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背古诗300首(每天一首古诗词)(1)

站在诗人的视角,还原诗词的画面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此诗如何理解着记忆呢?

诗名:宿建德江。

宿,住宿过夜的意思,从本诗的题目中,作者在游历途中行至建德江,并在此过夜。因此,单从诗名中,我们可以大体猜出,本诗的景物描写一定与傍晚有关。

作者:孟浩然。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出生于盛唐时期,早年虽有志于仕途,但因不媚俗世,造成仕途困顿,在极度失望后,归隐田野,参道修心,了却终身。因此,其作品多为山水田园、隐居的逸兴和羁旅行役的心情。

每日一背古诗300首(每天一首古诗词)(2)

诗词:

第一句:移舟泊烟渚。

字面意思: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

泊,停靠的意思,烟,烟雾迷蒙,渚,河边的小洲。此处既是指作者的所见,又暗喻着作者对仕途的迷茫,为下一句的“愁”做好铺垫。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

字面意思:在这个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作者的心头。

傍晚落日,作为一种景色,往往被古代诗人用于寄托凄凉、悲伤心情,比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在本句中同样,作者看到落日景象,有感而发,不由自主地生出新的烦恼。

这里的“客”是指作者本人,这是与诗名中“宿”相对应的。

第三句:野旷天低树。

字面意思:旷野无边无际,远远望去,天比树木还要低沉。

在记忆这句诗的时候,一定要试着去想象,想象当时作者看到的画面,江边的荒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这里的 “旷”和“低”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只有荒野足够广阔,才能看到更远的天边,才能在视觉上呈现出“低”的错觉。

第四句:江清月近人。

字面意思:江水清澈,倒影出的明月,显得格外亲近。

这句话可谓全诗的点睛之笔,前三句的描述沉闷压抑,最后一句峰回路转,找到明月相伴,一时间内心得到慰藉。

到此,全诗结尾,但言虽止,意未尽。虽然只有一个愁字,但羁旅夜泊、日暮添愁、旷野天低、明月伴人,却构建了一个特殊的意境,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迷茫,描写的淋漓尽致。

此诗是作者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在漫游吴越期间所写,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同一时期另有一篇作品《问舟子》。

《问舟子》

向夕问舟子,

前程复几多。

湾头正堪泊,

淮里足风波。

“江”字飞花令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