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曾驻宣化红一师大功579团,当年参加了平津战役的新保安战斗,并担任主攻任务,1990年又协助拍摄影片《大决战》。当时我虽在团机关工作,但对协拍情况了解不够全面。正好时任团政委傅献山有一篇比较系统的回忆文章。现编发于此,以飨读者。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1)

【傅献山政委(右)与孟昭阳副主任在鸡鸣驿城墙下拍摄现场合影】

大功579团官兵参加拍摄《大决战》

傅献山

1990年2月27日到4月20日,我团奉命协助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大决战》。接受任务后,我们以“党(那个)委议军”的形式,对如何完成电影拍摄任务,进行了专题讨论研究。团党(那个)委认为,参加拍摄《大决战》是一项光荣的政z任务,上级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是对我团的最大信任,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圆满完成任务。我和团长赵刚同志统一思想,决定要抽调作风过硬的连队,挑选军政素质好的干部,动用技术状况最好的车辆参加拍摄。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2)

(傅献山政委看望慰问协拍官兵)

经研究确定参拍部队以一营为主,由营长谢风臣同志指挥。团“司政后”机关派得力人员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与协调拍摄工作。团主要领导亲自给参拍部队做动员,重点强调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讲清平津战役的历史背景和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作用,增强参加拍摄的使命感;二是讲清拍好《大决战》的重要意义,使大家认识到这次所拍摄的电影不是一般战斗片,而是反映在决定中国命运的紧要关头,我军与国民D军队的生死决战。这部影片将做为历史资料载入我军史册,并向世界公映,增强参加拍摄的荣誉感;三是讲清我团的老前辈,在当年攻克新保安的战役中英勇顽强、浴血奋战取得了胜利。今天我们新一代有幸通过拍摄电影,再现当年的战斗景况,是最直接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树立高标准完成任务的信心。参加拍摄的官兵一致表示:“当年我们团参加了解放新保安的战斗,今天的拍摄现场曾是先辈浴血的战场,我们一定要像当年打仗一样,圆满完成电影拍摄任务,以实际行动告慰前辈先烈。”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3)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4)

为使参拍部队了解当年作战背景及战斗经过,我们对参加拍摄的人员进行了传统教育。

攻克新保安歼灭国民党三十五军,是平津战役中的关键一战。1948年12月中旬,我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首先攻占了柴沟堡、怀安、万全,切断了敌人沿平绥线西逃跑之路。尔后集中九个师的优势兵力,把向北平机动增援之敌五个师包围在新保安,压缩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城堡内,尔后适时向新保安守敌发起总攻,全歼三十五军两万余人。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5)

(敌35军军长郭景云)

这场战斗我团配属山炮、野炮、步炮57门。担负新保安西城门的主攻任务。团以三营为主攻营,八连担任尖刀连,战斗十分激烈。开始阶段由于受地形限制和遭敌侧射火力封锁,部队伤亡较大,进攻一度受阻。在强大炮火支援下,我团调整部署,再次发起进攻,在城西北角登城突破,与敌短兵相接,展开激烈巷战,与友军配合全歼守敌。敌三十五军军长郭景云自戮身亡。我部俘敌军官三十九名,士兵八百余人,缴获汽车三十多辆及大批武器弹药与其它物资。这既是我团攻克新保安的战斗经过,也与拍摄《大决战》的脚本设计吻合一致。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6)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7)

我们组织参加拍摄的部队,重温团史、营史、连史,回顾当年本单位在攻打新保安战斗中的战例和英雄事迹,激发了部队情绪,鼓舞了士气。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8)

【579团(时称12团)荣获“勇猛如虎”奖旗】

电影拍摄工作从时间安排、场地选择、现场布置到部队行动,一切都要听从导演指挥安排。冒雪行军这样大的场面,是不可能靠人工模拟和技术处理来完成的,在拍部队冒雪行军时,就是选在大雪纷飞的条件下实景拍摄。参拍部队沿着崎岖的山间小道行军,一侧是山,一侧是悬崖峭壁,战士们小心翼翼的前行,牵马的战士更加格外小心。在悬崖转弯处,军马前蹄踏空失足,长嘶一声摔下了山涧,摄影师飞快地抢拍下这个惊险镜头。尽管情节是提前安排预有准备,战士们还是受惊不小。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9)

在电影拍摄中大部分官兵是充当群众演员,有的只是录个背影,有短暂露面的也只是镜头一闪而过。有幸录入电影的是营长谢风臣,他扮演第二兵团司令部作战参谋,有一个下马后向杨、罗、耿三位首长报告敌三十五军所处位置的场面,配有同期声录音;一营营部通信员潘胜利、杜福生等分别扮演三位兵团首长的警卫员,在电影中能够看清面容;其余500多名官兵全部充当无名英雄。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10)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11)

由于新保安旧城墙早已坍塌,攻打新保安的战斗场景是在鸡鸣驿拍摄的,这座古驿站作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的很好,古朴壮美,城墙约20米高。在拍摄我军架云梯登上新保安城头时,在远景上可使用橡皮假人,近景和特写镜头必须由真人来演。这项任务由从侦察兵中挑出来的战士担任,他们身体素质好、动作真实、具有一定的抗击打能力,虽然在着装和地面上都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从十几米高的城墙上摔下来,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好在经过充分准备,实际拍摄时做到了一次过关通过,受到了摄制组的称赞。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12)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13)

令人难忘和深受感动的是在3月4日拍摄过冰河的场面,在下花园东侧洋河上,河面中间化开了五十多米的口子,南北两岸的冰面仍能承重站人,500多名官兵脱掉鞋袜和下身棉裤,进入冰冷的水中涉水过河。为保证拍摄效果,官兵们按照导演和摄影师的要求,先后几次下水,在齐腰深的冰水中,冒着刺骨的寒风坚持长达半个多小时,水位深度不够时,一些战士就跪在水里,托举着衣服武器,用膝盖着地前进。拍摄组人员动情地说:“雇用地方的群众演员,要根据角色任务按时付费的,像冬季过冰河这样的角色,花多少钱也雇不到人,而我们的基层官兵,吃这么大的苦受这样大的罪,分文不取全都是无偿义务劳动,太可敬可爱,太了不起了!”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14)

这次电影拍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光屁股下水过冰河的官兵,不是整建制的连排单位,大部分是从各连队中挑选的一些外貌一般身材不高肤色较黑、体型偏瘦的人员。导演的理由是战争年代部队生活艰苦,我军基层连队官兵不可能身高体壮,肥白大胖的,选一些相貌苍老、面黑体瘦的才显得真实,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另一件趣事是拍摄过冰河时,摄制组的女同志都穿着解放军当年的服装,恰巧那天还有河北电视台一位女记者到拍摄现场采访,报道《大决战》电影拍摄进展情况。她们在河北岸等待战士们上岸,战士们没发现现场有女同志。等战士们光着身子上岸时,她们对着战士们一阵猛拍,吓得他们用手捂着下身东躲西藏。战士们的窘态和狼狈相把记者和摄制组的人员都逗乐了。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15)

(二连指导员任丽亚在拍摄现场休息时留影)

拍摄《大决战》期间,我团先后参加大型录拍13次,运用兵力7520人次,出动车辆320台次,单车行程15000公里,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八一电影制片厂领导和摄制组的好评,八一厂向我团赠送了锦旗,集团军专门发通报对我团进行了表彰。

红三十四师重建(宣化红一师大功团当年攻打新保安)(16)

(协拍官兵领取发烟罐,营造战场气氛)

参加拍摄《大决战》使我感受到,军人的牺牲奉献岂止在战场,和平年代仍然需要军人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