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安徽财经大学校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留言,提出了安财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建议,字里行间可谓言真意切,也能让人感受到作为校友对母校发展受阻的心急如焚。

对安财来说,这些年申博的挫折一言难尽,用“眼看他人起高楼,眼看自己楼塌了”或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形容未免有些沉重,但可能并不算为过。

作为一所老牌本科财经院校,她是曾经的部属大学、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第二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她更名大学已经15年了,录取分数线省内也长期居于省属高校前列。

可是,省级博士立项建设13年了,也陪跑13年了。期间,安徽省也增加了安徽工业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和安徽建筑大学3所博士单位,唯独安徽财经大学铩羽而归,太多的心酸和无奈!

全国同类型高校来看,南京审计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都后来居上拿到了博士点,尤其南京审计大学是在2013年才正式获批学硕招生资格,安财比它早了27年获批!

安财面临的困境,恐怕并不仅仅是申博屡申屡败这么简单,安财教师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净流出位居省属高校前列,主要流向上财、南财等江浙沪财经高校,这一方面壮大了竞争对手高校的实力,另一方面掏空了自己,不难解释安财这些年来在财经类高校排名的持续下滑!

要打破这个困境,还得找出造成这个困境的原因。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区位劣势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

很多人认为区位不是大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在以前计划经济年代可能是正确的。但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起码区位对那些决定大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如人才、投入、生源等有决定性影响,仔细想一想,制约安财发展的那些因素,又有几项是和区位无关的呢?

大学位于大城市的好处是:

1.更好的生源质量。学校、城市、专业是高考生填报志愿的三大要素,同等条件下,大城市的学校肯定能获得更优质的生源。

2.师资力量。大学实力的较量实际上是人才的较量,尤其是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的较量,现在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大牛选择大城市的倾向十分明显,因为那里有他们需要的丰厚报酬、优越的科研条件、宽松的人文环境,另外不要忘了,大牛们也想他们的子女享受大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

3.资金支持。不论是部属高校还是地方高校,所在地政府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都会给予一定的支持,这个支持的力度因城市实力的不同而差距很大,大城市的财力非小城市可比,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况且合肥和蚌埠相比,谁是骆驼谁是马是很明显的事,至于这些年谁瘦谁肥大家更是心里有数。

4.更大可能地实现学生就读和就业同城化。大城市有更广阔的就业市场、更有竞争力的薪酬条件、对年轻人更具吸引力的生活环境,很多考生选择大学时会考虑毕业后在大学所在城市就业这个选项。

所以,大学的兴衰不完全由区位所决定,但在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区位无疑是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

当然,对于安财来说,目前看来整体搬迁合肥并不可行,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政策制约,另一方面要考虑这么多年蚌埠市对安财的投入,以及蚌埠人民对安财的感情。

但是,吸取前期坐失异地办学良机的教训,现在一味等待国家政策的放开也不是好办法。比较可行的是,在主体留在蚌埠的同时,加大布局合肥的力度,按照校区或者研究生院的标准建设合肥高等研究院,也可以加深和合肥财贸职业学院或其他财经院校联合办学力度,逐步向实质上的合肥校区靠拢,待以后国家层面放开限制,官宣并扩大合肥校区办学规模也就变得水到渠成。

高校集中到大城市,这未必是一种有利于全社会的资源合理配置,但对于高校本身来说,却无疑是最有利于发展的无奈选择。

安徽财经大学是高水平大学吗(安徽财经大学的唯一出路在于加大布局省会合肥力度)(1)

安徽财经大学是高水平大学吗(安徽财经大学的唯一出路在于加大布局省会合肥力度)(2)

安徽财经大学是高水平大学吗(安徽财经大学的唯一出路在于加大布局省会合肥力度)(3)

安徽财经大学是高水平大学吗(安徽财经大学的唯一出路在于加大布局省会合肥力度)(4)

安徽财经大学是高水平大学吗(安徽财经大学的唯一出路在于加大布局省会合肥力度)(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