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抹茶标准(你所不知道的贵州造国际市场上)(1)

夕阳照射着抹茶产业园区

贵州省抹茶标准(你所不知道的贵州造国际市场上)(2)

工人们在茶园里作业

贵州省抹茶标准(你所不知道的贵州造国际市场上)(3)

包装好的欧标抹茶

贵州省抹茶标准(你所不知道的贵州造国际市场上)(4)

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

贵州省抹茶标准(你所不知道的贵州造国际市场上)(5)

工人们在检查茶叶品质

8 月 8 日,江口县坝场寨的村民谭红军打开电视,偶然看到正在播放制作抹茶的节目," 这是茶筅、茶碗、茶杓 ……" 对于打抹茶所需的工具,谭红军信手拈来。

谭红军是贵茶集团江口产业园内制作 " 欧标抹茶 " 的一名车间工人。2018 年,贵茶集团在江口建立了 " 抹茶综合车间 ",这让村民们了解到,自己亲手包装的贵州茶叶,也能成为全世界的 " 宠儿 "。

在贵茶集团工作的两年时间里,谭红军的钱包鼓起来了。去年第 4 季度到今年 6 月,一批又一批用牛皮纸箱打包的 " 欧标抹茶 " 从江口县出口到欧洲和北美等地,贵州 " 欧标抹茶 " 开始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不仅如此,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条件," 干净茶、生态茶 " 理念已成为贵州茶一张亮丽的名片。

出口抹茶 产地 " 中国贵州江口 "

抹茶源于中国隋代,盛行于唐宋,明朝东渡日本后,而为全球所知。

不了解的人或许以为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抹茶生产国,殊不知日本茶不管从产量上还是质量上并未像其宣称的那样美好。

日本抹茶主要产于爱知县西尾、京都宇治、福冈八女和静冈县四地,其中,宇治抹茶知名度最高。

然而作为占地面积仅有 37.8 万平方千米的岛国,近年来,日本合格茶叶种植园的产能已趋于饱和,国际市场议价能力较差,矛盾日益凸显。目前,全球抹茶需求总计约 12000 吨,全球所有抹茶生产企业总产量约 4000 至 5000 吨,缺口高达 7000 至 8000 吨。

与日本相隔千里的贵州,虽然拥有约 750 万亩茶田,同时兼顾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的气候条件,但长期以来,贵州产出的干茶饮用方式单一,群体性、地域性明显,因此要实现产值上涨和种植规模化很难。

2015 年,鉴于抹茶市场的巨大需求,以及传统茶暴露出的局限性,贵茶集团率先研究在贵州开发高品质抹茶产品的可行性。" 我们了解到,日本抹茶由于供不应求,有许多商家已经开始进口其他国家的抹茶原材料碾茶。" 贵茶集团副总经理刘海说,与其出口给别人再加工,不如自己进行加工后再出口。

在选址过程中,贵茶集团了解到,贵州铜仁截至 2017 年底共有茶园 189 万亩,除石阡县以石阡苔茶品种为主,其余区县均以福鼎大白、龙井等适合制作抹茶原材料的碾茶品种为主,在开发抹茶产品方面具有极大优势。

一家抹茶生产加工厂,第一要具备较大场地,这其中包括建立冷库、茶叶加工车间和成品存放车间,其次交通要便利,生态环境要好。这样一来,位于梵净山下的江口县就被纳入抹茶生产加工厂选址之一。

2018 年,在铜仁市政府大力支持下,贵茶集团最终选址在江口县凯德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当年 7 月厂区主体落成。于是,便有了眼前这座占地 340 亩的产业园。其中,用于精制抹茶加工的 " 抹茶综合车间 " 总长 278 米,宽 48 米,是目前国内外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

同年,贵茶开发的 " 欧标抹茶 " 实现对法国和俄罗斯的出口。

" 江口造 " 抹茶 遵循欧盟标准

欧盟是世界上农药 MRL(最高残留量)标准制定最严格的地区之一,进口茶叶时对农药残留的种类及限量要求非常严格,仅是对样品的检测就多达 495 个项目(国内仅有 100 多个检测项目),因此想将茶叶出口至欧盟市场极具挑战。

刘海说,制作 " 欧标抹茶 " 所采用的品种,是贵州省目前种植面积最多的绿茶树种 " 福鼎大白 "。为打造 " 欧标抹茶 ",贵茶集团专门建立了 14 万亩的欧盟标准茶园,从源头就按欧盟标准控制茶叶质量,并在贵州全境组建有 61 家茶企组成的贵茶联盟,开发符合标准的优质茶园。在茶树种植环节,坚持 " 四不 " 准则,第一,不用老耕地,怕农药残留;第二,不种连片茶,保持物种多样;第三,不喷农药剂,进行人工除草;第四,不施通用肥,用天然油粕做肥料。

每年 4 月 5 日前后,采茶工人就会用黑色网膜对茶树进行遮荫覆盖,以限制茶叶的单宁增长,提高其鲜味和色度,同时降低茶多酚含量、明显提高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粗纤维含量等。由于抹茶是未经发酵的茶叶,所以在营养方面远胜过一般绿茶。一杯抹茶所含的微量元素,是相同容量绿茶的 30 倍。

20 天以后,在工人们悉心照料下,茶园中的茶树叶片能长到一芽五至六叶。这一片片 15 到 20 公分左右的茶叶,在采摘过后,还要经过遮阴、采摘、切碎、蒸汽杀青、烘干、梗叶分离、快速干燥、杀菌、研磨等十几道工序。其中,在对抹茶原材料进行研磨时,全程采用低温研磨,最大程度保证茶叶的稳定性。按照国际标准,抹茶细度达到 800 目(15 微米)即可食用,但 " 欧标抹茶 " 的细度远远高于此,达到了 900 至 1300 目,口感方面相较于市面上的一般抹茶更加细腻。

在检验环节,遵循 ISO22000、AIB 美国烘焙协会认证体系,确保出口抹茶符合进口国农残和微生物限量要求。随后,茶粉在无菌化车间的两条生产线,分别完成自动包装,以及封口喷码,最后通过抽样检查后,转至冷库准备发货,通过海运和空运到达日本、欧美等地。

更多地区正在开启

" 欧标 " 之路

年初受疫情影响,贵茶江口产业园工厂停工了大半个月,但自 2 月 9 日复工复产以来,产业园内每天都是一派繁忙景象。一到中午饭点,园区食堂总是满满当当的。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和园区弥散着的茶香,贵茶集团的业务量不减反增,持续接到来自海外的众多订单。

目前,江口县已建成投产碾茶生产线 14 条,生产能力 200 吨左右;抹茶生产线 4 条,生产能力约 4000 吨,辐射带动的相关行业就业人口近 10 万人。

" 欧标抹茶 " 车间工人吴定慧还记得,年初还担心工厂倒闭,2 月收到复工通知那一刻自己兴奋得跳了起来。长期在温州做服装销售的她,过够了只身在外的生活。此前不想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却又不得不外出挣钱养家的艰难处境,在贵茶江口产业园入驻那一天得以改变。对此,她十分感激,也很珍惜。

资料显示,2019 年我国抹茶产量(去除以抹茶名义销售的绿茶粉)为 2000 吨。其中御茶村、贵茶集团、鸿雨农科、华茗园 4 家龙头企业产量合计为 1300 吨。预计 2025 年,我国抹茶产量将超 5000 吨。而根据规划,2022 年末,仅铜仁市就将实现抹茶产量 4000 吨以上。

" 欧标抹茶 " 在铜仁打造出的成功案例,其实只是贵州茶产业的一个缩影。

2019 年,贵州茶叶产量 40.1 万吨、产值 451.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0.7%、14.5%,茶产业带动脱贫 17.46 万人,已成为全省脱贫攻坚的支撑力量。而针对贵州茶叶出口,2019 年 1 月至 11 月,贵阳海关共检验检疫出口茶叶 477 批,数量 3613.7 吨,金额 1.2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125%、38.3% 和 104.7%,主要销往俄罗斯、德国、美国、日本、摩洛哥等国家及地区。预计 2020 年贵州茶产量与往年相比将有大幅提高。

贵州茶叶借助 " 干净茶、生态茶 " 的名片,飘香于海外。这其中,遵义湄潭、仁怀市小湾村以及黔南瓮安县等生产的 " 欧标茶 ",对贵州茶出口做出了积极贡献。仅仁怀市小湾村的香慈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2019 年种植的 6020 亩茶园,总产值就达 3600 多万元,年销售约 2100 万元。合作社种植加工的绿茶、红茶系列产品,还通过联合利华等公司供应欧美市场。

而瓮安县作为全省第一个 " 欧标茶县 ",截至 2020 年 4 月底,全县共有欧标茶园 20.81 万亩,投产欧标茶园 19.2 万亩。欧标茶叶生产加工企业 67 家,碾茶生产线 7 条,创建茶叶地方性品牌 12 个,建成标准化茶叶加工生产线 15 条,成品茶年加工能力达 10000 吨以上,实现总产值 14.7625 亿元。2019 年底,瓮安县生产的绿茶、红茶、白茶、黄金芽、碾茶等产品已远销迪拜、摩洛哥、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

■记者手记

2007 年以来,贵州茶产业进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及产业规划,坚持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创造、贵州品牌的发展道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供应链,贵州茶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得到不断提升。

贵州茶产业从技术落后、产量小、无销路、不具备品牌优势的窘境,到茶叶出口全球 23 个国家和地区,短短十年光阴," 干净黔茶 " 正踏着坚实的步伐走向更多的国际市场,朝着 " 全球共享 " 的目标不断迈进。

一片小小的叶子,变成 " 绿色黄金 " 飘香国内外,解决贫困户自留地荒废的问题,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这抹沁人的茶香,不仅为贵州带来了真金白银,更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力量,增加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佳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