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态

记得某一届搞笑诺贝尔奖物理学奖的得主的议题是猫是固态还是液态。研究的结果是猫有时候是固态,有时候是液态。

谁能想到,科研界最出名的不是贡献最大最多的小白鼠家族,而是猫。猫不仅有幸参与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薛定谔的量子叠加理论,成了专业术语薛定谔的猫,还顺便带火了一届搞笑诺贝尔奖。通常在这个时候,就应该求一下贡献了整个家族的小白鼠的心理阴影面积。

我只能说,小白鼠,不要哭了,擦干眼泪,让我们再看一遍《汤姆和杰瑞》吧!怎么?心里难过,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呀。

几乎每种外敷内服的药品的说明书上,都会详细的介绍,小白鼠吃一些剂量会怎么样,加大剂量又会怎么样,分别对肝肾功能及生殖的影响,说明书里没有的,网上也会有更加详尽实验数据,详实数据的背后意味着什么自不必多说。这让我觉得,鼠类里,田鼠家鼠曾经对人类历史犯下诸如中世纪黑死病的错,全靠小白鼠一族来偿还了。

猫的境遇要好的多,不管是固态液态还是薛定谔想象中的量子叠加态,都不会让猫受苦,就这样就写进了物理教科书,我只能劝小白鼠再看一遍舒克和贝塔来安抚一下不公带来的受伤心灵了。

在我的印象里,猫也有两种姿态,一种是“懒得理你”,一种是“我饿了”。据说在猫的眼中,人类都是行动缓慢的动物,就像人看更迟缓的乌龟一样,又加上人爱当猫奴,所以总体来说,人类就是一群行动缓慢的奴役。它只有饿了才会放低姿态蹭蹭你的裤脚,吃了之后,就赶紧跳上高处,俯视着它的奴隶。然而这只是家猫,如果是一只会自力更生的猫,便只会有一种姿态,“懒得理你”的不屑。

而我的猫应该属于“游离态”,介于家猫与野猫之间,它似乎只是出于一种“旱涝保收“的打算,所以有时屈尊当一下家猫,更多时候在外面游荡。虽然仅仅如此,我时常也能感到有一种被“猫主子“支配的恐惧。比如中午会准时爬起来,叫着像是喊道,我饿了,准备点吃的。你若不理,再喵叫就感觉像是催促太慢了,快点!

不仅如此,如果猫狗同养,还必须给猫单独的空间,以便它能如西餐一样优雅缓慢的进食。

冬天来了,随着寒潮来临,气温骤降,此时游离态的猫又趋近于家猫了,晚上出去“狩猎“或者干其它的事情的时间明显缩短了。想起狩猎状态下的猫不仅是固态,更是利器,即使是人在它眼里也是轻轻一咬,稍稍一挠就破的动物而已,这是很早之前刚刚接触时候所得出的结论。现在的它,有时候更愿意把尖利的爪子收进肉垫里。也有时候,它在用舌头给自己洗澡梳理之余,也想给你的手指细细地清洁一把,虽然那有着肉刺的舌头舔起来不是谁都能承受,但你应该明白,这已经是它能做出的最大心意了。

冬天的确应该养一只猫,猫讲卫生,只要一闲下来,都会如此认真打理自己的华丽皮毛,所以它摸起来永远像缎子一样柔软顺滑。它又喜欢在暖阳里睡觉,蓬松起来的纤细绒毛像是藏进了许多阳光。

而处于冬眠状态下的猫,似乎不怎么介意把冰冷的手放进它的温暖的皮毛里取一会儿暖,不管它因为睡意盎然还是处于“懒得理你”态,都是一种寒冷冬季里的一种温暖。

热带雨林的猫(游离态的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