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三位哲学大家青冬,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历史上的哲学家有多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历史上的哲学家有多难(点评三位哲学大家)

历史上的哲学家有多难

点评三位哲学大家

青冬

在我的心目中,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当数中国的老子、孔子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也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学说。何况三位哲学大家都生活在公元前,距今已有2500多年了,均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的局限性。

本文不是全面评价三位哲学大家,也不展开论证,只是点到为止,故谓之点评。

一、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其代表作是《道德经》,仅五千言,涉及哲学的方方面面,涵盖了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

1.关于世界本源及发展规律

老子坚持物质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总根源,物质是第一性的。

老子所说的“道”,是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来的。“道”是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人要效法天地,尊重客观规律,顺其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

2.关于认识论

老子的认识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认识任何事物,要客观地如实地去观察,要排除任何功利目的和偏见,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还必须用头脑去思考,用思维去分析。用现在的语言讲,就是理性思维,就是由物质到精神的加工认识过程。

3. 关于辩证法

老子首先提出“有”和“无”这对哲学范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

用现代语言说,就是:“有”和“无”是道的两种属性,二者之间关系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一方失去另一方就不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世间万物都包含了两个对立面,即阴、阳二气。由阴阳对立面的冲突,即矛盾斗争,达到统一、和谐。这就全面而深刻地把握住了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对立统一规律。

在此应当特别指出,老子的辩证法强调了对立面的统一、和谐。这也是老子的辩证法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最大的不同点。老子辩证法的高明之处,恰恰就在于他强调对立面的统一与和谐。老子真正抓住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核心和精髓。老子无愧为中国古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家。

《道德经》涉及许多哲学范畴,是中国古代唯物论辩证法的百科全书。内容涉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道德乃至养生,处处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芒。

4.老子的民主思想,体现在反对战争和暴力,反对压迫和剥削。

5.关于“无为”思想

人们对老子思想最大的误解就是按字义解释“无为”思想,认为是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其实,这完全是曲解。“无为”思想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辩证法。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37章)意思是说:法则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只要遵守客观规律办事,就没有办不到的事。统治者若能按法则办事,不横征暴敛扰民,民众自然顺从和效法。如果民众贪婪滋事危害社稷,就进行教育和镇压。如果世人都相安无事,顺其自然,依法则办事,天下就安定太平了。

老子在本章中的主旨是阐述“无为”与“无不为”的辩证关系,讲得十分深刻。“无为”主要是对统治者而言,且“无为”如上所述,是指特定内容,并非指无所作为。对民众而言,亦有所指。所以,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讲,把老子“无为”思想解释为无所作为,显然是错误的。

老子这一光辉思想,为中国历史所印证。历朝历代,大凡皇帝无为而治,政治环境必宽松,民众积极性必能得到发挥,百业兴旺,社稷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大凡出了有“作为”的皇帝,无非是对外侵略扩张,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从而加重人民的负担。这样的国君,越是有“作为”,百姓越遭殃,社稷越不稳,甚至成为亡国之君。如秦二世皇帝胡亥,隋炀帝杨广等。中国古代如此,近、现代亦如此。可以说古今中外,盖莫例外。 “无为而无不为”所包含的深刻的辩证思想及其深远的社会意义即在此。老子的高明之处也正在此。

老子哲学有唯物的一面,也有唯心的一面,但他基本上是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但非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尽管他的认识论、辩证法不够完备,带有形而上学成分,但总体说来,他的哲学属于古代唯物辩证法。

老子的唯物辩证法带有朴素的性质,但缺乏科学性。

有些人,包括一些科学家在内,将《道德经》与现代科学量子力学相联系,那就太牵强附会了。科学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不断发展的,且永无止境。21世纪的高科技,包括宇宙学,生物学、量子力学,与19世纪科学相比较,有天壤之别,更不用说古代了。如果说21世纪的科学进入成年期,那么19世纪的科学还处于青年期,而古代的科学则处于幼稚期。

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是一种物质,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运动。观念的东西不过是移入人的头脑被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生活在公元前的人怎么会生成现代科学观念呢?纯系唯心主义先验证。

二 孔子与《中庸之道》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博学者、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

孔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是一个至今仍有争议的人物,一个不易被读懂的历史人物。孔子学说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具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性质;另一方面,也包含着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包含着丰富的唯物论辩证法。孔子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他最伟大的贡献是在哲学方面,即辩证法方面。因此,对孔子采用简单的形而上学的方法,予以全面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不可取的。正确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并使之发扬光大。

孔子被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尊为圣人。这种同时活在统治者与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颜渊》)

孔子的仁政学说,提倡忠恕和实行德政、教化,反对苛政和暴政。孔子的德治思想,注重人生修养,强调“内省”,“克己”,“廉耻”和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由此可见,孔子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孔子的仁学思想,基本精神是重视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这对于处在奴隶社会里的孔子,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孔子的伟大之处即在此。

孔子学说,就其实质而言属于人治,而人治是封建制的本质特征。但孔子学说也包含着法治、德治与民主思想。它以“仁”教导统治者要关心爱护百姓,强调人与人之间仁爱、友好、和平相处;以“礼”规范社会制度和人们的思想言行,强调道德修养,自我完善。将政治与伦理道德相结合,是孔子学说先进高明之处,世界无与伦比。这对于调整统治者内部矛盾及缓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从而促进了封建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

孔子主张天命论,宣扬“知天命”、“畏天命”,这无疑是唯心主义的。但孔子又十分重视人事,强调事在人为,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雍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先进》)实际生活中他却回避鬼神。“不怨天,不尤人。”(《宪问》)由此可见,孔子具有务实精神,具有唯物的一面。孔子哲学的唯物主义精神,就在于不是用歪门邪道愚弄人民,而是以理服人。理性是孔子学说的显著特征。

在认识论上,孔子是二元论者。一方面,他认为“生而知之”(《季氏》),“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这无疑是唯心主义先验论,是形而上学。另一方面,又强调“学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同上)“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母意,母必,母固,母我。”(《子罕》)“听其言,观其行。”(《公冶长》)由此可见,孔子具有务实精神和唯物思想,他强调感性认识,又重视理性思考;强调知行统一,学以致用,重视实践,反对主观、固执、自以为是。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闪烁着务实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芒。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有教无类”,等等,举不胜举。孔子主张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坚持对弟子进行思想教育、人格教育。“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子罕》)据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七十有二人。孔子及其弟子整理《诗》、《书》、《礼》、《乐》,修订《春秋》,对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与此同时,形成了庞大的学术团体,即后人所谓的儒家。儒家流派纷呈,长盛不衰,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这是值得今人认真深思、认真对待的。

孔子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在哲学方面,即“中庸之道”及“和”的思想。

所谓“中庸之道”,乃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伦理思想和方法论。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泰伯》)“允执其中”(《尧曰》)“过犹不及”(《先进》)。孔子视中庸为最高的德性,这属于伦理范畴。不偏不倚谓之“中”,无过无不及叫作“庸”,孔子把不偏不倚、介于“过”与“不及”之间称为“中庸”,又称“中时”、“中行”、“ 中道”,则属于方法论范畴。

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朱熹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四书集注.中庸》)。《中庸》释中庸之道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以上诠释,十分明了。《中庸》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1章)意思是说: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当它尚未表露出来的时候,与心性合一,无所谓偏倚,这叫做“中”。适度地、毫无过分地、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来,这叫做“和”。世界本来是中和的,和谐的。保持适中,是天下万事万物之根本;保持适度,维护和谐,是天下万事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由之路。唯其如此,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若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天地的运行就会各安其位,社会的发展就会按部就班,物各就其位,人各得其所,万物生长茂盛,事业兴旺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孔子的中庸之道,主张凡事都要不偏不倚,要适中,要防止走极端,要兼顾两方面,这就准确地把握住了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即对立统一规律。孔子既不片面强调对立斗争,也不片面地单纯地强调统一,而是要求做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将中庸之道用于思维方式,就可以避免形而上学片面性和绝对化。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就可以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

与中庸之道相关联的是孔子的“和”的思想。“和”与“同”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和”是指不同事物或要素之间的统一,即对立面的统一,融合,从而产生新质,或曰新的范畴。“同”是指相同事物或要素的简单相加。“和”具有深刻的辩证思想。孔子甚至把“和”作为伦理准则,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子路》)“君子矜而不争”(《卫灵公》),“君子无所争”(《八佾》),“温、良、恭、俭、让”(《学而》)。《中庸》说:“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处理社会矛盾,处理人和人之间的矛盾,自古以来就有两种方法,一是对抗、斗争、武力解决;二是缓和、化解矛盾、和平解决。在中国,历来占主导地位的是在“和为贵”思想指导下的和解,求同存异。这与孔子的“中庸之道”及“和”的思想不无关系。孔子的“中庸之道”及“和”的思想,对整个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封建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将孔子尊为大圣人,原因即在此。

世界历史,尤其是现代和当代历史,从正反两方面无可辩驳地证明,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唯一正确的思想方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万全之策。在这一点上,孔子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古今中外,无人可与比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孔子这一光辉思想及“和”的思想,必将被更多的人所采纳,为全世界所接受,并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一旦这一思想为世人普遍接受,一个持久和平和谐的社会也就为期不远了。

孔子的思想光辉必将照耀千秋万代,万古流芳。

孔子有唯物的一面,也有唯心的一面,但他基本上是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辩证法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带有形而上学性质。其缺点是静止的,孤立的,缺少发展和实践的观点。

三、亚里士多德与“中庸之道”

马克思、恩格斯称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自发地辩证论者”,并指出 “已经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9页)

亚里士多德同孔子一样也持有中庸之道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每种德行都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而每个极端都是错误或罪恶。如勇敢是懦弱与鲁莽之间的中道;磊落是放浪与猥琐之间的中道;不卑不亢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机智是滑稽与粗鄙之间的中道;谦逊是羞涩与无耻之间的中道。以上属于伦理范畴。实际上他将中庸之道更多地应用于方法论,即辩证法。他认为,不偏不倚,介于两个极端的中间,即谓之中庸。他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度分三种状态:过渡、适中、不及。而过度和不及都是错误或罪恶,唯有适中才是美德和正确的方法。他将这一方法运用到社会领域,认为民众过度贫困或过度富裕均不好,应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才是最美好的社会。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和孔子一样,不仅把中庸视为一种美德,也视为唯一正确的思想方法。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所谓“度”,是一定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超过或达不到质对数量的要求,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中庸之道正是从事物的量上确定其质。中庸之道是科学的哲学范畴,是十分科学的思想方法。

亚里士多德既有唯物的一面,也有唯心的一面,基本上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辩证法是不彻㡳的,带有形而上学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