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匠:专门压榨清油(当地人称食用油为清油)的匠人。他们以当地盛产的菜籽和胡麻为原料,用传统的土法榨油设备压榨食用油。榨油包括选料、炒籽、磨粉、蒸料、包坨、压榨、装桶等多项工序,一般的榨油作坊都有五、六个年轻力壮的匠人,作业时有分有合,分时各司其职,合时紧密配合。

榨油为流水线作业。首先将选择干净的菜籽或胡麻放在炒锅里炒熟,接着再将炒熟的料送到油磨上磨成粉末,然后把粉末装入笼蒸,同时供给水蒸气以增加其湿度,而后将蒸好的粉末装入用芨芨草绳围成的圆筒中(直径约0.8米,高约0.3米,又称油坨子。榨完油的油坨子叫麻渣,胡麻渣特别香,小时候我们抢着吃),然后将封闭严实的油坨子放在油梁(用直径0.5米,长7至8米的结实木头制作)下边的压油墩之间挤压,同时在油梁的一端压上大石头以增加其重量,这样,油就从草绳制作的圆筒中被挤压出来,逐步添加石头,直到将油坨子中的油榨干为止。最后将成品油存入储油桶。

炒锅:专门炒菜籽或胡麻的锅。生铁铸造,圜形底,无边帮。直径66、深6、厚1厘米。匠人将它安装在炉灶上,生火加热,炒熟准备榨油的菜籽或胡麻。炒籽儿是个技术活,一定要把握好火候,炒不熟,出油率不高,炒得过头,出油率也不高。

榨油用电炒的炒锅(炒锅榨油匠用具)(1)

榨油用电炒的炒锅(炒锅榨油匠用具)(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