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5期文化产业评论
《海绵宝宝》之父,美国漫画家,史蒂芬麦丹奈尔·海伦伯格于11月28日去世,我们缅怀他的同时,也为他所创造的成就震撼,其中令人好奇的是《海绵宝宝》除了儿童观众以外,还有一半观众都是成年人。在国外,有一个名词“kidult”专门指代这类进行儿童作品消费的成年人,这些“大孩子们”为什么会如此热衷这些子供向动画?
作者 | 温雯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 | 李卓
正文共3438字 |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海绵宝宝》之父,美国漫画家,史蒂芬麦丹奈尔·海伦伯格(Stephen McDannell Hillenburg),于2018年11月28日去世,年仅57岁。1999年5月1日,以《海绵宝宝》为名的动画片在美国Nickelodeon儿童频道播出。至今已经播出了18年。这部动画片曾获得全美儿童电视动画片收视冠军。不仅如此,《海绵宝宝》曾获得2座艾美奖最佳儿童节目奖(2002年-2004年)、12座儿童票选奖。海伦伯格也因此成为最受欢迎的卡通创作者之一,他曾获2002年格雷斯公主电影基金奖,并获得南加州首个环保公益组织"拯救海滩"的最高荣誉。2006年,CCTV将《海绵宝宝》引进中国。
《海绵宝宝》被翻译成60多种语言,其中包括乌尔都语、阿塞拜疆语和毛利语。周边商品已经为Nickelodeon频道创造了超过120亿美元的收入。过去十年中,《海绵宝宝》每年都能为尼克罗定卡通制作公司创造80亿美元的品牌产品零售收入。在全球,海绵宝宝拥有700多个品牌的授权合作伙伴。
我们注意到《纽约时报》的一句评价:“这是电视上所曾出现的最有魅力的卡通,它有着干净单纯的快乐,集合了成人的幽默和儿童的纯真。”这可以说是对《海绵宝宝》最恰当的评价。《海绵宝宝》每个月都有将近6千万观众收看,除了儿童观众以外,还有一半观众都是成年人。
这个可爱的小海绵不仅让孩子们欢欣,更让成年人沉醉。
但他们到底沉醉的是什么?
轻松、简单、欢乐,谁不会喜欢呢
其实很多所谓的子供向作品都饱受成人的喜爱。从1990年开播的《樱桃小丸子》到今年的1月番《兽娘动物园》和7月番《工作细胞》,从英格兰的《小猪佩奇》到“霓虹国”的《蜡笔小新》再到美利坚的《小马宝莉》,这些漫画/动画作品不仅仅是俘获了孩子们的心,它们对成年人的吸引,也毫不逊色。
从日本市场来看,据Video Research网站公布的1977年9月26日以来关东地区动画收视率排行,创收视最高记录的前三名动画作品皆为子供向动画。1990年10月28日播出的《樱桃小丸子》以39.9%的收视率稳居榜首。
子供向作品的特点非常明显,针对性也很强。从美术的角度上,大多数子供向动画的人物形象卡通可爱,面谱化强。从主角的造型的角度上,或萌或幽默,局部的夸张化都在尽量往孩子们可以接受的可爱造型靠拢。普遍来说,占据面部三分之一的大眼睛和嘴巴、几近省略的鼻子、省去细节的耳朵,这些强调部分、省略另一部分的造型,不仅是突出角色的人物特征,美化人物造型,还会考虑到儿童模拟创作和传播。这种美术造型已经在二次元创作中形成方法论。
从角色性格塑造的角度上,尤其是主角的性格塑造,都较为理想、正面、美好、不复杂。海绵宝宝就是积极乐观、抗压能力强、直率单纯的小海绵;派大星就是呆萌、懒惰、孩子气的海星。与成人向作品相比,厚重、复杂的性格和过往并不常见于子供向作品的主角当中。
从剧情内容的角度,这些作品的剧情结构都较为单元化,情节设置大多为单一线索的直线剧情。在子供向作品中,每一集往往仅讲述一个故事,设置一个主题,故事内核往往也相当简单:小丸子与同学们一起去看海豚表演,想做海豚训练师的山根同学却将小丸子当做海豚练习,从而引生一系列令人发笑的情节。
但是,也正是这些简单剧情,剖开复杂浮渣后泛起的共鸣,吸引了那些在现实中沉浮的成年人们。
童话中的现实隐喻:“皇帝没有穿衣服啊”
在知乎的“海绵宝宝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问题下,答主@逐彧复述了这么一段剧情:
有一集里,海绵宝宝发现整个比基尼海滩只剩下了自己,周围的鱼都消失了。他在孤独中思考、创造各类稀奇古怪的东西,甚至是思考人生,后来所有人突然都回来了,派大星告诉海绵宝宝说,他们是故意抛弃他的,因为大家觉得海绵宝宝太讨人嫌了,于是所有人都跑出去玩了两星期才回来。海绵宝宝欣然接受这个说法,和大家一起欢呼,然后突然之间,所有人上了公交车,推开了派大星,离开了比基尼海滩。
《海绵宝宝》的美式黑色幽默是出了名的,不过也有一些观众发现,后期很多剧情在海绵宝宝和派大星这种简单人物形象和简单剧情结构叙述中,那些黑色幽默往往透着一丝现实的隐喻。很多社会问题,甚至是存在于儿童生活周遭当中的无奈、无情映射在这些故事当中。这些隐喻有上个故事中所体现的人情冷暖;也有戏谑者脸庞谈论社会现象的,例如知乎网友@queen red分享的:
海绵宝宝在驾驶班上遇到一个比目鱼扁哥,放言要海扁海绵宝宝。海绵宝宝用尽了招数,找朋友,找扁哥的爹,找老师,结果谁也没有替他解决危难,甚至他的忠蜗都采取看热闹的态度。但海绵宝宝身体柔软免疫物理攻击,扁哥打了半天累趴了,海绵宝宝向同学们演讲:都是暴力的社会让他变得如此暴力,我们不能怪他……这会儿老师回来了,看见倒地的扁哥,海绵宝宝!?你竟敢打同学?!
最后他谈到:“校园霸凌,乃至更广义的暴力行为,是所有人的责任。如同我们都很熟悉的‘看客’。”
当剥离了成人向作品中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剧情脉络,这些单纯的、但熟悉的“海绵宝宝”们演绎着人性,揭示着社会中的不堪、缺陷和阴暗。这时,子供向作品的揭示和共鸣就像“皇帝的新衣”中那个童真的孩子,带给已经长大了的、自以为老练的成年人们的感触,可能更为复杂、更有冲击力。
作为一只社畜,小编扎心了
被现实逼回童年的“孩子们”
但毕竟子供向作品中揭示意味和隐喻意味的部分并不是普遍,大多是以单个剧集出现,大多数作品本身风格依然是明亮轻快、童真欢乐的。单纯就某一集的深思,不足以长续。
国外媒介研究中有一个名词为“kidult”,它本意指的是儿童化的成年人,也就是那些虽然在生理上已经达到成年人的标准,却有着孩子般沉溺于短暂快乐和即时满足的价值观。具体而言,语言行为的幼稚化与游戏性、生活消费的可爱化、思想观念的纯真化和审美情趣的叛离性。喜爱儿童动画便是这类人群的典型行为之一。
这种现象的出现,外国学者们将其出现的原因多归结于社会转型的压力和日常生活休闲娱乐所带来的消费需求。如果考量当下,这种结论仍不过时。在日本,“平成废宅”们不断塑造着“宅文化”和二次元文化,在日本经济崩盘和经济下行,宅男和干物女们用动画和漫画打造起一道隔离现实的墙,社会和人心太复杂,那为什么我们不躲进幼稚的世界里?
而中国的“大孩子们”,他们用佛系青年自嘲,用丧里丧气修饰自己的困乏,一面打开朋友圈和微博羡慕着别人的“轻松洒脱”,一面面对着自己乏味困顿的生活。哦不,也许在很多人的字典里,生活和现实几乎已经成为一对反义词——生活是美好的梦想,但现实不是。
再者,互联网信息的拓展,让人们的视野扩展的同时,也给了群体认同的空间。当越来越多的兴趣、话题出现,人们不再指摘更多的是理解和宽容。我们不会因为一个成年人开心地观看《海绵宝宝》而质疑他的幼稚,理解、认同的基础下,“同好”或者同兴趣的圈层文化也就随着群体认同而出现。
最后,成年人在现实中怀旧的情绪寄托同样也产生着作用。类似于《海绵宝宝》《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这类动画,更重要的特点是这些作品的播放历史长,观众们更为熟悉。和追新番相比,在现实中疲倦的成年人们更希望回到曾经童年、少年曾经体验过的氛围之中,躲开现实,沉浸过去。
所以,当“海绵爸爸”逝去的时候,我们这些被现实逼回童话的孩子们,自然会为船长的远航而悲伤。
结语
所以,当社会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刚开始经历人生压力的年轻人,儿童化的消费能够更好的释放压力,放松身心。与其选择在闲暇时间依旧保持一个成人的角色,不如像个孩子,轻松快乐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当我们在现实中四处碰撞,为什么不躲进自己童年里那个熟悉的世界里,像个孩子那样,简简单单的开心一下呢。
——Are ya ready kids?
——Aye Aye Captain!
——I can't hear you.
——Aye Aye Captain!
// 主题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