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的后代如何对她(长孙皇后观音婢)(1)

图片来自网络

大唐之所以光彩夺目,不仅是出了”千古一帝”,更是荣耀了”千古一后”。作为站在李世民身后的奇女子,长孙皇后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存在,她的贤良淑德和宽厚仁慈,成为后世女性的标杆。不用并立“二圣”,她也傲立为女儿王国的帝王,与丈夫一样名垂青史,受人尊崇。

长孙皇后的大名到底叫长孙无诟还是长孙竭罗,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据说李世民一直喜欢叫她“观音婢”,这是她在娘家的小名。“观音婢”有送给观世音菩萨当弟子的寓意。长孙家族虽然出身行伍,却信奉佛教,让女儿“追随”观世音菩萨,也希望她能够成为像观世音菩萨那样大慈大悲之人。从中可窥见,作为新贵的长孙家族懂得谦卑礼让。也许正是这样的家风熏陶,才培养出这位千古“贤后”。

长孙皇后的大嫂本名就叫郑观音,古代都懂得避尊者讳,敢和“观察众生声音”的观世音菩萨同名,还真屈指可数。同样信奉佛教,听从高僧指点,北朝望族荥阳郑氏给女孩取名“观音”,可见霸气十足。郑观音作为大唐开国太子李建成的原配妻子,20岁就成了首任太子妃,与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近在咫尺。可惜祸起萧墙,玄武门政变,李建成及其儿子均被杀,28岁的郑观音从此孤苦孀居五十年,薨于长乐门内,卒年78岁。

郑观音和“观音婢”是妯娌,名字里都带有“观音”二字,还分别是大唐第一任和第二任太子妃,到底有哪些不同的命运?来一探究竟。

长孙皇后的后代如何对她(长孙皇后观音婢)(2)

长孙皇后出生于公元601年。长孙一族是北魏宗室,父亲长孙晟在隋文帝时期曾任右骁卫将军。外祖父是北齐乐安王高劢,是名副其实的贵族世家名将之后。长孙氏本来有着高贵的身份,从小就和唐国公次子李世民订了娃娃亲。但随着父亲的去世,长孙氏与母亲哥哥都被同父异母的兄长赶出了家门,无奈之下,只能投奔了舅舅高士廉。在舅舅的庇护之下,父亲孝满之后,13岁的长孙氏和16岁的李世民喜结连理,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结成正果,哥哥长孙无忌和李世民还是发小,从此开始了与丈夫风雨同舟、互爱互信和相知相伴的一生。不仅是丈夫的贤内助,作为后宫之主,还身体力行帮助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也成了李世民唯一的皇后,追思一生。

郑观音出生于公元599年。荥阳郑家是名门望族,与历史上著名的兰陵公主同宗。父亲郑继伯是北齐豫州大中正、吴山郡公、隋朝开府仪同三司和金紫光禄大夫,官职高于长孙氏的父亲长孙晟,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郑观音能够嫁给唐国公嫡长子、而长孙氏只能嫁给老二的原因之一。郑观音比长孙氏大2岁,却到16岁才嫁给26岁的李建成,比13岁出嫁的长孙氏还要晚一年成婚。唐朝建立后,嫡长子李建成顺理成章当了太子,郑观音被册封为太子妃,年纪轻轻前途无量。按照原定剧本走,就是妥妥的大唐第二任皇后。奈何一夜之间,从母仪天下沦为阶下囚,和弟媳长孙氏的命运完全倒了过来。

历史是公平的,纵观“观音婢”长孙皇后一生,虽然一路升级打怪,夫贵子重,荣宠极盛,但是红颜薄命。13岁成婚,17岁生子,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据说为了给李世民多生几个嫡子,马不停蹄生了7个孩子(3子4女),耗尽了女人的心血,36岁就病逝了,最小的新城公主才三岁。为悼念妻子,李世民亲自把9岁的李治和3岁的新城公主抚养长大。而郑观音一生虽然大起大落,夫死子亡,终日悼念亡夫、抚育幼孤,但是却清心寡欲孀居了50年,最后活成78岁的高龄寿星。

长孙皇后的后代如何对她(长孙皇后观音婢)(3)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也是公正的,给了“观音婢”长孙皇后“千古贤后”的尊荣,也没有埋没隐太子妃的光芒。郑观音余生虽然被软禁,但是生活富足无忧,她忍辱负重把李建成的女儿们都抚养大,并保全了她们的一生,也赢得了庶出女儿们的尊重,最后和丈夫李建成合葬一起,留下一世清名。她的墓志铭可以和东汉的马皇后和邓太后一比。从这个层面来说,大唐这两位母仪天下的“观音”,都有着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就算散发的光芒有月亮和星星之别,但是都给女性立下了善良的榜样,都值得记上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