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们美丽的鹤峰(梦魂萦绕的故乡)(1)

邛崃这个地方在我的心里,一直是和我的同学伯老师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邛崃一定不仅仅是几个旖旎的古镇风光和氤氲的天台山景色拼凑在一起的年历画,也不是鳞次栉比的酒厂所酿造出来的全中国最香醇美酒可以醉倒的。

尽管这样的铺排还可以很多,邛崃是一个要什么有什么的地方,山水地理、历史掌故、商贾通道、特色物产,一道一道傲人地端上桌面,一样一样地秀色可餐。这样的如画江山这样的风月故事,似乎,并不鲜见,地球上独一无二的邛崃,如果仅仅浮在白沫江的清波上面,也会如蜻蜓点水。

那个让伯老师梦魂萦绕的故乡的邛崃,才是我对这个地方另眼相看的缘由。

故乡是什么?有人说,故乡就是你孩子出生的地方以及你祖辈坟墓所在的地方,这话简单,但是深情至极。我也用一种化繁为简的叙述来讲伯老师的故乡。

他考上大学离开邛崃已经有35年了,但是,我知道,在他的内心却和他的故乡绞缠得最紧,而身居的成都,仅仅是他的客居之地。他的网名一直叫“回故乡之路”,他娶的妻子是故乡的人,他每年都要回去几次他的故乡,他的女儿出生在成都,曾经远渡去美国,可是他给女儿的去的名字是“归归”,女儿知道父亲的心思,她知道她所归的方向,一定是他父亲的故乡。伯老师自己的父亲有一年中风初愈,伯老师推着轮椅上的父亲徜徉在春天里的故乡,父亲面对万木繁华的春天景象,轻声地吟诵起了《诗经》里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一刻,伯老师已经潸然泪下。

我常常在脑子里想象这对父子此时此刻的画面,心里默想着这样让一个故乡人常怀赤子之心的地方,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力量?邛崃这片土地给伯老师施了什么样的魔法?

伯老师的老家在夹关,那里在邛崃的地理上是一个重要的位置,从前有一个说法叫做“一平二固三夹关”,也就是说,平乐第一,固驿第二,夹关第三,古时候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夹关东南边的熊营村有个高氏古碉房,就是伯老师的老家。太多回忆的这座碉楼是汇聚伯老师故乡情感的一个座标。在碉楼那个小小的窗口上,孩子看到的世界就永远记在心里了。

夹关的地形水势比平乐更丰富多彩意趣横生,平乐就一条白沫江穿过,而夹关却有四条河水在相聚古镇,每一条河水的两侧都是蜿蜒的山峦,四水相聚的水势自然也造就众山交汇的山形,这样的风水会深深镌刻故乡,自不待言。

可是,还不仅仅在此,夹关的西面,就是青藏高原的边沿了,天气好的时候,远处朝霞映照下的金山隐隐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力量。

这样的环境千百年似乎都没有变化过,只是到了伯老师外祖父这一辈,才似乎发生了许多大事,外祖父死的时候,年纪并不大的小脚女子的外祖母带着四个孩子被家族扫地除门,上无片瓦,下午立锥之地的她是怎么一天一天熬过来的,后辈们都无法想象,可是她不仅仅把她的孩子一个个养大成人,还帮着女儿抚育第三代的五个孩子,甚至看到了第四代的出生。有好多次,外祖母都只剩下一口气,但是老天有眼,菩萨神山庇护,生命延续下来了。

就好像,在许多狭口上,一个人恰好侧身险过,又在一个隘口上,一个人又恰好只身跨过。刚好,这些最极致的生命体验,又恰好和临邛的夹关的山水共同度过。又遇到,伯老师母亲许配终生的男子,在身世上和她出奇相似,伯老师的祖父死时,祖母也是一个人带着四个小孩。伯老师的父亲有着中国乡绅最具有的悲悯和关怀心,以及终生放不下的中国文人视作生命的抒怀需求。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