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影响力大师?

很久以前(准确的说,是公元125年前),在遥远的银河系,卢克?天行者赢了至关重要的一仗:他说服黑武士倒戈,共同对抗邪恶势力,最终拯救了自己的生命,也为整个银河系带来了希望与和平。

那么卢克?天行者是怎样说服黑武士的?怎样利用这种说服技巧让您成为行业霸主?

星战系列的最后一集《绝地大反击》中,卢克对黑武士说,“我知道你内心善良。我能感觉得到。”难道会是这句简单的话说服了黑武士吗?或至少是埋下了说服的种子?

一个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卢克的成功就在于那句话。

这句话运用了说服力的“标签技巧法”(labellingtechnique),即公开给他人贴个“标签”,表明他具有的个性、态度、信仰或其它特点,然后再提出符合该标签特点的要求。为了不担虚名,他人就会同意您的要求。

理查德?叶兹(RichardYalch)做过一个实验,它能表明“标签技巧法”在说服他人投票上的效果。理查德随意告诉一组选民,从他们的兴趣、信仰或行为看,他们“会积极参与投票与政治活动”。另一组选民则被告知他们的政治积极性一般。实验表明,前者不仅自认为比后者更优秀,在一周后的选举活动中,其出席率也比后者要高出15%。

当然,政治以外的场合也可以运用“标签技巧法”,如领导改选,或是卢克与死星的战斗。许多商业场合和日常生活也能用到。比如,您为某人下达了一项工作任务,但他担心不能胜任。这时,告诉他您对他很放心,因为他是个坚忍不拔的员工,前几次类似的任务他都完成的很出色,这会帮助他重拾信心。

老师、训练员和父母也可用相同的方法引导当事人,结果一定会不负众望的。这点对孩子也屡试不爽。我们发现,当老师表示喜欢想把字练好的学生时,学生们就会花更多时间来练字,尽管他们知道不会有老师在周围看。

这种方法还能加深与客户的感情。您也许很熟悉航空公司这样的做法:航班结束时,机组人员会告诉旅客,“感谢您在众多航空中选择了我们”。这样的话是在利用变形的“标签技巧法”,暗示旅客他这么选择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对该公司的信心,这样的心理暗示更加深了信任度。同样,您可以告诉客户,他们的选择是对您和公司的信任,对此您十分感激并会不负所托。

最后请注意,这种方法用得不好会有背光面,像其它技巧一样,它必须被诚实地使用。也就是说,所贴标签必须符合事实。当然,我们知道您不会滥用这个方法,因为我们知道您是个好人。

美国总统候选人怎么提高支持率?

正如政治家们所说,大选期间的候选人处于极度压力之下,不仅要说服选民支持自己,还要让支持者愿意去为自己投票。至少在美国,候选人会通过电视、传单和其它媒体为自己大力宣传,当然这是花费不菲的。但真正聪明的候选人,也许也是最后的赢家,他们不仅懂得说服艺术,还很懂得其中的科学道理。

以美国2000年总统大选为例,布什以537票的小额优势赢得胜利,这表示我们比以往更看重每张选票的价值。选举中,整个美国都在关注着大大小小的竞选演说,单个选民出席与否、支持谁,都会对结果造成很大影响。

那么,怎样才能最简单地说服选民去投票呢?

其实只要事先问问选民会不会去投票,为什么会去投票,就能得到答案。安东尼?格林沃德(AnthonyGreenwald)和同事在某次选举前夜做了调查,那些被问到上述问题的人出席率比普通人要高25%。

有两个心理要素在影响他们的行为。第一,当问到人们是否会做出社会所希望的行为时,他们会觉得必须回答“是”以赢得社会认同。因为社会认为参加投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所以人们很难说出不想去投票、想呆在家里看电视的话。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何人们回答是否会去投票的时,都说会去了。

第二,人们公开称自己会做出社会希望的行为后,为了言行一致,他会去履行这个承诺。举个例子,一家餐馆通过更改订餐的接待用语,减少了订餐不到(预定了席位,但没有到场,也未打电话取消)的数量。他们把“如您不能前来就餐,请致电我们帮您取消”改为“您若不能前来就餐,会打电话给我们取消吗?”。几乎所有的顾客都表示会打电话。更重要的是,一旦说出了这样的话,顾客就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履行承诺。因此餐馆的订餐不到率从30%降到10%。

让支持自己的选民前去投票也一样简单。只要让人给这些选民打个电话,问他们“是否会在下个选举中去投票”,您就等着他们说“是”吧。当然,如果打电话的人再加一句“太好了,我已经记下您的答案了。我会让其它人知道的!”,那就更能保证支持者会去投票了,因为这句话有三个能巩固承诺的因素,即承诺的自愿性、活跃性和公开性。

这种方法能用在工作或其它地方吗?

这么说吧,如果您想为某个非盈利组织发起一场义跑,但不确定会有足够的人参加,所以犹豫着要不要去注册。碰到这样的情况,您可以先问问家人、朋友和同事们的参加意向,这不仅会让您对活动的可行性心中有数,也能让同意参加的人到时真的出现在跑步队伍中。

或者您是位经理,对您来说,新项目的成功不仅要有队员们口头的支持,还要有真正的行动。如此,请不要一味强调该项目能带来的收益,试着问问队员们愿不愿意支持您的项目吧,得到的回答多半会是同意的。接下来再问问他们支持的理由,会让您的项目受益不少呢。

不管您是经理、老师、销售员、政治家或筹款员,我们相信这个说服方法会为您赢得重要的一票,增加您信心的一票。

怎样做能促使承诺兑现?

安利是美国最大的直销公司之一,在激励员工创造新销售记录时,它给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把制定好的目标写在纸上。不管是什么目标,关键是要有,这样才会有努力方向。请写下你的目标,写在纸上的东西有神奇的力量。所以,一旦有了目标,就请写下来。达到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再写下来。这样你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飞奔起来。

为什么把目标写下来有利于我们兑现承诺,即使这个目标只对我们自己公开?

因为,积极承诺(指正面肯定的书面承诺)比消极承诺(非书面的,以‘不作为’来进行的承诺)更能让人们履行责任。

为了证实前者具有的微妙说服力,迪莉雅?乔菲(DeliaCioffi)与兰迪?加纳(RandyGarner)对一些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询问大学生们是否愿意充当志愿者,去为当地学校进行艾滋病知识普及。兰迪和迪莉雅告诉其中一组,如果他们愿意,请填写表示愿意当志愿者的表格。相反地,他们告诉另一组学生,如果愿意去,口头答应就行。

实验人员发现,不论学生接受的是前一个意见征询方式,还是后一个,对其是否同意去做志愿者并无多大影响。但几天后的知识普及活动中,出席率却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在第二种以消极承诺表示愿意当志愿者的学生中,只有17%的人遵守了承诺。那些以积极承诺表示愿当志愿者的,则有49%的人遵守了承诺。总的来看,出席活动的人中有74%都是做出积极承诺的学生。

为什么说把承诺写下来(也就是积极承诺)会赢得更多的出席率?因为人们通常会根据所做所为来评价自己,其中,有所为比有所不为更能影响他们的判断。在上面的实验中,兰迪和迪莉雅发现前一组学生更容易认为是自己的人格特质、喜好和观念让他们做出如此决定。

这样的积极承诺对增强说服力有什么作用?以年底通常会做的新一年计划书为例,把详细的目标,包括具体的实施方法写下来,而不是仅在脑海里过一遍,将对您很有帮助,特别是当您需要告诉朋友和家人明年的计划时。

如果您是销售经理,要求队员写下各自的目标会提高目标完成率,从而带来更多利润。同样,让与会人员对同意的事项进行书面确认,就更能让他们参与其中。

另一个零售业中的例子也能说明写下承诺的重要性。很多百货公司在销售商品时,会允许顾客申请公司或其它机构的信用卡,以分期付货款。销售商发现,如果信用卡申请表格是由顾客填写,而不是营业员,那日后销卡的几率就会小得多。这表明若您想让客户、商业伙伴主动遵守承诺,最好让他们自己填写协议书。

积极承诺对医疗业也很有用。

近几年,医院表示越来越多的病人预约后,都没有按时出现。据英国全民健康医疗服务(NHS)调查显示,平均一年有近七百万个预约作废,这带来极大的财务损失与健康隐患。

怎样用积极承诺减少这种现象?通常预约看病时,不论是接受常规检查还是外科手术,都是由医护人员记录下与我们商定好的日期。这种做法会让病人处于隐性承诺的位置。其实可以让病人自己写下约写日期,这会是个以低成本提高应约率的好方法。

与其它说服技巧一样,这种方法也能用在家庭生活中。对光会想不会做的人来说,一份很小但却有很大心理作用的积极承诺,也许就是说服自己做出行动的动力。

如何用一致性来对抗一致性?

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曾说过,“始终如一是没有想象力者的最后避难所”。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也称,“愚蠢的坚持是思想狭隘的妖怪。”阿道斯?赫胥黎(AldousHuxley)有类似的言论,“真正能始终如一的人已经不在世上了。”

这些都是他们年轻时的狂语,等到岁月让他们更加睿智,也就不再有此言论了。为什么呢?和增强说服力又有什么关系?

正如本书前面谈到的,人们喜欢按以往的态度、言论、价值观或行为行事。那么为何岁月的流逝会改变这些名人的观点?史蒂芬尼?布朗博士和我们做过实验,表明越是上了年纪的人,对始终如一就越坚持。因为变化无常是情绪波动的结果,而年纪大的人是很能控制自己情绪的。

这项发现对我们怎样说服老年人很有作用。例如,您负责向一位上了年纪的客户推销产品。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比较抵制变化,这会使他们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不守信用。这时,我们建议您向客户表明,购买和使用您的产品还是符合他以往的观念和习惯的。这样的做法也适用于其它领域,可以用来说服老前辈溶入新的体系,还可以让年老的父母同意尝试药品。

不过,真那么容易就能说服人们改变以往的观念,选择新的尝试吗?其实,人们喜欢始终如一也不是坏事。这总比和反复无常的人打交道要好,后者就像墙头草,经常人云亦云。

在说服喜欢始终如一的人时,除了告诉他们新的选择同样符合要求外,更重要的是不要否定其原本的选择。最好您能对他们原本的做法予以肯定,并表示这在当时是正确的,是根据那时的经验和环境做出的正确判断,这会使顾客在做新的尝试时不会感到不名誉或不守信。

在此番说服前的准备工作到位后,您接下来的说词就找到立场了。就像画师工作前支好画布,医生手术前准备好器具,教练比赛前要队员进行热身一样,说服他人也需要做好准备。不仅要准备说词,还要准备好应对客户原先的选择与反应。俗话说得好,骑马的最好方法是顺着它跑。只有先就着马的方向跑,您才能有机会慢慢的驾驭它。强硬的让马调转方向只会让自己筋疲力尽,还可能惊了马。

从本杰明?富兰克林身上能学到什么样的说服技能?

本杰明?富兰克林出身于1706年,他是美国著名的作家、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出版人、哲学家及发明家。作为政治家,他的成就远高于其它头衔,是他起草了美国独立宣言。作为外交家,又是他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争取到了法国的支持。作为科学家,他对电学的发现与理论更是无人能比。作为发明家,他创造出了双焦距眼镜、里程表和避雷针。然而以上种种发明,都不如他发现了可以用“麻烦”赢得对手的尊重重要。

富兰克林在宾夕法尼亚立法机构任职时,顽固的政敌和一位不友好的立法者常让他头疼不已。富兰克林在解释如何赢得他的尊重与友情时这样说:

我从没想过要委曲求全来赢得他的帮助,但一段时间后,我萌发出了用其它方法的念头。在知道他有一本稀世奇书后,我给他写了张纸条,希望能借这本书拜读几日。他立刻把书给了我。一周后我把书还给他,同时夹了张纸条表达我对书的喜爱之情。后来我们再在国会见面时,他对我说话了(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态度还很礼貌。此后,他表示愿意随时为我提供帮助,我们成了好朋友,这样的友谊一直维持到他去世。这真是应了那句格言,“为你做过好事的人,比之受过你恩惠的人,更能为你提供再次帮助。”

多年后,乔恩?杰克(JonJecker)和大卫?朗迪(DavidLandy)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富兰克林的说法。他们让参与实验的人员先从研究人员那赢些钱,然后要求其中一组能归还赢来的钱,并表示那是私人的钱并且已所剩不多了(几乎所有人都同意归还)。另一组人员则未被提以要求。最后,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以匿名方式表达是否喜欢这位研究员。

富兰克林的观点看上去并不符逻辑,能通得过这次实验吗?实验表明,他是对的。杰克和朗迪发现,那些被要求还钱的人对研究人员更具好感。

为什么?因为人们会调整自己的态度以和行为保持一致。当富兰克林的对手发现自己帮了这个讨厌的人时,他会想,“为什么我会帮这个不喜欢的人?也许他也没那么讨厌,也许他还是有些优点的。”

富兰克林的策略在其它场合也能发挥作用。比如,我们常常需要伙伴、邻居或同事的帮助,但因为某种原因,他们也许并不喜欢我们。所以我们不愿开口向这些人求助,害怕更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对是否开口求助犹豫再三,最终耽误了手头的急事儿。其实上面的实验告诉我们,这样的担忧完全没有必要。

向讨厌自己的人求助确实需要些勇气。但只要想想,既然这个人对你没有好感,那开口求助最坏的结果,还是没有好感。所以试着开口吧,你不会有什么损失。

什么时候提一点点小要求会得到长期满足?

“小的东西往往是好的”,发明这话的人可能也是弱小型的。不管是不是这样,他至少知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道理。

本书里,我们都在为大家讲解如何征得他人同意。但在有些场合中,了解为何人们会拒绝看似合理的要求也很重要,比如人们为什么拒绝向慈善机构捐款。

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开始了实验。在我们看来,支持慈善工作的人拒绝募捐是出于两个原因,第一,他们认为自己没能力捐一大笔钱;第二,他们认为一小笔钱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为了打消人们的这种顾虑,募捐者可以表示,即使是最小的捐款也是有用的。

为证实这个方法是否有效,助理人员挨家挨户的敲门,为美国癌症协会募集善款。在做了自我介绍后,助理问一组住户,“您愿意捐款吗?”在问到另一组住户时,助理又多说了一句,“哪怕是一美分也会有帮助。”

实验表明,这枚小小的铜锌化合物在说服力上的价值堪比金子。后一组住户的捐款同意率比前一组高出一倍(50%对28.6%)。

实验告诉我们在寻求他人帮助时,要求越小越能获得他人同意。但像上面“哪怕是一美分也会有帮助”这样的话,会起到反效果吗?两组用户的同意率虽然存在一倍的差异,但后者的捐款额会不会比正常情况下少呢?为此,我们清点了募得的捐款,令人高兴的是,平均下来人均捐款没有什么差距。

这就是说,后一组用户中不仅捐款的人多,而且募得的捐款总数也多。在每组一百名住户中,后一组共捐了七十二美元,前一组则是四十四美元。

“一美分也会有帮助”的策略还能用在其它地方。要队友帮您做个项目时,可以说“帮我一小时也行。”对字迹潦草的同事可以说,“只要再工整一点就行了。”对忙碌的客户可以说,“只要说几句就好。”这样的尝试,未尝是一种抛砖引玉。

高价位起拍或低价位起拍,哪个更容易让顾客掏钱包?

怎样以竞拍的方式把商品和服务卖出最好的价钱?例如,怎么去卖小甜甜布莱尼嚼过的口香糖、蓝精灵爸爸的纪念盘,甚至是一个破激光教鞭?易趣网(Ebay)能给我们启发。

易趣网为世界各地的人们买卖商品及服务提供了一个网上平台。该公司于1995年在加州圣荷西成立,当时一位名叫彼埃尔?奥米迪亚(PierreOmidyar)的电脑程序员开了家咨询公司,当他想为这个名为EchoBay技术公司注册域名时,却发现echobay.com的域名早被一家采集金矿的公司捷足先登。不得已,他只能缩短公司名称,于是易趣网(ebay.com)诞生了。

第一件挂在易趣网上的商品,是奥米迪亚自己的破激光教鞭,最后以14.83美元成交。奥米迪亚很奇怪有人会买它,便询问买主到底知不知道激光教鞭是破的。买主回答说,“我就是爱收集破激光教鞭。”

2006年,易趣网的交易总额达到60亿美元。您能想得到的东西,上易趣都能买到,有时还有超乎您想象的商品出售。近几年,原始版的好莱坞标识及海峡隧道掘进机都放在易趣上拍卖过。一位亚利桑那州的人在易趣上成功卖掉了他获奖的空气吉他,尽管人们知道空气吉他其实什么都没有,但其最后还是以5.5美元的价格成交。

还有一位妻子,在发现做DJ的丈夫和女模特通过电波调情后,醋劲大发,把丈夫心爱的莲花Esprit跑车以50美分的价格在易趣出售,结果五分钟内就被人买走了。

很明显,易趣网以拍卖为主的经营模式非常成功。其实,很多公司都用网上投标的方式来保障交易和吸引卖主。网上拍卖和实体拍卖有内在的相同点,看别人怎样通过网络拍卖出好价钱,能教会我们怎样提高实体拍卖的水平。

吉莉安?古(GilllianKu)教授认为,商品底价越高,人们就会认为它的实际价值也越高,反之亦然。但同时,他们认为高底价并不一定能卖出高成交价,相反,低起拍价才能最终卖出好价钱,对此,吉莉安教授列出三个理由以说明原因:

第一,高底价会吓退部分购买者,低底价则会鼓励人们参与投标。

第二,低底价带来的浏量增加(表现为出价次数与投标人数),会让更多的人们出于从众心理来竞标这件商品。这就是说,当看见其他人对低底价的商品趋之若鹜时,人们就会认可该商品,认为它有购买价值,因此也会加入竞买的行列。

第三,投标者,特别是那些很早就出价的人,为了不浪费花在该商品上的时间与精力,很有可能会继续出高价直至买下商品。

以上说明,如果您要通过拍卖来出售商品或服务,把底价压低会带来更高的收益。不过要注意的是,让人们产生从众行为是这种方法的关键所在。若人们不易搜索到这件商品(如在易趣出售商品时,把品名打错了,那顾客就不能通过关键字搜索到该商品),那再低的底价都没有用。因此,低底价只有在竞标人数众多时才会带来高成交价,如果竞标者只有一人,那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虽然这种方法不会为您赚取大把外块购置公司摆设,也不能为您的古董收藏添砖加瓦,但至少在卖那个空气吉他时,您可以多赚点。要不,再来卖一次?

怎样才能不动声色的“自卖自夸”?

像大多数人一样,当您觉得自己知之甚多时,会想把这点告诉整个世界。但即使您能证明自己在某方面是权威,还是会面临一个尴尬:别人会认为你是为了赢得支持在自吹自擂。

这样一来,大家会开始讨厌你,更不会采纳你的建议。面对这个关于“自我推销”的问题,什么才是一个真正的内行会做的?

第一个建议是找支持者为自己宣传。这点是经所有公众人物,如演说家、作家及演员认同的。让支持者向公众宣传您的权威,对说服人们采纳您的意见有很好效果,不过得防止过分吹嘘带来的弊端。最好能找个真心为您说话的人,真正喜欢您的人,会自愿告诉大家您的优秀业绩,您为公共利益出发的所作所为。当然,如果找不到这样的人,还可以花钱请一个。

但人们会不会认为,别人之所以为你说话,是因为你付了钱给他?请放心,那是不会的,因为人们通常较少用情境归因(例如金钱的诱惑)来解释他人行为,心理学家称这种判断偏见为基本归因误差(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

杰弗里?菲佛(JeffreyPfeffer)教授与我们共同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人们用基本归因误差看待他人行为是确有存在的,这正说明了通过第三方来肯定您的能力,对大众具有说服力。

在实验中,我们要求人们假设自己是出版社总编辑,正在对一位著名作家的作品进行审核。我们让他们读部分文章前言,其中一组读的是其代理人转述的作家生平成就,另一组读的则是作家自己描述的成就。结果证实了我们的观点,前面一组比后一组更看好该作家各方面的能力,也更喜欢该作家。

实验证实,让合适的第三方为您说话,对树立您的权威形象很有效用(事实上,第三方还能为您洽谈合同条款与报酬)。我们还建议,在为不熟悉的听众做讲演时,最好能通过他人之口把您介绍给听众。最好的方法是准备一份自我生平,不需要多详细,但要包括您的背景、受过的培训或教育,这会让听众明白为什么您有资格站在讲台上,或许生平介绍里还可以加上取得的成就。

我们的一位研究人员曾和某房地产代理机构一起工作过,它用我们的方法提高了说服效率。该公司分有房屋销售部和租赁部。接线员负责把客户的电话转接到相关部门,他们说的是,“您是找租赁部。我会把您的电话转给萨拉。”或“您找的是销售部。我会把您转给彼特。”

在听取了我们的建议后,接线生为顾客转接电话时加上了负责人的资质说明,想找租房的顾客被告知,“您找的是租赁部。那您应该和萨拉谈,她对这附近的租赁业务已有十五年的经验了。我马上为您转接。”同样的,接线员告诉想卖房的客户,“我会为您转接彼特,他是销售部经理,在这行已经工作二十年了。最近他还卖了一套和您情况差不多的房子。”

接线员用语的改变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接线员所说的都是事实。萨拉确有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彼特工作也确实出色。但如果是萨拉或彼特自己告诉客户,客户很可能会以是他们是在吹嘘,因此会减少可信度。二,引荐人与萨拉和彼特是否有工作关系、是否会从引荐词中受益,对说服顾客并无影响。三,结果显示,萨拉与彼特接到的业务数和之前比有明显提高。四,说服成本近乎于零,不用过多培训,办公室里每个人基本都知道专业知识,都有行业经验。确实是每个人都知道,当然,除了最重要的人——客户。

但如果让第三方为您说话的方法不切实际,还有其它不用说出来也能展示能力的方法吗?

当然有了。举个例子,一些助理医师曾向我们寻求帮助,他们表示病人不愿按要求进行健康锻炼。不管怎么强调锻炼的重要性,病人就是不愿听他们的。当我们去检查室查看时,十分吃惊的发现,检查室墙上一片空白,整个房间什么证书也没有。于是我们建议他们放些证书在显眼的地方。不久,助理医师就表示病人愿意听他们的话了。

看了这个例子你学到什么了吗?把你的学历证明、奖状、证书拿给想说服的人看吧。你既然有这么多资质,干嘛不让它们帮你赢得别人的信任呢?!

成为房间里最耀眼的明星会带来哪些潜在的风险?

几杯酒下肚后,酒吧里的客人开始胡言乱语。“那个超模成名前和我约会过。”是的,也许吧。“我能打得过,只不过我不想弄伤了那个家伙。”呃……。“要不是有姆囊炎(拇趾与足间的关节外突畸形),我能进英格兰国家队。”没错!

1953年2月一个清冷的傍晚,两位绅士走进了剑桥“老鹰之家”酒吧,点了酒之后,他们对其他人说了个最大话的大话,“我们发现了生命的秘密。”

虽然这句话看上去既不可信又傲慢,但却是事实。那天早上,这两位绅士,詹姆士?华生(JamesWatson)和法兰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的确发现了生命的秘密:DNA双螺旋的结构。这是载有基因信息的生物成分。

在这项重大科学发现五十周年庆典时,华生接受了相关采访,采访的焦点是为何是他和克里克先发现了DNA的结构,而不是其他名声更响的科学家。

对上述问题,华生首先列出了几点意料之中的理由:他和克里克对要攻克的关键点有共同的认识;他们对研究充满热情,并且一心一意扑在课题上;他们愿意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寻找解决方法。最后,华生还补充了一点让人不解的理由,他表示,克里克和他能先其他人发现DNA的结构,是因为他俩不是这个课题上最有权威的科学家。

再说一遍?难道事实真像华生认为的那样,权威会是阻碍成功的最大障碍?做个聪明的权威人士会有什么坏处吗?

其实,华生的观点正是很多领导人欠缺的认识,他们大多因此栽跟头。我们认为,不论你是什么项目的负责人,是广告语的主要设计人员也好,是为家长教师协会募捐的发起人也好,即使消息灵通、经验丰富,能力也是团队里最强的,还是应和队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目标。否则,就只会是个有勇无谋的人。

帕特里克?劳夫林(PatrickLaughlin)等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点,一个相互合作的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队员之间各做各要强得多,而且即使是团队里最能干的人,要想靠闷头单干而遥遥领先,也是不可能的。

然而,遗憾的是,领导们通常自视甚高,他们认为无论是经验,还是能力和智慧,自己都不在队员之下,因此不屑得到他人的帮助。

劳夫林的实验为我们表明,为何“一个诸葛亮会败给三个臭皮匠。”

首先,单个的人,即使很能干,其知识面和看问题的视角也不会如团队那样面面俱到。多人思考问题的力度,是单个人没法相比的。我们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位同事的提点虽然没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却给了我们灵感。

其次,单干的人少了多管齐下的优势。不同任务下达给多个队员完成的速度,是一个人一项项做没法比的。

那么,全员参予之下会不会产生问题?

我们知道众口难调,考虑到这点,我们建议不要用多人表决的方式进行决策。也许根本就用不着队员们共同做决定,最后拿主意的,只要是领导者自己就行。领导要做的是招集众人之力进行团队合作,这样不仅会提升团队的能力,还能巩固队员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日后工作。

但这里还有个问题,队员们会不会因自己的决定未被采纳,伤了自尊心,也没了工作动力?

其实只要领导确实考虑了每个队员的意见,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也许鼓励团队合作并不能让你有华生那样的成就,但谁又知道,这会不会释放你和团队的最大潜能呢?

可以从领导者那里学到什么说服技巧?

除了要避免自视甚高外,您还要防止犯另一个类似的错误:被他人当作能力最好的人。这对飞机的机长来说,尤其值得注意。

1982年,佛罗里达航空公司的90次班机坠毁在波托马克河。坠机前,黑匣子记录下了机长和副驾驶的最后谈话,

副驾:趁还没起飞检查一下机翼上的冰吧。

机长:来不及了。一分钟内就会飞起来。

副驾:(做起飞前的器械操作)这不对吧,是不是?哦,这可不对。

机长:对的,没有错。

副驾:呃,也许没错。

(传来飞机升空失败的声响)

副驾:赖瑞,我们在下降!

机长:我知道。

(飞机坠毁声,机长、副驾和其它76名人员死亡)

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例子。处于领导地位的人,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职位与权威对周围人的影响。当机长犯明显错误时,机组人员表现出的纠正迟钝,我们称之为机长症候群。灾难调查组发现,很多空难都是因此发生的。

机长症侯群在航空业以外的地方也存在。研究人员对一组护士进行过实验,想看看主治医师的要求会不会让她们做出不符专业知识的判断。实验中,心理学家查尔斯?霍夫琳(CharlesHofling)装扮为医生,分别给医院二十二个护士站打了电话,要求护士们为某位病人注射二十毫克雌性激素。95%的护士都服从了指示,即使她们知道那种药不应该在医院使用,而且20毫克的量也比正常用量大了一倍。

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总结。他们表示,在医疗机构日常运营中,由医生、护士及药剂师共同达成最佳治疗意见是通常做法。但为单独的病人进行详细治疗时,只有一方的话最具权威。

从这点看,上面的护士放弃了自己正确的护理经验与专业知识,听从了医师的错误指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主治医师是治疗负责人,又具有权威,他有权力惩罚不服从的护士,况且医师掌握的医疗知识远远高于护士,这点也让护士有理由服从他们。综上所述,就不奇怪为何医护人员不愿挑战医师的治疗意见了。

为了在接受治疗时保护自己,也为了在公司做决策时更明智,领导者要充分了解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如果队员不能共同为团队出谋划策,不能把自己的意见表述给领导,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决策失误,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不管您是教练、职员,还是小老板,又或是跨国公司总裁,相互合作的团队关系,加上敢于有不同意见的队员,是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关键。作为领导者,您对他们表现出的谦虚无伤大雅。最后,请记住在跨进会议室、医院或机舱驾驶室前,先好好调整一下自我感觉。

为什么集体会议会导致一场灾难?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两个太空史上的悲剧: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飞船在返回地球时失事;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升空时爆炸。两艘飞船上的宇航员均在事故中遇难。前者的事故原因,是左侧机翼受损导致,而后者,则是由于燃料箱上O型封环的变形。虽然导致灾难的直接原因不同,但归根到底是出于同一个原因:宇航局人员的决策失误。这两场灾难告诉我们什么?怎样在工作中听取他人的不同意见?

为了解灾难形成的根本原因,先看看升空计划的负责人与哥伦比亚号灾难调查员的对话:

调查员:作为负责人,您是怎样获取不同意见的?

负责人:嗯,我听到意见后,会……

调查员:这样是说,您也有可能什么意见都没听到。那您用什么方法征求不同意见呢?

负责人:……(无话可说)。

哥伦比亚号项目的基层人员曾建议,用国防部间谍卫星拍摄的图片检查飞船哪些部位受损,但这条建议未被领导重视。挑战者号的工程师也发出过警告,他担心升空当天的低气温会让封环变形,该建议同样遭到忽视。为什么会这样?

通过对肯尼迪猪湾惨败、尼克松水门事件的分析,心理学家艾尔芬?詹尼斯(IrvingJanis)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理论,可以解释决策失误的原因,即由“团体迷思”(Groupthinking)导致。这个词最初是由记者威廉姆?怀特(WilliamH.Whyte)提出的,它是指在团体决策的过程中,队员更看重相互间的合作与认同,而不希望听取不同意见。

“团体迷思”的诱发因素通常有,对团体凝聚力的追求、对外界影响的排斥、独裁式的团队领导人。组织中的任何一层都可能存在这样的诱因,最后在为达成一致造成的压力下,团队会赞同领导者的意见。

此外,这样的团队会认为,团队间应该保持高度一致,任何团队以外的意见都不足取信,于是队员会对不同的意见进行筛选,防止它们扰乱领导的视听。“团体迷思”带来的后果是决策上的失误,表现为局限于几个方案的讨论,带有偏见的意见征询方式,对团体领导人的言听计从。

怎样避免“团体迷思”呢?团队应该对所有意见,特别是领导者的意见,展开讨论,大胆地提出质疑。聪明的领导者在表明自己的立场前,会先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他们才能听见队员的真正心声,而不是投其所好的话。

为了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领导者应该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打消大家被穿小鞋的顾虑,鼓励每个人都提意见。

此外,对已经达成的决策,可以针对有疑问的地方组织再次讨论。邀请团体外的专家参与讨论也是个好方法,因为他们会更客观的看待问题,这在团队缺少长远目光,当局者迷的时候更为适用。局外人会发现您所看不到的地方。

总之,多听听团队里“不”的声音,会增加客户对您的团队说“是”的几率。

魔鬼代言人和真正反对者谁更有说服力?

近四个世纪以来,罗马天主教正式追认新圣徒前,都要指定一名“魔鬼代言人”(Devil'sadvocate)负责列举圣徒候选人的缺点加以反对。候选人能否得到追封要看辩论结果。可以说,这种爱唱反调的辩论是尽责调查(duediligence)的一种,是为了通过“魔鬼”的反驳找出候选人的缺点,通报给主教以做追封参考。这样的决策模式可以了解到更多信息,听到不同立场的声音。

从事商业工作的人知道,“商业”与“圣徒”这两个词其实没什么联系。但是,魔鬼辩护者事实上能教给管理者们很多东西。团队对某个问题达成初步共识时,鼓励他们提出进一步的不同意见会令决策更正确。这可以避免“团体迷思”和“团体极化”,后者是指团体讨论使成员的决策倾向更为极端化。

心理学家认为,决策大同化的团体中只要有一个持不同意见的人,就能让团队多方位且深入的思考问题。遗憾的是直到现在,还没有研究表明到底什么样的反对者能胜任这个任务。是魔鬼代言人呢(也就是伪反对者)?还是真正的反对者?谁会为意见大同化的团队提高决策能力?

心理学教授查兰?奈米斯(CharlanNemeth)通过研究认为,和真正的反对者相比,魔鬼代言人提高团队决策能力的程度小得多。团队多数人认为,真反对者不论是立场,还是所持的异议,都比伪反对者更有原则性,因此也就更看重真反对者的意见。伪反对者的观点,则让人觉得是为了反驳而反驳。所以,当团队里有个真反对者提出异议时,其他队员会更认真的考虑他的意见,考虑他反对的原因,从而更全面的探讨方案。

那是不是说魔鬼辩护士已经没什么用了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宣布,天主教教庭不再有“魔鬼代言人”这个职位。然而,有证据证明“魔鬼辩护士”是可以加强团队对最初立场的信心的。因为团队即使否定了“魔鬼代言人”的意见,也会认为这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因而更坚信最初的决定。这种否决并不是说“魔鬼代言人”的意见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它起码还能促使团队考虑不同方案,当然,前提是这个团队是欢迎不同意见的。

总之,提高决策正确性的最好的方法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鼓励队员大胆对主流意见提出异议。这能为棘手的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还能提高员工士气(只要队员是出于工作需要,而不是私心提出异议),为决策带来最大收益。

如果所做决策的影响面广泛,且影响力久远,就更需要找一个真正的反对者加入讨论。真正有见地的反对者,能让团队避免把决策带上歧途。为了决策正确性着想的异议,比为反对而反对,更会让团队受益,能让我们做出最佳决定。

为何正面教材有时不如反面教材?

力量、勇气、决心、承诺、无私,有些人可能会说,根据消防员在工作内外的表现,他们理应成为我们行为的楷模。当然,救人性命与把小猫从树上送到安全地带也许不属于您的工作范畴,但如果您想成为自己的英雄,消防员的培训课程一定能帮得上忙。

什么样的培训能减少工作中的错误判断,是用犯错的负面例子来进行培训好,还是用做出正确决定的正面案例?温迪?乔恩(WendyJoung)教授对此进行了研究。温迪认为,前者的培训效果更好,主要是因为负面的案例更引人注意,也更令人印象深刻。

对此,温迪想找些人参加实验以证实上面的假设。这些人在工作中做的决定必须是性命攸关的、任何行差踏错都会带来严重后果。所以,实验对象被定为消防员。温迪把消防员分为两组,分别通过不同的个案对他们进行了培训。其中一组进行的是“引以为戒”式的培训,即以现实生活中消防员犯的错误警醒他们;另一组接受的则是以正面案例为教材的培训,即消防员判断准确的案例。在分析结果时,温迪证实前者的培训效果更为理想。

培训的成功在于能影响他人行为,如果您是想增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力,那本实验对您可是有启发的。很多公司在作培训时,都侧重于教员工怎样做正确判断,其实适当穿插些判断失误的例子,告诉人们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对培训是有好处的。因此,对反面的个案、录像、图示或个人证言做分析后,最好再安排大家讨论,找出杜绝类似错误的方法。

当然,并不是说反面教材的主角一定要现身说法,他们可以以匿名的方法出现在培训中。你会发现,凡是经验丰富、受人尊重的员工,都很乐意把他们的艰辛历程拿出来与人分享。

这种培训方法还可以用在公司以外的其它地方。老师、教练、父母,任何需要教导他人的人都能用。例如,在告戒孩子不要和陌生人接触时,可以告诉他们某位小朋友被陌生人骗了的例子。通过让孩子了解怎样才能不被陌生人欺骗,他们会知道以后如何应对这类事情。

怎样能化劣势为优势?

大约五十年前,恒美DDB广告公司接了一个很棘手的策划案:

为一种德国产的小型汽车打入美国市场。要知道,这之前美国人偏爱的都是大型的国内产汽车。然而,在广告播出后的短短时间内,那种德国产小汽车——大众旗下的甲壳虫,就摆脱了原来滑稽可笑的形象,一举成为了畅销车型。甲壳虫的成功大部分是依靠DDB公司优秀的广告策划。令人惊奇的是该广告策划的着手点:他们没有强调汽车的优点,如经济便宜或油耗小;相反地,他们把汽车的缺点暴露给消费者。为什么?

毫无疑问,这个广告打破了当时业内的常规做法。它直接告诉消费者,甲壳虫车不符合当时美国人对汽车的审美观。广告语是这样的,“丑只是表面的,它能丑得更久。”不难想象为何这样的广告语会吸引注意力,并受到大家欢迎。但这就能说明甲壳虫日后的畅销不衰吗?为什么这样的广告能卖掉如此多的甲壳虫?

因为提及商品一个小小的缺点能增加广告的可信度。接下来说到商品优点时,比如甲壳虫的经济实惠与节油,人们就更会相信所言属实了。

世界第二大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公司的座佑铭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安飞士,我们现在排第二,但我们在努力。(当你不是最好时,你必须努力)。”还有其它例子,如李斯德霖漱口水的广告:这种味道让你一天恨三次;还有欧莱雅,“我们不便宜,但你值得拥有。”

除了广告策划以外,还有很多成功运用该策略的案例。吉普?威廉姆斯(KipWilliams)做过研究,他发现,如果某方的律师向陪审团自暴案件不利点,而不是由对方律师揭露,陪审团则会认为该律师可信度高,最后做出的判决也更有利于他。

此外,想找工作的人也应注意,如果您的履历里全是优点,那您得到面试的机率就会变小;相反,那些勇于揭短的简历主人,获得面试的机会要高得多。

这种说服策略还能用在其它地方。当您的客户想对汽车进行试驾时,最好先告诉他这辆车的缺点,特别是客户不愿自己发现的那些缺点(如汽车后备箱的灯会闪,汽车不是很省油),这会增加他对您和汽车的信心。

谈判桌上也能用到这样的策略。如果您的判断优势不高,但又希望对方能信任您,最好的方法是自己提出不足,而不是等他们从您口中挖出来。销售方面也是如此,如果您向某公司推销彩色复印机,但您的复印机在进纸张数上不如对手的产品,为了取得客户的信任,最好自己说出这个缺点。因为这样客户才更相信稍后谈到的机器优点。

值得注意的是,该策略的运用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产品的缺点要瑕不掩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这样的公司座佑铭,“虽然我们在JDPower&Associates调查中位列最差,但只要赢了那场人命官司,我们就会开始努力前进”。(注:JDPower&Associates是一家全球性的市场资讯公司。)

什么样的缺陷能打开人们的钱袋?

十七世纪的法国作家罗时夫科尔德(FrancoisdelaRochefoucauld)曾说过,“主动承认自己的小缺点,是为了让他人相信我们没有大缺点。”看来,他早就预测到了甲壳虫广告的成功。当广告巧妙地处理了甲壳虫车的不足之处时,留给我们的还有一个未解的疑惑:要选择什么样的小缺点来承认?

研究人员葛德?伯纳(GerdBohner)表示,为使这种带有两面性的说服策略更有效,在坦白缺点时,应用有中和作用的优点来补充。伯纳为一家餐馆设计了三种广告:第一种只宣传优点,如餐馆舒适的就餐环境;第二种在宣传优点的同时,加上毫不相关的缺点,如除了表示就餐环境舒适外,还指出该餐馆没有专用的停车场;第三种则在描述缺点后,再找出与缺点有联系的优势。如,虽然餐馆很小,但却很舒适。

结果,看了第三种广告的人自然而然把劣势和优势联想在一起(地方虽然小,但也正因为小,才会舒适)。虽然后两种广告都讲述了餐馆的优缺点,也都增加了顾客对餐馆的信任度,但最后一种广告让顾客对餐馆的评度最高。

研究表明,如果您只是想提高他人对您的信任度,那揭什么样的短都没错。但如果您还想提高他人对你们所谈之物的评价,如某个餐馆、商品或证明,那就要确保你请出的每朵乌云旁,都有一缕阳光与之相伴。

举个真实发生的例子:1984年罗纳德?里根竞选连任,有人担心他年龄太大不能胜任。在与对手沃尔特?蒙代尔的辩论中,里根承认自己年事已高,但他指出,“我想你知道的是,我不会拿年纪来说事儿。正像我不会出于政治目的,说我的对手年纪太轻,缺少经验一样。”蒙代尔听后报之一笑。

当然,在后来面对美总统竞选史上最大一次惨败时,蒙代尔可没能笑出来。

这样的策略也适用于销售。例如,您向新客户推销公司的新产品,和竞争对手相比,您的新产品有很多优点,就是价格比客户原来用的要高出20%。但您的产品在耐用性与维修成本上都占有优势,而且效率高,占地面积小。

根据上面我们所学的策略,在向客户坦白了产品价格较高这一事实后,您应补充说明能抵消其高价劣势的产品优点,而不是其它无关的优点。如,“虽然我们的产品价格高出20%,但它使用寿命长,维修成本也低,这完全能抵消高出的价格”——这样的补充更能说服客户考虑您的产品。但如果您说的是,“虽然我们的产品价格会高出20%,但是它效率高,占地面积也小”,那说服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所以,请您记住坦白缺点的同时,要补充一项能抵消其影响的优点。正如命运给我们一块柠檬,我们就应该榨杯柠檬汁,而不是苹果汁一样。

何时才是承认错误的最好时机?

2007年2月,总部位于纽约的捷蓝航空公司让数千名旅客滞留机场,原因是其低估了美国东北部严寒对航班的影响。除了捷蓝外,其它航空公司都做出了正确预警,取消了会受暴风雪影响的航班。捷蓝公司则向旅客保证它们的航班会如期起飞。但暴风雪并未因他们的承诺停止,因此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航班延误造成严重后果后,捷蓝公司需要给公众一个交待:让谁承担责任?是天气恶劣的外部因素,还是公司内部决策的失职?捷蓝选择了后者,他们承认是公司内部原因造成了旅客的不便。承认错误是需要勇气和谦卑之心的,这就是为何鲜有公司或个人会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那么,捷蓝公司与众不同的回应能否得到社会影响力理论的支持?

费欧娜?李(FionaLee)教授认为,勇于承认错误在己的公司,不仅会使公众形象得到提高,也能赚得更多利润。他们还表示,承认是内部错误,也就是承认错误是可以受控制的,那么外界就会认为局面已得到控制,并且相信该公司已经有了整改计划。

为证实这些观点,李教授做了一个小实验。参与实验的人员分别要读两份虚构的公司年报,年报内容是检讨上一年度业绩不佳的原因。其中一份把责任归咎于内部因素(也就是可抗力因素):

虚构年报A

今年营业额意外下滑是因为上一年度我们决策的失误。开分公司和向国际市场推广新药品的错误决定,导致公司业绩不佳。作为管理层,我们没有充分考虑到会产生的不利局面,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因素。

另一份年报把责任归于外部因素(也就是不可抗力因素):

虚构年报B

今年销售业绩的下滑是国内与国际经济环境恶劣造成的,同时阻碍销售状况的还有激烈的国际竞争。这些不利的市场条件致使利润倒退,造成新药物上市困难。此外,相关法律的变更也影响了销售业绩,这都是我们没法控制的。

结果,读了A年报的人对该公司的评价,比读B年报的人对该公司的评价要积极得多。

然而,研究人员并没有就此盖棺定论,他们把目光转向了真实存在的素材。他们花了21年,从14家公司收集到上百份类似的年报。他们发现,和把错误归咎于外部因素的公司相比,把失误归咎于内部责任的公司,下一年度的股票价格上升幅度更高。既然勇于承认错误是对的,对公司也有好处,那为何人们很少愿意这么做呢?

通常,如果错误导致的损失严重,或让人羞于承认,那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会找其他人或外部原因来做替罪羊,转移人们的视线以掩盖问题根结。其实,这么做会为我们带来两个大麻烦,第一,很难使外界相信,问题产生的后果已在我们控制之中;此外,外界还会认为我们没有整改能力。第二,即使我们暂时转移了公众对问题根源的追究,但时间一长,问题还是会暴露出来,这时我们的错误不仅会被放大,公众还会认为我们在故意隐瞒真相。

不仅对公司是这样,对个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您发现自己犯了错,最好先大胆承认,接着再出整改措施,表明您能控制局面并改正错误。这么做不仅能证明自己的能力,还能增加别人对你的信任。

总之,如果您正面临责任追究问题,撇开内部原因不说,光找替罪羊的做法,会让你注定是个失败者。

何时服务器的瘫痪反而给创造了良机?

我们知道,电脑一旦出了故障,工作基本也就瘫痪了。然而近期有研究表明,某些电脑故障与其说是毁了您的工作,倒不如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查尔斯?纳奎因(CharlesNaquin)和特瑞?克兹伯格(TerriKurtzberg)认为,如果公司找出事故原因在机械,而不是由人为因素造成,此时客户和公众就不会太责怪他们。为证实这样的观点,研究者让学生们阅读了一则他们虚构的新闻。

新闻是根据当年芝加哥交通局两列市郊火车相撞的事故改编,这起事故造成几十人受伤,还引起了更大的混乱。其中一组学生被告知事故的起因是机械故障,由于电脑系统出错,导致刹车失灵。另一组学生则被告知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列车员在该停车时错发了前进的指令。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前一组学生事后并没有过多怪罪芝加哥交通局。

另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用大学校园内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事故的后果是这样的,用户只能往校园的内部邮箱里发邮件,这样的状况维持了一整天。对此,研究人员向工商管理硕士征询意见:在他们眼里,负责网络维护的信息支持部(OIT)应该为事故负多大责任。在要求回答前,其中一组学生被告知,“很可能是电脑故障造成系统瘫痪”;另一组则被告知,“很可能是人为因素造成系统瘫痪”。结果显示,当学生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不便时,他们不仅强烈指责了责任人,还建议对其重罚。

为什么?这说明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时,人们会考虑问题的可避免程度;人为事故在人们看来是能避免的,因为人类可以对行为进行控制。

正如前一章中讨论过的,大多数人出于本能会去隐瞒自己的错误,尤其是会让客户或同事有不好印象的错误。但正是这种逃避,会让他人认为事故是因人而起,并且是可以避免的。虽然我们鼓励大家勇于承认自身错误,但如果确实是机械故障出错,而非人为因素造成,那您一定要向公众说清楚。

此外,记住一定要告诉大家故障的原因已查明,这意味着您会更好的控制情况,不会有下一次事故发生。

如今,机械故障引起的麻烦越来越多。据估计,每个英国人每年因交通机械故障浪费掉的时间有18小时,也就是说,他们一生中有55天因机械故障什么也做不成。任何形式的耽搁都令人不快,不知原因的耽搁更让人愤怒。因此,在机械故障造成大家不便,而您又欠大家一个交待时,请不要犹豫,赶快告诉大家事故的真相。这种做法对您有两点好处:第一,能向大家表明您能提供帮助,您能掌控一切,您是站在顾客一边的;第二,表明您明白问题所在,并且今后能更好的控制一切。

相似之处如何制造与众不同?

1993年夏天,密西西比河发生洪涝,包括伊利诺伊州昆西市在内的中西部几大城市受到洪水威胁。面对灾难,昆西市数百名市民夜以继日的铸起沙袋墙,保护自己的家园。尽管如此,形势仍不容乐观。食物供给越来越少,疲惫、悲观的情绪在人群中弥漫,更糟的是,河水还在不断上涨。但当得知马萨诸塞的一个小镇为他们捐献物资,并且已经送上路后,居民们的心情刹时变得明朗起来。

是什么让与受灾地相隔1000多英里的小镇慷慨解囊?为什么这个小镇选择了昆西做为帮助对象,而不是其它城市?

大量实验表明,人们倾向模仿与自己相像的人的行为,如具有相同价值观,相同信念,相同年龄,相同性别的人。上面两个城镇之间看似不相关的联系其实有着微妙的影响力,就是因为这点微妙的联系——相同的镇名:一个是马萨诸塞州的昆西镇,一个是伊利诺伊的昆西市,促使一方慷慨相助。

怎么解释这种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会积极对待与自己有微妙联系的事物,如与自己名字相同的人或事。这种观念已经在各方面得到了证实。例如,有证据显示,当陌生人与自己生日相同时,我们更容易去认同他。

兰迪?加纳(RandyGarner)教授为此做过一个实验。他发放调查卷给一组完全陌生的人,要求他们填写完毕后寄回。调查卷发起人的署名要么和接受调查的人类似,要么完全不相干,如:名叫罗伯特?格里尔的人收到的是以鲍伯?格里尔署名的调查卷,辛西娅?庄斯顿收到的则是辛西娅?约翰逊署名的调查卷;同时我们借用了五分之一助理的名字,作为不相关署名。

调查结果显示,名字类似那组的调查完成率,比另一组高出一倍(56%对30%)。这只是实验的第一环节,接下来研究人员对完成调查的人再次询问,是什么让他们寄回调查卷。这时,只有一半的人寄回了答案,而且没有人认为是名字影响了他们的行为。但以上实验证明,微妙的相同之处确实会左右人们的选择。

研究还发现,如果销售员与客户有某些共同点,如名字、信仰、籍贯或母校,那么客户就更容易接受这位销售的意见。找出共同点也是解决同事之间不良竞争的好开始,邻里关系也如此。

当然,我们不是让您为达到目的故意制造共同点。我们是建议,如果您确实与他人有共同之处,就请说出来,这会令您之后提到的要求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何时名字会成为您游戏的筹码?

根据英国同名喜剧改编的美国连续剧《办公室》中有这样的一集:

分公司经理迈克尔?斯科特发现德怀特-舒特,一位善于溜须拍马的下属,背着他向上层打报告,要求顶替迈克尔的经理职位。为了找借口离开办公室去打报告,德怀特骗迈克尔说自己去装牙冠。后来迈克尔问他装上牙冠感觉怎样,这时的德怀特并不知道迈克尔已了解事实真相,于是编了下面这段谎话:

迈克尔:嗨,我以为装了牙冠后得有几小时吃不了东西。

德怀特:[嘴里嚼着糖]……他们有一种快干型的粘合物。

迈克尔:哦?丹提斯特(“牙医Dentist”的英语谐音)蛮不错嘛。

德怀特:嗯,是的。

迈克尔:他叫什么?

德怀特:[想了半天]克莱提斯特(原文是Crentist)。

迈克尔:你的丹提斯特叫克莱提斯特?

德怀特:没错。

迈克尔:呃……,和牙医这个名称倒很贴切。

德怀特:他就是因为这个才当牙医的。

也许德怀特对克莱提斯特成为牙医的解释很荒谬,但却并非无稽之谈,据最新研究显示,德怀特的说法是能找到事实根据的。前一章我们讨论过,有着相似之处的人更易得到彼此的认同,比如有相似的名字。但名字能左右我们做出影响一生的决定吗,比如我们对职业,对居住地的选择?

心理学家布雷特?佩勒姆(BrettPelham)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名字间的微妙关联足以影响我们的一生。研究人员表示,这就是为何苏茜(Susie)会以在海滩上卖贝壳为业(海滩与贝壳的英语说法分别是seashore和seashell,这与Susie的名字很相似);彼特?派普(PeterPiper)会从事与腌胡椒有关的工作(腌胡椒英文为pickledpepper,与彼特名字相似)。从中看出,人们应该更易从事与自己名字相似的职业。

为证实这点,佩勒姆找了些与牙医英文名Dentist相近的人名,如Dennis(丹尼斯)。据统计,Dennis在美国男性常用名中排第四十,Jerry(杰瑞)和Walter(沃尔特)分别排第三十九和第四十一。了解这些信息后,佩勒姆查看了美牙医协会的电话名录,对叫以上三个名字的牙医数量进行统计。如果名字对从事的职业没有任何影响,那叫这三个名字的牙医数量应该相差无几。

但结果并不是这样。电话名录显示,叫Walter的牙医有257人,叫Jerry的有270人,而叫Dennis的有482人,这就是说牙医叫Dennis的可能性高达82%。看来,名字与职业之间的关联远远超乎人们的预料。同样,名叫Geo的人(或George、Geoffrey)更会从事地球科学方面的工作(地球科学英文为Geoscience,与人名相近)。

其实,就连名字的首字母都能影响到您的职业选择。例如,五金店老板的名字多以“H”开头(五金店英文名为Hardwarestore),而不是R;盖屋顶的人(Roofer)多拥有以R开头的名字,而不是H。当然,如果你问他们,是不是因为名字以R开头才干的这行,人家肯定认为你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这种决策受相似性影响的例子在其它方面也能看到,如我们对居住地的选择。以下是佩勒姆教授的发现:

人们更易搬往与自己名字相似的城市居住。例如,叫弗罗伦斯(Florence)的人更会住在佛罗里达(Florida);叫刘易斯(Louise)的人更易搬往路易斯安那(Louisiana)。

人们的生日也会影响到对居住地的选择。例如,住在明尼苏达州TwoHarbors的人中(英语Two就是2),很多人的生日都在2月2日;而蒙大拿州ThreeForks的居民中(Three表示3),很多人都出生在3月3日。

人们还容易根据自己的名字来选择居住在哪条街。叫华盛顿的人比叫杰弗逊的人更容易居住在华盛顿街。 

人们选择结婚对象时,也更倾向于选择和自己名字相似的人。其它条件相当的情况下,第一次见面的Eric(艾瑞克)、Erica(艾瑞卡)、Charles(查尔斯)和Charlotte(夏洛特)四个人中,Erica爱上Eric的可能性比爱上Charles要大,Charlotte也更有可能爱上Charles而不是Eric。

受感情和直觉驱使,人们更喜欢与名字前缀字母相同的产品。所以名叫Arielle的人可能会更喜欢吃Aero巧克力棒,叫Larry的人喜欢的则是LionBar(也是一种巧克力棒)。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如果产品的市场定位比较分散,在为产品命名时,只要不用生僻字母做开头即可,如:Z、X、Q。但如果项目和产品有明确的目标人群,您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人们的本能反应了,最好是起一个能与客户名字有联系的产品或项目名。具体说,就是以客户的名字或首字母作为产品命名的依据。例如,您想向Pepsi(百事公司)推荐您的企划案,那最好就叫百事企划案(PepsiProposal)或彼特森计划(PetersonPlan)之类。只要产品确实是有某个集中的定位,我们保证该策略一定会奏效,同时还能节省花费。

此外,如果您的孩子不爱读书,去为他们找本名字相似的读物试试(假如孩子叫哈罗德或哈丽雅特,就给他们看《哈里?波特》),也许您的孩子从此就会喜欢上读书了。同样,如果克雷格(Craig)或克莉斯多(Crystal)非常怕看牙医,那你就去翻翻电话本吧,说不定真能找到一个叫克莱提斯特(Crentist)的牙医……

我们能从侍应生身上学到什么?

从与客户共进午餐,到与朋友和家人联络感情,餐馆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虽然与进餐对象的交流可以令您收获颇多,但还有一个人也能让您在就餐时学到东西,那个人整天都在研究如何赚更多外快,但却鲜有人去请教他们如何赚外快。

这个人就是餐馆侍应生,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如何增强说服力。例如,许多侍应生发现,如果客人点餐时每说一句话,他们能立刻重复一遍,那客人给的小费就会多不少。

然而,多数食客都有这样的经历,点餐完毕后,侍应生要么淡淡地应一句“好的”,要么干脆什么都不说就走了。显然,和他们相比,人们更喜欢积极点、会重复订单的侍应生,因为后者不会让人们担心自己点的奶酪三明治,送来时却变成了炸鸡汉堡。

瑞克?冯?巴伦(Rickvanbaaren)教授曾做过实验,发现只要侍应生能逐句复述客人的点餐,就能收到更多小费。不用多加解释,不用点头示意,不用说“好的”,只要复述一遍,就能创收!据一项调查显示,按上述方法复述客人点餐要求的侍应生,收到的小费比平时高出70%。

为什么模仿他人行为就能得到慷慨对待?也许这和我们潜意识里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有关。事实上,谭雅?查坦德(Tanyachartrand)和约翰?巴奇(johnbargh)教授认为,模仿他人行为能增进情感,并能巩固当事双方的关系。某个实验中,研究者安排两名人员做简短的接触。其中一人是研究助理,她要对另一人的行为照葫芦画瓢:如果另一人双臂交叉地坐着,还不时用脚轻敲地面,研究助理也要完全照抄。同时,另一套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助理不必模仿对方行为。

结果显示,实验对象更喜欢模仿自己行为的助理,并且认为与她的接触很愉快。同样,复述客人菜单的侍应生,也是由于喜欢原则(LikingPrinciple)得到更多小费的。所谓喜欢原则,就是指我们愿意帮自己喜欢的人,同时也愿意赞同他们的意见。

研究人员威廉姆?麦达克斯(williammaddux)为验证该原则在另一个不同领域——‘谈判’中的效用,做了一系列实验。他们认为谈判中的行为模仿不仅能让模仿者受益,对被模仿者也有好处。

某个实验中,研究者要求工商管理硕士对谈判一方进行模仿(如果一方背靠在椅子上,他也要做出相同动作);另一组则不要求做出模仿行为。结果显示,前一组的谈判成功率高达67%,后一组只有可怜的12.5%。实验的其它数据还表明,模仿行为会增加信任感,而信任感会促使一方愿意披露细节,从而打破僵局,实现双赢。

或许您还有这样的经历:在和队员开会或与人谈判时,您发现自己和对方摆出了一样的动作。意识到这点后,多数人马上会调整为不同的姿势,因为他们觉得两人姿势相似令人不自在。但上面的实验告诉我们,行为相似能让双方受益,至少让您的成功不是以牺牲旁人为代价。

行为模仿在其它场合也同样有效。假设您在销售或客服部工作,不管客户对您表达的是问题,还是投诉或订单意愿(如:您是说您想先订十单,等到五月份可能还会再订二十单),您都可以通过复述他的话增加认同感。

前不久,我们曾应邀对某客服中心的电话录音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一些客服显然没有意识到复述他人意思的重要性。有一条电话录音是这样的:一位愤怒的顾客打进电话要求接经理,她对该公司的不守信十分生气。下面是客服与她的谈话,

“很抱歉让您苦恼了。”客服接线生回答。

“我不是苦恼,我是生气。”顾客提高了音量。

“是的,我能听出来您很烦恼。”

这次顾客大声嚷到:“烦恼?是烦恼吗?我不烦恼,我是生气!”

谈话很快上升为一场为表达意图而进行的争论,顾客为客服不承认她生气这一事实愤怒无比。其实,客服只要简单复述顾客的话,就不会弄成此番局面。

“很抱歉让您生气了。我们能为您做什么吗?”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更好方式。如果我们希望与他人的关系能更融洽,也可以引此为鉴。

这篇文章有何启发呢?通过观察餐馆侍应生与顾客的相处之道,我们能学到很多。人们说模仿是最高形式的夸奖,但这篇文章也告诉我们,模仿是说服他人的最好方法之一。

什么样的笑容能让全世界都以笑回应?

俗话说,不喜欢笑就别做生意。看来,人们都知道服务时面带微笑很重要。但是,我们笑了,对方也会笑吗?您的笑会感染对方吗?

阿丽西娅?格兰迪(AliciaGrandey)教授认为,不是所有的笑都能让顾客满意。据调查显示,人们能区分发自内心的笑与虚情假意的笑,而研究人员认为,前者更能令顾客满意。

为验证这一想法,研究者让参与实验的人员观看了一些录像,内容是顾客与宾馆前台间的对话。实验中,观众假设自己是那名前来投宿的顾客,对前台的服务打分。但观众不知道的是,前台与顾客都是由演员扮演的。录像的台词虽然一样,但研究人员让女前台用不同的方式表现。

一组实验中,女前台的笑容是由内而发的,她的最终目的是要让顾客满意;另一组实验中,前台的表现则是强颜欢笑。此外,研究者还要求前台以高低两种服务水准来完成演出。

结果很明显:实验对象对服务水准高的前台更为满意。另一项发现是,如果服务水平低,即使笑容真诚,顾客满意度也没有多大提高。但当服务水准都高时,实验对象表示,展现真诚笑容的前台比强颜欢笑的前台更让他们满意。

研究人员还在另一个真实场景中进行了实验。他们随意问了些餐馆的顾客,让他们评价侍应生的服务满意度。此外,顾客还要辨认侍应生笑容的真诚度。和前一个实验一样,顾客认为那些笑容真诚的侍应生更让他们满意。

以上的结果表明,“如果你笑了,其他人也会对你笑”这句古语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如果您的笑是假装的,对方也会冲你皱眉。那我们怎样才能,同时也让别人产生发自肺腑的笑呢?

对服务行业的管理者来说,可以办一个情绪培训班,帮助员工更好地调整及控制心情。毕竟,如果员工不开心,做出的笑容也是牵强的,这会让顾客觉得服务很差劲。然而,这样的情绪培训班往往既费钱又费时。

幸好,还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按本杰明?福兰克林的建议,“找别人的优点。”多数人总把目光盯在别人的缺点上。如果我们能多找找他人的优点,就能增加彼此间的好感,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这种方法在和上司打交道时也适用。比如,有个朋友和她老板关系恶劣,他们很少对视彼此,撇开工作关系不谈,这个朋友真的非常讨厌她的老板。不过一天,她决定按福兰克林的建议试试。她发现,即使这个老板在办公室里非善类,但在顾家这点上,他还是值得赞赏的。

此后,她对老板这个优点多多放大,不久后她对老板开始有好感了。某天,她十分真诚的告诉老板,自己很欣赏他顾家这个优点。让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老板向她透露了一些非常有用的信息,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是什么让人们收集纪念性茶巾?

2005年4月2日晚,梵蒂冈天主教教皇约翰?保罗二世(JohnPaulII)与世长辞。消息一经宣布,就发生了件让人无法解释的怪事:大批群众涌向商店,把咖啡杯和银勺之类的纪念品抢购一空。如果说纪念品上印有保罗二世的头像,购买它是为纪念这位罗马天主教教宗,那这样的行为还情有可原。但事实并非如此。

更甚的是,这些疯狂的抢购并不是发生在梵蒂冈、罗马或是意大利,而是在几千英里外的地方。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教皇的逝世与这次奇怪的抢购有关。

约翰?保罗二世一生成就显赫,从对抗消费主义到反对堕胎,他带给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难道他的影响力还触及到咖啡杯?

准确来说,这些咖啡杯和英国皇室有关,是为了纪念英国王子查尔斯与卡米拉的婚礼。这场婚礼原定于2005年4月8日星期五在温莎(Windsor)举行。其实,遭到抢购的不仅仅是咖啡杯,茶具、银汤匙、茶巾、鼠标垫和钥匙圈也成为人们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这场抢购潮?

2005年4月4日,梵蒂冈宣布约翰?保罗二世的葬礼将于当周五举行,和英国皇室的婚礼在同一天。出于尊重,也为了能够参加已故教主的葬礼,查尔斯王子将婚期延后了一天,改为2005年4月9日。结果,温沙出售的纪念品上的婚礼日期都不正确了。但人们觉得这样的纪念品有升值潜力,便纷纷跑去购买。人们无一例外的认为这些纪念品日后会变为“珍藏版”,到时或许能在Ebay网上卖掉,或者卖给某个有兴趣的收藏家。

在人们眼中,错印的纪念品俨然成了提前盖销的黑便士(面值以便士计量,用黑色油墨印制的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即“黑便士”邮票。)邮票。而且纪念品遭抢购的消息一经流出,就有更多人加入了抢购风潮,商品很快销售一空。

准备在温沙报道皇室婚礼的记者见此情景很奇怪,难道这么多人都热衷纪念品收藏?他们拦下抱着大包小包纪念品的顾客询问,然而原因不是记者们想的那样,大多数的购买者并不爱好纪念品收藏。吸引他们购买的不是对杯子的需求,也不是杯子的质量,更不是因为它和皇室婚礼有关,让人们大量抢购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杯身上的婚礼日期印错了,而这点可能会让它日后值大价钱。

过去的五十年间,不断有心理学研究证实,物品的稀缺性和唯一性会提高其在人们眼中的价值。当人们得知某样东西很稀少,并且限时限量供应时,就越渴望拥有该物品。抢购的人群就是出于这种心理去的,他们错以为店主会扔掉大批错版纪念品。

其实这场婚礼在当时的皇室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令人讽刺的是,商店不久又进了日期正确的婚礼纪念品,然而,拥有错版纪念品的人已经比买正品的人还多了。曾一度被认为稀少的错版纪念品,事实上到处皆有,价值自然也就一般了。

然而,购买者中还是不乏有远见之人,那就是几天后又购买了正品的顾客。他们明白,全套的咖啡杯——错版加正版,才是最稀罕之物。

那么,以上案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说服力秘密?如果您是生意人,在向客户推销商品或服务时,应突出其独特性。用竞争对手不具备的特性来推销商品,是说服客户购买您产品的绝好方法。

同样,说服同事帮您完成某项企划时,也可以突出其珍贵性,比如,“这种锻炼的机会可不是经常有的。”这招用在家庭中也可,告诉家人您是难得抽空帮忙的,这会让他们更感激。只要实事求是地指出产品、服务、时间或帮助的稀缺性,人们就更会珍惜它并感谢你。

很多实验表明,稀缺性会影响我们的决定。日常生活中,稀缺原则的出现比比皆是。最近几年的圣诞大采购中,家长们挤破了头抢购存货不多的游戏手柄,这让“节日气氛”也变得难能可贵了。英国2000年时汽油紧缺引发了一系列的不理智行为,人们争相购买紧俏的汽油。此外,2003年2月,英国航空公司宣布,协和式飞机将永远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消息让协和停飞前的机票异常好卖。同年10月,当协和执行最后一次飞行任务时,数以千计若有所失的人们涌堵在高速上,只为观看过去三十年中每天都在上演的飞行。

稀缺原则还能增强消息的说服力。有研究显示,独家消息对人们来说更为珍贵,也更能说服人们。例如,阿姆拉姆?尼仕斯基(AmramKnishinsky)教授曾做过调查,当牛肉批发商得知天气原因导致澳洲牛肉紧俏时,他们会把订单加倍。这就是商品自身的稀缺性效应。后来,当购买者得知这属独家消息,不是什么人都能知道时(消息是真实可靠的),订单量更是翻了六倍。

以上实验告诉我们怎样更能说服他人,继而让他人接受我们的要求。如果您只是传达了消息,并未指出其独家性,那您就失去了一个说服他人的好机会。

损失能教会我们什么?

1985年4月23日,可口可乐公司做了一个不智之举,后被时代周刊称为“十年来的营销惨败”。

事情是这样的:可口可乐公司发现,很多人都喜欢百事略微带甜的口味,于是决定放弃其传统可乐配方,推出带甜味的“新可口可乐”。许多人一定还记得这天,某家报纸写到,“可口可乐公司没料到这个决定完全失策,它让消费者十分生气。”从班戈到布尔班克,从底特律到达莱斯,几千名传统可乐的拥护者愤起抵制“新可口可乐”,要求传统口味重新回到市场。

众多愤怒的人中,最显眼的要数是一名已退休的西雅图投资商——盖因?莫林斯(GayMullins)。他应势创办了“传统可乐爱好者协会”(OldColaDrinkersofAmerica),原先的无名小卒一时间变成了名人。协会的成员遍布各地,他们通过民间呼吁、司法途径及查找法律条文等手段,要求复苏传统可乐。

为此,莫林斯还设了电话专线,供市民宣泄不满和发表意见。莫林斯还向人们发放了数千枚“抗议新可口可乐”的钮扣和T恤。他甚至还对可口可乐公司提出集体诉讼,不过联邦法官并未接受。

不过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有人曾让莫林斯闭着眼睛品尝新老可乐,结果显示,连他自己都喜欢新口味,而且他也说不出新老可乐到底有何不同,不过显然,这不妨碍他继续为传统可乐奔走忙碌。

看来,莫林斯先生认为他失去的东西,远比他对新可乐的喜爱重要。尽管可口可乐公司后来做出让步,传统可乐又重新回到人们身边,但公司管理人员不明白的是,推陈出新的决策败在哪里。

当时的公司总裁唐纳德.基奥(DonaldKeough)谈到顾客对老配方的喜爱时说,“这是一个奇妙的美国之谜,一个可爱的美国之谜,它就像爱、尊严或爱国精神一样是无法衡量的。”

不过,我们并不赞同他的话。第一,如果您理解什么是稀缺原则,它为何会让人们在失去东西时伤感,你就不会认为这是个迷了。流行已久的传统型可口可乐,在人们看来,曾经是唾手可得的东西。

第二,可口可乐消费者的心理不但可以衡量,而且已经通过市场调研衡量到了。可口可乐公司做出不智之举前,它就已经明摆在那儿了。只不过,可口可乐未结合社会影响因素分析调研结果。

可口可乐公司在市场调研上从不吝啬,他们会花几百万美元来保证调研结果的准确。在向外界宣布放弃旧口味前,可口可乐公司花了4年时间,对25座城市的20万消费者做了详细调查。蒙眼品尝测试中,新老口味的受欢迎度为55%对45%。而当消费者知道哪瓶是新口味,哪瓶是老口味时,新口味的受欢迎度又提高了6个百分点。

既然这样,为何推出新产品的决策会遭到抵制?谜团恐怕只能用稀缺原则来解释:做品尝测试时,新可乐对人们来说是无法买到的东西,所以人们对得不到的东西表现出了喜爱。但当公司宣布用新配方替代老配方时,传统可乐就变为人们得不到的东西了,因此人们的喜爱之情有了转移。

这样来看,新口味的受欢迎度在后一个测试中得到提高是合理的。只不过可口可乐公司未正确理解那6%产生的原因。他们错以为这代表人们会对新口味趋之若鹜。

其实应该这么理解:当人们知道这个产品买不到时,就更会喜欢它。

传统可乐的下柜让人们丧失了固有的行为惯例,这比稀缺性还能影响人们的决定。社会科学证实,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损失与收益时,损失能让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这就是“损失厌恶(LossAversion)”,这一概念最初是由丹尼?克赫曼(DanielKahneman)与阿莫司?特沃斯基(AmosTversky)提出的,通常用来解释人们在投资、决策、谈判及说服过程中的行为。

“损失厌恶”心理会让投资新手早早卖出股票,只为保障已到手的利润。同样,它还促使赔本的投资者继续持仓观望,因为一旦卖出,就意味着赔本买卖噩梦成真了。因此多数人都不会在这一时刻清仓,这样的结果又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

“损失厌恶”的心理分析对销售也很重要。通常,商人和广告商会宣传产品的优势。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会告诉消费者购买商品能得到的好处。这样做的同时,却失去了一个说服别人购买的更好机会,就是用损失勾起他人的购买欲。按“损失厌恶”的观点看,“新产品促销打八折,别错失良机啊!”比“用八折的价格购买新产品!”更能让人掏腰包。前句话告诉顾客这种机会很难得: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以八折买的,机会失去可就没有啦。

同样,如果您要说服同事帮着做个项目,在表示做这个项目是个好锻炼机会时,还要让他知道如果不加入会失去什么。玛乔里?雪莱(MarjorieShelley)教授曾做过研究,发现在损失与收益可能性相同的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层会因惧怕损失而做出决策。例如,您有个点子,一经采用就能为部门每年节省10万英镑。那么在向经理推荐此做法时,最好告诉经理若不采用会损失10万英镑,这样会更有说服力。

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假扮电力公司员工做过调查,他们告诉一组用户,通过能源节约,每天能省50美分。另一组用户则被告知,如果不节约能源,每天将损失50美分。结果节约用电的住户中,后者比前者要多出三倍。看到了吧,这个案例中的损失与收益是一样的,但以损失作诱因的方法却增加了三倍的说服力。

最后要提醒注意的是,不要栽在“损失厌恶”的心理上。比如,一些狡猾的谈判家,甚至还有汽车商,会陪你耗到达成协议的最后一刻,到时他们扔出一句“爱要不要,不要拉倒”,因为他知道你是不愿意再徒步返回的,毕竟你不会想让所花的时间和努力白费(即无法收回的“沉淀成本”)。因此,如果您觉得销售商在和你玩“损失厌恶”的花招,请务必先发制人。

经典说服别人的故事 说服他人的50个秘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