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敕封曹操“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啥意思?剑履上殿又作何解

小的时候观看《三国演义》,很多人总是会将刘备视作正人君子和道德楷模,反而将曹操视作虚伪和奸诈的小人。而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的思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开始追捧曹操,反而十分鄙视刘备这个伪君子了。

魏王封汉献帝什么意思(汉献帝敕封曹操)(1)

既然越来越多的人对曹操充满了兴趣,今天就来讨论一个和曹操有关的话题,那就是汉献帝为了表彰曹操的功劳,曾经当中宣布敕封曹操“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甚至还可以“剑履上殿”。

这里所谓的“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究竟是什么意思?颇有点霸气的“剑履上殿”又作何解?

魏王封汉献帝什么意思(汉献帝敕封曹操)(2)

何为“入朝不趋”?

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古代人非常喜欢将就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说法,作为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亦是如此。

汉朝时期,为了彰显皇室威严,大臣在朝见天子的时候,不能像寻常百姓一样奔跑,也不能在皇帝面前大摇大摆目中无人。

而是规定了只能以一种“趋”的方式觐见,这里的“趋”指的是小步慢跑,也就是说要弯着腰踏着小碎步跑,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大臣对皇帝的尊重。

而一旦获得了入朝不趋的待遇,就可以不用像其他大臣一样小跑了,而是想正常人走路一样无拘无束了,在古代能够在皇帝面前无拘无束的走路,那可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魏王封汉献帝什么意思(汉献帝敕封曹操)(3)

何为“赞拜不名”?

我们经常可以从一些古装宫廷剧的影视剧中可以看到,当大臣在朝见天子的时候,一般都会被挡在宫门之外。

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太监对内大喊:“丞相某某某觐见”,亦或是“大将军某某某觐见”等等。例如如果丞相曹操觐见皇帝,太监就会报告皇上:“丞相曹操求见!”

而一旦获得这种待遇之后,太监在报告皇上的时候,就会略去大臣的“名字”,有点类似于“为尊者讳”的意思。

因为,在中国古代直呼其名是一件十分不“礼貌”的事情,除非你是别人的上级或者是长辈,否则直呼其名就是一种嘲讽、看不起的意思。皇帝作为九五之尊的象征,都不可以直呼曹操的名字,由此可见“赞拜不名”的待遇之高了。

魏王封汉献帝什么意思(汉献帝敕封曹操)(4)

何为“剑履上殿”?

如果说“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只是名义上的尊贵的话,那紧接而来的“剑履上殿”就显得霸气十足了。

因为,古代大臣觐见天子的时候,按照规定都是要脱掉鞋子,小步慢跑的,更不要提所谓的带着兵器拜见皇帝了。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样的画面,当曹操有军国大事希望能够见到汉献帝的时候,径直走到宫门口,无需禀报穿门而过,行至大殿也不拖鞋,身上带着宝剑就走到了汉献帝的面前,这应该是一种何等的霸气。

魏王封汉献帝什么意思(汉献帝敕封曹操)(5)

​按照常理进行推敲的话,但凡是以这种装束觐见皇帝的人都有不臣之心,例如先前的王莽、董卓,以及后来的司马懿等等。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曹操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谋朝篡逆之心,至死也没有觊觎汉献帝的皇帝宝座,反而是一向以“匡扶汉室”自居的刘备称帝了,不知道对此大家又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