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咱们对于数字的敏感程度其实要更胜于文字,古代同样也是,数字在古代的妙用其实不仅仅是简单地计数那么简单,中国老祖先的智慧,更是让他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取人名、写地名、说诗词……,都是诗诗词运用的好场景,更有数字3、7、9,学问更是大了去了。

古人数字有禁忌(扒扒数字在古代妙用)(1)

咱们在电视上和影视作品中,经常会看见,很多普通的百姓们,是没有名字的,都是以数字去代替,像水浒传中,阮小二、小五、小七,都是用这个代替,或者是咱们听到孙二娘、武大郎之类的,全都是用姓氏加上数字,就变成了自己的名字。

古人数字有禁忌(扒扒数字在古代妙用)(2)

最为著名的可能就是朱元璋的朱重八了,他爹、他哥哥,全都是用的数字,其实就是代表着他们是哪一天出生的。这其实是因为古代很多贫苦百姓们是没有文化的,但是为了能够区分自己的孩子,就按照家族排行,取个名字,方便区分就行了。

古人数字有禁忌(扒扒数字在古代妙用)(3)

不过还有一种就是代称,在古代去饭店,还有酒楼,进去之后,就会喊小二,店小二似乎变成了住店、吃饭的一种代名词,一叫了小二之后,就知道来客栈吃饭或者休息来了。不过肯定不能叫店老大,这显得跟土匪没什么区别,而且一个打杂的服务员,就是取了一个称谓,风头不能盖过老板。

古人数字有禁忌(扒扒数字在古代妙用)(4)

相传是有一个服务员叫做王示,写的多了就很潦草,拆分开是王、二、小,你说是叫王二小顺口,还是王小二顺口,显而易见,当然是小二顺口了,这样就将跑堂的、上菜的,只要是在客栈、酒店干活的全叫成了小二了。

古人数字有禁忌(扒扒数字在古代妙用)(5)

数字在咱们古代不光是在这些小事上有所体现,更多的体现在了很多道家哲学的领域,像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一”和“三”就是古代很常见的一个数字,尤其是三,可以说古代对于三有多么有感情,像熟知的那些《三字经》、《三国演义》……,三在古代人眼中其实可以代表着万事万物的,它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像古代得礼记里面,很多关于礼仪方面的记载,都是三作揖、三鞠躬,军队称为了三军……,这都是古人对于三的遵从。

古人数字有禁忌(扒扒数字在古代妙用)(6)

跟三有关系的就是九了,他比三是翻倍的,古人的思想中有一种崇九文化,九是最大的数字,也可以涵盖一切,跟皇帝相关的东西,全部都是用的九,九五之尊、九重天……,说文解字当中这样解释到:“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凡九之属皆从九”。道家也用九九归一来表示万事万物的规律。表达的意思也是非常吉祥的,像九鼎、九州大地,这些其实就是在表达统一、和平的意思,连官职、宫殿的建筑都以九这个数字开头,或者结束,古人对九的崇拜也是一种文化。

古人数字有禁忌(扒扒数字在古代妙用)(7)

数字七其实更代表着轮回和新生,不管是一周是七天,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是七七四十九天,都是代表着合,因为一个周期过去之后,就是新的开始,也是结束,不管是好的坏的都会过去,而且七这个数字也很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

古人数字有禁忌(扒扒数字在古代妙用)(8)

另外除了这些之外,还有2,代表着成双成对的圆满,4代表着全,因为包含着方位、四季、星宿之类的,6更是顺的谐音,8就是生辰了。古人在数字上还有很多的妙用,而且很多都是沿用至今的。说白了,很多数字是文化赋予了它意义,学问大了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