,“5 2”“白 黑”成为工作常态,即便烈日酷暑、大雪纷飞,依然奋战在工作一线。

当记者问及为何这么拼命,图的是什么时,他们的回答只有一句话:这是一份责任。

好一个干脆利落的回答,很简单,很直接,却令人动容。

他们说:“高新区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大家想干事、能干事,愿意为高新区的发展出一份力,在建设魅力高新区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

经过全体高新区人团结协作、合力攻坚,超霸锂电、中橡首轮一期等项目顺利投产,今年27个重点攻坚项目上半年有8个项目建成投产。

天扬光电从只有一间厂房发展到拥有10栋厂房,从1条生产线扩展到44条生产线,月产120万片,仅用了短短7年时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蝶变,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液晶模组生产企业,成就斐然;

航天精工落地高新区后,迅速成长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集中、高端紧固件研发、制造和检测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陆骐电子专业致力于视频影像处理技术开发和影像感光芯片供应链服务,目前在全省、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行业内位于第二,每年出口效益可观。

……

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拔地而起,一份份引人注目的成绩单展现眼前,高新区用苦干实干、勠力拼搏挺起了振兴信阳工业经济的脊梁,并誓将一张好的蓝图一绘到底,为打造“三个先行示范区”,5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达到千亿元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今日社评

谈实干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博

“实干”二字的深意,既在于“埋头苦干”,更在于“认准就干”,其内核就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

信阳高新区正是如此:从领导干部到一线员工,都是“五加二,白加黑”,赢得了“行政效率非常高”的赞誉;用“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锤子一锤子敲”,创造了“高新速度”;仅今年27个重点攻坚项目,在上半年就有8个项目建成投产……

鲁迅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脊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哪一条都离不开吃苦实干。

光说不练的“天桥把式”,只能是“银枪洋腊头”;寒号鸟天天叫着“搭窝”,结果自己冻死在树上;自视清高,眼高手低,只能是“行动上的矮子”。须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实干,要有“想为”的境界。想为,彰显的是一种思想自觉,蕴含的是一种价值追求,迸发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实干,要有“敢为”的担当。敢为,体现的是胆识、气魄,诠释的是责任、担当。实干,要有“善为”的能力,就是善谋良策、善抓落实、善带队伍,在干事和有为上做出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