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各行各业陆续按下“复工键”,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旗下的院团和剧场也全力以“复”,努力把失去的春天补回来。6月1日,上海马戏城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和忙碌,杂技剧《战上海》全面启动复排,吹响复工复产的号角。

杂技剧战上海演唱会(久违了排练厅杂技剧战上海全面启动复排)(1)

《战上海》主创再集结,“进军”十三艺

刚刚过去的5月,杂技剧《战上海》的云上直播以艺抗疫,鼓舞市民齐心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如今,杂技剧《战上海》回归线下,全体主创和演职员们收到“号令”火速集结,投入到剧目的复排中。

今年,杂技剧《战上海》将作为上海市唯一一部推荐剧目参演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并评选重要奖项。为此,《战上海》剧组演职员复工复产第一天就开始了剧目的修改打磨提高工作。在“迎接黎明”这一幕中,对于电厂中敌我双方搏斗场景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新创的杂技技巧、360度旋转的舞美道具,以及全新制作的多媒体,都将在此次修改中完美融合,将呈现给观众们全新的观演体验和视觉冲击。

杂技剧战上海演唱会(久违了排练厅杂技剧战上海全面启动复排)(2)

“线上排练了两个多月了,终于又能走上久违的舞台了!”重新踏入剧场,主创和演员们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对于此次能参演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他们也寄予了极大的热情——尽管时间紧、任务重,但为了能呈现完美的舞台艺术效果,上海杂技团的后勤、舞美及剧组保障的工作人员干劲十足,对舞美道具、多媒体、灯光等进行进一步调试修整,“能让观众们领略到舞台上的美,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

杂技剧战上海演唱会(久违了排练厅杂技剧战上海全面启动复排)(3)

据了解,复工之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也将严而有序,上海杂技团将采取酒店到剧场的两点一线“气泡式”闭环管理模式,对剧组演员、主创人员、拍摄团队、舞美及剧场技术人员等在内的150余人全部进行闭环管理。

多部作品蓄力下半年演出

剧场停摆的日子里,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演出、创作、排练的脚步从未停歇。各路主创利用各种办法突破困境,坚持创作,为下半年演出储备优秀剧目。根据统计,从3月份开始,各院团 “艺起前行”云展演场次达230场,云创排也达到170次。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滑稽剧团联合制作的都市喜剧《宝兴里》3月即线上建组,将线下排练全面转换为每日线上坐排,并不断推进剧本的修改与完善工作。主创与导演、制作人也定期在线沟通,云上推动舞美、多媒体、道具、服装各个环节精益求精。目前,剧组已着手启动排练计划,迎接大幕开启后在兰心大戏院的正式对外演出。

杂技剧战上海演唱会(久违了排练厅杂技剧战上海全面启动复排)(4)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的舞台剧《觉醒年代》疫情期间组织多场线上剧本围读会和线上坐排。每一次“线上见”,主创们都很期待,全心投入剧本的讨论与修改、精细打磨每一场戏的内容和结构。本月,剧组将马不停蹄投入线下排练,于年内与观众见面。

杂技剧战上海演唱会(久违了排练厅杂技剧战上海全面启动复排)(5)

杂技剧《天山颂歌》是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联合创制的重点剧目,将通过由上海培养的一批新疆青年杂技演员来沪与上海援疆后代的杂技家合作参加国际比赛为线索,借由他们对其父辈一生的回顾,歌颂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共同为了保护和建设新疆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疫情期间,主创持续推进剧目的一度和二度创作,着手制作音乐小样、设计舞台结构等。相关演员也是实功不停,在技导老师的“云指导”下开展节目的研发技术训练。复工复产之后,他们终于可以面对面碰撞互动,推进节目创制和训练。

据了解,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所属院团的多个剧目——上海歌舞团的舞剧选题《鸣沙山上》、上海爱乐乐团交响曲《百年颂》,上海木偶剧团的偶剧《神偶》,上海轻音乐团的“征程”音乐会以及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的音乐剧《伪装者》的修改提高工作,均克服疫情影响有序推进。接下来,这些作品都将第一时间投入到线下的创作、排练与演出之中。

最近,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旗下的美琪、艺海、兰心等剧场场所码和数字哨兵也都已配备到位,舞台设备设施调试保养也已启动,并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坚持做好每日场所的消杀保洁。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说:“待到大幕重启,我们将第一时间推出更多新的优秀作品,助力文化市场的复苏及发展。”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