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女孩被姐夫投毒最新进展情况(我儿子被投毒了)(1)

6月6日,一个话题冲上了热搜。

“宝妈因孩子吃了同学生日蛋糕发飙”,这个事件,很快就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事情是怎么回事呢?

有网友发帖分享了一段家长群中的对话,从聊天截图我们得知:

六一儿童节,有位家长带了蛋糕,给孩子们集体分享。

其中一个宝妈因为对自己孩子的饮食要求非常严格,得知孩子吃了奶油蛋糕,觉得是垃圾食品,她认为孩子“被投毒了”,开始在群里抵制甚至发飙。

18岁女孩被姐夫投毒最新进展情况(我儿子被投毒了)(2)

帖子的对话中,这位当事人妈妈,称自己对儿子的饮食十分讲究。

只给儿子偶尔吃动物奶油蛋糕,不碰任何反式脂肪的食物。

18岁女孩被姐夫投毒最新进展情况(我儿子被投毒了)(3)

因为怕托班的食物不干净,她都没有让孩子上托班,宁愿自己送饭。

18岁女孩被姐夫投毒最新进展情况(我儿子被投毒了)(4)

为了表现自己是真的很在意孩子的饮食,她还举了个例子:

关系十分要好的同事给了孩子6个核桃,她没让孩子吃,转身就送给了别人。

因为对食物的要求极高,没钱买纯天然无添加的食品,她就自己种,“宁可饿死也不吃垃圾食品”。

18岁女孩被姐夫投毒最新进展情况(我儿子被投毒了)(5)

看完以上这些,如果你觉得这个母亲只是对吃的东西“十分讲究”,或许还可以理解,但下面她做的一些事情就让人有点难以理解了。

孩子吃了奶油蛋糕后,她极其愤怒。

为了惩罚孩子,她逼着孩子喝了30毫升橄榄油,10毫升椰子油,还有10毫升亚麻籽油,希望将孩子吃下去的蛋糕“逼”出体内......

18岁女孩被姐夫投毒最新进展情况(我儿子被投毒了)(6)

直到逼着孩子哭着说“妈妈,真的以后不敢了,以后谁给我都不吃了”,这个母亲才作罢。

18岁女孩被姐夫投毒最新进展情况(我儿子被投毒了)(7)

有了教训和承诺,母亲才心满意足。

她近乎病态地控制着孩子的饮食,将一切不符合她标准的食物都视为“毒品”。

她树立起了一道厚厚的屏障,将她和孩子圈了进去,不允许外面的人打破一点点界限,一旦有人这样做了,她就变得歇斯底里。

这样做,真的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吗?

其实并不是。

比起蛋糕,喝油和催吐对孩子身体的损伤更大,但她依然这样做了。

可能比起奶油蛋糕,这个母亲更在意的是自己的掌控欲。

她在用行动告诉孩子:你不听我的话,我就会让你变得很惨!

继而孩子不敢再犯。

也许孩子会在她的严格控制下,不会受到所谓“垃圾食品”的危害。

但,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甚至因为自己的母亲,自己被当成一个异类来看待。

当别的孩子都在开开心心地分享食物的时候,只有这个孩子在眼巴巴地看着;

当别的孩子因为接触到一种新奇的事物而尖叫不已时,只有这个孩子被当成异类看待。

长此以往,他还会在这个集体里有自己的朋友吗?

而且你能控制他幼儿园、小学的食物,可是初中,高中乃至以后的人生呢?

你能管得了他以后不喝一口奶茶吗?

你能禁止他以后不吃一口麻辣烫吗?

之后在母亲监管不到的地方,他又会怎么做?

人终会为年少不可得之物困住一生。

现在的严格控制,很大概率上会换来孩子长大之后的“报复性摄入”。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的一生,父母近乎癫狂的控制,换来的也许是一个表面身体健康,但心理上却伤痕累累的孩子。

正如一个网友所说:

再毒的奶油蛋糕,其危害性也比心灵的终极污染小得多。

18岁女孩被姐夫投毒最新进展情况(我儿子被投毒了)(8)

来源:全景视觉

18岁女孩被姐夫投毒最新进展情况(我儿子被投毒了)(9)

知乎作者@一只小仙女说过自己的经历。

她也跟上面那个小朋友一样,是被严格控制着长大的孩子。

母亲生怕她吃到不干净的食物,于是每一餐都严格按照“标准”给她做。

她从小吃的,就是那些除了盐以外,不放任何调料的菜。

每天早上,她都要被母亲逼着吃两个水煮鸡蛋,理由是:鸡蛋有营养。

后来她在外面一听到“鸡蛋”两个字就要吐。

母亲从不允许她吃零食,尤其是糖。

有一回,她在外面看着别人吃糖吃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口水直流,结果被母亲狠狠揍了一次。

终于有一次,她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袋别人落下的QQ糖。

她趁母亲不注意,偷偷地藏进了口袋,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自己的房间,那是她吃过的全天下最美味的食物。

母亲还有洁癖,即使她每天洗澡,母亲依然觉得她不干净。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她,变成一个十分健康的孩子了吗?

并没有。

她说,一旦有机会逃离母亲的视线,她就要把之前不允许做的事,通通干一遍。

她会在高中的宿舍里,吃糖吃到吐,有一回一次就吃了3斤。

她从不会在大学的食堂里吃饭,最喜欢吃路边摊和零食。

后来工作了,她在外面租了个公寓,她从不动手收拾屋子,家里永远都是乱七八糟的。

因为这样做,就是对母亲当年管控的反抗。

而且她与母亲的关系十分疏远。

对于她来说,有母亲的地方,不是温暖的家,而是令人窒息的牢笼。

那个笼子,牢牢地禁锢着她,让她无法自由飞翔。

18岁女孩被姐夫投毒最新进展情况(我儿子被投毒了)(10)

来源:全景视觉

看完她的故事,我想到那句话:

不幸的童年,真的要用一生去治愈。

这个母亲的偏执和控制,让女儿失去了一个健康的心理。

像这样的家长,还有不少。

有个网友说,妈妈的一个同事,因为孩子吃了辣条,逼孩子吃了成人两倍剂量的泻药。

孩子拉到脱肛脱水才送进重症监护室,差点没抢救得过来。

还有一个妈妈,就因为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偷瞄了几下电视,就认为孩子不爱学习,不受管教,把孩子肋骨都打断了一根。

很多家长,自以为打造了一个完美的空间,不顾一切地把孩子推进去,眼里容不得半点杂质,而这样的行为恰恰是害了孩子。

你认为好的东西,对亲自经历这一切的孩子来说,就不一定了。

18岁女孩被姐夫投毒最新进展情况(我儿子被投毒了)(11)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精神洁癖”。

指的是人在精神层面上所带有的强制性排斥,有极强的强迫性人格。

它表现为:极度的强迫型人格,近乎癫狂的失控性情绪,对身边人近乎严苛的要求。

而这一类型的心理疾病患者,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父母。

工作这么多年,我常常会遇到很多这样的父母:

她们会因为孩子吃了某些“垃圾食品”而大哭大闹,歇斯底里;

她们会因为孩子沉迷网络而失控,把一切“工具”通通砸烂;

她们会因为孩子不努力学习而痛苦不堪,觉得整个世界都毁了。

她们杜绝一切“有害”的东西出现在孩子身边,人为地为孩子隔绝出一个不和外界接触的孤岛。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将孩子越推越远。

那么,就任由孩子去吃垃圾食品,去沉迷游戏吗?

主持人倪萍分享的一个故事,让我十分有感触。

倪萍的孩子有一段时间沉迷电脑游戏。

她很想管,但儿子此时正是叛逆期,什么都听不进去。

于是,她做好了孩子会走一段弯路的准备。

所以她对孩子说:“好,你别上学了,就在家打游戏吧。”

孩子很开心,游戏打得昏天黑地,不吃饭,不睡觉。

而倪萍此时一句话都没有过问。

几天后,孩子玩腻了主动把游戏机还给妈妈:“没什么意思,我还是去上学吧。”

后来,孩子偶尔也玩,但不再沉迷。

18岁女孩被姐夫投毒最新进展情况(我儿子被投毒了)(12)

来源:全景视觉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知道几天几夜打游戏的快乐也不过如此,而一旦尝过了这种滋味,他便不再一直想着,被诱惑着。

只有自己的内心得到过满足,才不会匮乏。

相比打压、控制、强迫,合理适当地满足孩子,适当地让他们自己去试错,或许是一个更好的办法。

一个燃烧的蜡烛,孩子用手碰到了感到疼,缩回来,他就知道:火焰很烫不能碰。

而一个燃烧的蜡烛,孩子还没有碰就被妈妈呵斥回来,那么他记住的就是:蜡烛不能碰,因为妈妈会骂。

而他下一次,还会在这个上面栽跟头。

没有人一生都在吃标准的食物,也没有人一生都在走正确的道路。

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适当保持一点松弛感和容错率,我们都能活得更轻松。

素材来源:@杭州日报 @大海热线

18岁女孩被姐夫投毒最新进展情况(我儿子被投毒了)(13)

作者:桌子先生,来源: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