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的重要性是什么(意义感是个什么东东)(1)

意义,与作用和价值相近。指的是人们为某种行为所能带来的作用和价值,包括人们对意义的认知和人生的一种认识。意义是人对自然或社会事务的认识,亦是人给各种事物赋予的含义,还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思、意图、认识、观念等等)都包括在意义的范围之中。(本段内容源自百度百科)

人们很容易因为某些原因而出现情绪波动,特别是消极情绪大量涌现。这些原因与高温、噪音、疼痛、疾病甚至食物的味道都有关系。但能带来持续的消极情绪的不是这些偶发性因素,而是不得不做的自我评价为“无意义”的事情。

在我看来,意义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与价值感紧密捆绑在一起。人的核心需要是价值观的相符性,所以最强烈的意义感源自价值观。

人生苦短。每个人都渴望在有限的时光里完成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事情,这就是理性人法则的表现之一。所以,当遭遇浪费时间的事务时,人们会习惯的说“这是在浪费生命”。没人喜欢浪费生命!除非是社会化失败的人。

从出生到成年,每个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进程。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社会中的标准、规范,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个体的社会化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经验。

然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特别是家庭文化也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的价值观、人生理念无法做到妄想中的整齐划一。由于成长经历不同,每个人不同阶段的需要都不会完全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同一件事对不同的人意义感并不相同。披头士乐队的灵魂人物约翰列侬曾说过,“老师问我长大想做什么,我说“快乐的人”,老师说我不懂问题,我告诉老师,是他不懂人生。”

与其说是意义感带来幸福或者痛苦的体验,不如说是需求及其满足的情况决定了这一切。意义感可以让人超越生死,可以让人执着终生。于是自古便有人舍生取义,也有人愚公移山……

感觉的重要性是什么(意义感是个什么东东)(2)

你的人生理念是什么?你的需要是什么?你的需要满足了多少?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就可以解释当下很多人出现情绪问题的原因。

如果说人生理念决定着深层次的意义感,是长期目标;那么,其他需求就都是浅层次的意义感,是短期目标。人可以为了短期目标而暂时压制长期目标,可是意义感却在那里不悲不喜地等着你,在潜意识里质问你,折磨你,让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倘若为了长期目标而放弃一切短期目标,则此人要么是德兰修女般的圣人,要么会在生活的重重重压之下垮掉。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所以,人生就是在各种抉择中不断前行,而抉择前总是伴随着纠结、焦虑,抉择后则往往伴随着抑郁、躁狂,因为没人能确保自己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最好的满足自己的意义感需求。

没人能一直处于充满意义感的状态,然而人与人的差别之一就是如何面对无意义的工作无意义的时刻。其实,人的发展更多的时候是由自己在无意义时刻的表现所决定的,为此,我曾写过另外一篇文章《无意义对于生命的意义》

更好的认识你自己,才能更明白你该怎样面对意义感!

本文作者:杨靖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杨靖”(yangjing-chn)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心理咨询师杨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