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白事的操办,有种形式叫做“老喜丧”,突然听到这样的操作形式,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没错,在农村真有“老喜丧”的做法,不过这里的“老喜丧”并非你脑中所想的那样,这里的“喜”并不是高兴、快乐的意思,而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是给予死者的一种荣誉,所以农村的“老喜丧”并非是怪像,而是丧事办理的另一种形式、是农村白事里的习俗之一。

农村办丧事时有什么风俗(农村丧事是高兴事)(1)

农村是否该用“老喜丧”的形式去操办白事,是有一定条件的;逝去的人是否有资格享受这种荣誉,也要看死者生前对地方的贡献度有多少,并不是谁去世后都能得到这样的待遇。

我国那么大,涉及民族又那么多,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对于“老喜丧”是怎么约定的我不知道,但在我们这里,能按“老喜丧”去操办丧事的死者,一般都是80岁以上、儿孙孝顺且是无疾而终的农村老人。

农村办丧事时有什么风俗(农村丧事是高兴事)(2)

“老喜丧”大体流程与正常丧事差不多,但据农村一些老人介绍,其中也有一些细微差别,我将其罗列在下面,供大家参考。当然这些东西仅仅只是一种习俗,并没有什么科学的道理,大家了解一下就好:

  • 1、“老喜丧”的灵前要摆放供果,已备吊唁亲友拿回去福寿延年、避凶就吉;
  • 2、“老喜丧”的孝布能被偷走,便是时来运转的好兆头;
  • 3、“老喜丧”的丧宴不能有牛肉和马肉;
  • 4、“老喜丧”的带孝人在死者出葬后就可以除服,在百天内也可以正常婚配和理发等,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
  • 5、“老喜丧”的灵棚应尽可能宽敞,但高度不能超过房门,同时“老喜丧”应在中午11:00时前下葬;
  • 6、“老喜丧”的亲属要多放生、多做好事,既能有利于死者常驻莲池,更能为后世积下无尽功德。
  • 从上可见,农村的“老喜丧”并不是指将丧事当成喜事来办理,也并不是指死者的家属就不能有悲伤,实际这里的“喜”只是家属对去世老人的一种尊重和祝愿而已。

    农村办丧事时有什么风俗(农村丧事是高兴事)(3)

    但如今农村的个别地方,有的人却把“老喜丧”当成一件高兴的事情来办理,给人的感觉是办成了真正的“喜事”,让人甚感诧异。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所谓“怪像”呢?难道丧事在这些农村人心中,真的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当然不是,我认为农村个别农户之所以把丧事当成“喜事”来办理,其实是对“老喜丧”在认知上产生了错误,从而带来了理解上的偏差,才把丧事弄成了“喜事”,不仅成为了一场闹剧,还让自己贻笑大方、成为千夫所指的谴责对象。这样的闹剧真的有,在我们这里曾经就发生过一次,还是我亲眼所见的例子呢。

    农村办丧事时有什么风俗(农村丧事是高兴事)(4)

    应该是5年前发生的事情了,当时我在县城打工,农村老家有一个老人去世了,我回去吊唁。走到死者住居前,看到搭建的却是一个红色半圆拱门棚子,进到里面,有两套唢呐班子在吹拉,还搭建有一个小型的舞台,台上有2个美女正在跳舞、台下的唢呐班子吹奏的是《今天是个好日子》,死者家属的脸上随时都挂着高兴的微笑,完全是一片喜庆的样子。

    我当时就懵了,还以为走错了地方,赶忙询问其他的村民,他们说人家这是办的“老喜丧”。我一听就知道这家人原来是理解错了“老喜丧”的真正含义了,把丧事办成了闹剧,让自己成为了村民耻笑的对象。对这种不伦不类的做法,我心里也非常反感,送个情就回到了家里。

    农村办丧事时有什么风俗(农村丧事是高兴事)(5)

    而这样的做法在农村并不是一例二例,现在有一些农村人,平时不了解地方习俗,事到临头却又想办得风风光光、炫耀摆阔,于是就凭着一知半解、想当然地请上一、两套唢呐班子和民间歌舞团,看似排场很大,可实际上就成为了村民茶余饭后的笑柄,试问这样的做法有意识吗?

    总之,“丧喜不分”的现象在当今农村个别地方,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我认为白事就是白事,虽然白事的办理有“老喜丧”的形式,但这个“老喜丧”仅仅只是对德高望重、无疾而终的老人,才有的一种形式,它的主基调仍然是以“悲伤”和“静默”为主,绝不会是“开心”或“快乐”为表现形式,对这一点,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知晓,以免贻笑大方、沦为笑柄啊!

    农村办丧事时有什么风俗(农村丧事是高兴事)(6)

    大家觉得我的说法有道理吗?你对“老喜丧”是如何理解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