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1)

《水浒传》

人物绰号是《水浒传》的一大特色,也是讨论热点之一,相比而言,关于人物姓名的讨论就显得有点落寞,但是也并非无人关注。关于《水浒传》人物姓名方面的解读、质疑、揣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有人就梁山好汉中为什么没有姓赵乃至姓钱者提出疑问,有人以潘金莲、潘巧云两个淫妇都姓潘而认为《水浒传》作者与姓潘的人有过节而专门黑这个姓,有人认为梁山军师吴用的名字其实就是“无用”等等。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2)

潘金莲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3)

潘巧云

不过今天不谈这些,今天要谈的是,《水浒传》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极大多数情况下,当英雄好汉们需要假冒身份时,就称自己姓“张”,需更进一步的话,就说叫“张某某”。列举如下。

其一,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王进,因高俅的迫害而携母逃出京城,一路向西。在陕西华阴史家庄,天晚借宿,对史太公说:“小人姓张,原是京师人。”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4)

王进对史太公说:“小人姓张,原是京师人。”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5)

王进对史太公说:“小人姓张,原是京师人。”

其二,林冲火烧草料场,杀死陆谦等人后,经柴进推荐赴梁山泊入伙,在旱地忽律朱贵的酒店喝了酒,感怀身世,题下“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的五言律诗。朱贵识破身份而喝问,林冲连忙否认:“我自姓张。”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6)

林冲雪夜上梁山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7)

林冲来到朱贵酒店吃酒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8)

朱贵识破林冲身份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9)

林冲连忙否认:“我自姓张。”

其三,宋江在清风山救了被王英等人抓到的正知寨刘高的夫人,结果刘夫人恩将仇报,说宋江是清风山强人,怂恿丈夫将宋江抓捕。宋江在被刘高审问的时候,谎称自己是“郓城县客人张三”,是来投奔花荣的。最后被打得皮开肉绽,以“郓城虎张三”的名义被定罪,押解到青州受刑。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10)

宋江自称“郓城县客人张三”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11)

宋江被刑讯逼供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12)

宋江以“郓城虎张三”的名义被定罪

其四,李逵下山探母,在沂水县杀死四只老虎,被当地居民视为为民除害的英雄,簇拥到富户曹太公家暂歇,要报官请赏。曹太公动问壮士高姓名讳,李逵答道:“我姓张,无名,只唤做张大胆。”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13)

李逵答道:“我姓张,无名,只唤做张大胆。”

其五,鼓上蚤时迁奉宋江之命赚取金枪手徐宁上山,偷了徐宁的雁翎甲,又故意露出行踪,引诱被徐宁追赶,赶上后,自称“小人姓张,排行第一,泰州人氏”,后徐宁便叫他“张一”。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14)

时迁化名张一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15)

一个“郭大官人”的员外愿出一万贯叫“张一”和一个叫“李三”的同伴一块去偷雁翎甲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16)

“李荣”其实是铁叫子乐和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17)

李云冒称李三

其六,吴用到大名府赚取卢俊义,说“小生姓张,名用,自号谈天口”。“谈天口”就是“吴”字。

其七,浪子燕青,在东京李师师家,对虔婆称“小人是张乙的儿子张闲的便是”。

其八,又是燕青,带着李逵去泰安州泰山庙会与擎天柱任原比武打擂,提前装扮成一个山东货郎的模样,自称“小人姓张,排行第一,山东莱州人氏。”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18)

燕青打擂,冒名山东张货郎

以上都是人们隐瞒自己真实姓名,自称姓张。此外还有在两种情况下,需用假姓名时,也称“张”姓。

鲁智深打死镇关西郑屠后一路逃亡,在山西代州雁门县,竟然稀里糊涂地挤到人群里面看缉捕他本人的图文告示。正听人念榜,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大叫道:“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将鲁智深拦腰抱住,扯离了十字路口。叫他张大哥的这老人就是他在渭州城救助过的金老,为了保护鲁智深,故意叫他“张大哥”,以免围观者识破其身份。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19)

鲁达挤到人群里面看缉捕他本人的图文告示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20)

金老大叫道:“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将鲁智深拦腰抱住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21)

金老救了鲁达

还有就是本来不认识某人,但是需要套近乎,拉关系,于是跟搭讪时假装与对方是旧相识,谎称对方是“张某某”,从而诱导他说出真实姓名。如元宵节柴进想进皇宫大内去逛逛,就以旧相识名义,让燕青请了一位出入宫廷的老资格值班人员赴宴。燕青本不认识那人,为了套问其真实姓名,就试问:“莫非足下是张观察?”那人道:“我自姓王。”燕青随口应道:“正是叫小人请王观察,贪慌忘记了。”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22)

柴进簪花入禁院

由此可见,《水浒传》中一个人需要用假冒姓名时,往往自称姓“张”;一个人需要用假姓名称呼某人时,会以“张”姓称呼他;要套问一个陌生人真实姓名时,会用“张”姓来试探他。

那么,“张”姓到底怎么啦,为什么被如此经常用来做假冒之姓?

首先需要指出,“张”姓《水浒传》中并没有什么褒贬之意,不是某一类人的标签。《水浒传》中张姓人物不少,既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如梁山108将中就有四个姓张的好汉,分别是没羽箭张清、船火儿张横、浪里白条张顺、菜园子张青。非梁山人物也不少,包括龙虎山嗣汉天师张真人、济州太守张叔夜、鲁智深看菜园子时收的泼皮过街鼠张三、阎婆惜的情夫张三张文远、林冲的岳父张教头、林娘子、害武松的孟州张都监和张团练、带一帮人围攻杨雄被石秀揍了一顿的踢杀羊张保、张顺去请安道全路上被捆了推下船去的江贼截江鬼张旺、第一次招安蔡京派去给陈太尉的随从张干办、随高俅征梁山的山安平节度使张开等。所以用张做假冒之姓,并不是干了或者要去干什么坏事,要姓张的人背黑锅。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23)

没羽箭张清

那么张姓为什么这么被常常用来作假冒姓氏呢?细加分析,应该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张姓是天下大姓。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发布,我国张姓人口为67,029,100,约占全国人口的7.07%,是全国第三大姓,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北方省份则是第一大姓。在世界范围内来说,张姓人口约共有1.2亿,是世界第一大姓,在海外流传这样一个说法:“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张姓人。”时间回溯到宋代,张姓仍然是大姓,《水浒传》作者也在燕青假冒姓张名小乙之后给出了解释:“原来世上姓张姓李姓王的最多。”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24)

船火儿张横

也就是说,《水浒传》作者很清楚,张姓是个大姓,姓张的人随处可见。谁都有大量的张姓熟人,假冒张姓不易引起怀疑。也正因为如此,当人们在急切之际,在没有充分思想准备之前,容易随口而出自称姓张,或称别人姓张。《水浒传》多以张姓为假冒之姓,合情合理。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25)

浪里白条张顺

第二,习惯。早在宋代或者之前,张三、李四就成为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北宋时,王安石诗《拟寒山拾得》有句“张三裤口窄,李四帽檐长”。南宋朱熹《朱子语类》中说:“如这众人,只是一个道理,有张三,有李四;李四不可为张三,张三不可为李四。”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如何是佛?”师曰:“张三李四。”在以上诗句或对话中,“张三”“李四”并非实指,而是泛指某某人,跟现在意思一样。所以有人作诗曰:“人言只有假李逵,从来再无李逵假。如何李四冒张三,谁假谁真皆作耍。”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26)

菜园子张青

张三还被认为是杭州三户张姓人家。“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最早说的是杭州的4姓18家(3 4 5 6=18)。杭州先后曾作为五代吴越国和南宋都城,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繁荣、人口来自四面八方。后历经战乱变迁,人口流动频繁。相传杭人只有留下(杭州的城西有个叫留下的古镇)18家才是真正的杭州人,即俗所谓“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共计为4姓18家。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27)

玉皇大帝姓张

第三,有些假冒和合理,有些则有点让人费解。比如林冲,其岳父也是八十万禁军张教头,妻子姓张,脱口而出说“我自姓张”就很合理。但是宋江,其所以到清风寨被抓,归根结底是因为杀了自己的妾阎婆惜而逃亡,而阎婆惜的出轨对象就叫张文远,小名张三,宋江是被张三戴了绿帽子的。所以宋江受审时冒称姓张,且叫张三,就有点匪夷所思,不知道《水浒传》作者都没意识到这一点。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28)

林冲娘子,张教头的女儿

当然,也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假冒姓名时都用“张”姓。

比如梁山军北征田虎,在山西襄垣战役中,田虎主帅邬梨为在阵上中了药箭,毒发昏乱,城中医人,疗治无效。宋江派神医安道全、没羽箭张清二人,分别化名“全灵”“全羽”,入城为邬梨疗毒,取得信任。后张清与琼英、叶清串通,与梁山军里应外合,轻松拿下了襄垣。安道全名字里有个“全”,所以化名“全灵”,张清绰号“没羽箭”,又要充作安道全亲兄弟,所以叫“全羽”。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29)

神医安道全化名“全灵”

又比如柴进带领燕青作为卧底打入为方腊内部并成为方腊女婿,使用的化名是“柯引”,而燕青则使用的是“云壁”。“柯”即“柴”,“引”即“进”,“柴进”与“柯引”,字不同而意同。“云壁”也与“燕青”二字有关系。

再比如郓城县都头雷横把在灵官殿睡觉的赤发鬼刘唐当贼抓了,晁盖设法营救,便嘱咐他谎称是自己的外甥,名叫王小三,雷横信以为真,放了刘唐。

再比如,宋江冒充是河南河北有名的大财主(书中未说冒姓什么),带着柴进、燕青去会李师师,李师师看著柴进问道:“这位官人,是足下何人?”宋江道:“此是表弟叶巡简。”柴进冒姓“叶”。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30)

李师师

还有,宋江在清风寨被刘高当做强盗逮捕入狱,花荣为了救他,写信给刘高,谎称宋江是自己亲戚“刘丈”,希望刘高放了宋江。其实之前宋江自称叫“张三”,这下自相矛盾,刘高根本不相信花荣语言,也不给他面子放人。

还有,化名“张一”的鼓上蚤时迁偷了金枪手徐宁的祖传雁翎甲,一路往梁山走去,徐宁的表弟、金钱豹子汤隆配合时迁,诱使徐宁追讨。追上装作摔伤了脚的时迁后,时迁交代了偷甲的原因,原来是一个“郭大官人”看上这付甲,愿出一万贯赏钱,叫“张一”和一个叫“李三”的同伴一块去偷。时迁伤了脚,“李三”就带着甲先一步向“郭大官人”交差去了。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31)

时迁盗甲

于是三个人又一起追赶“李三”。三人走路慢,徐宁着急,这时路边有个车主,正好去赶一辆车去泰安州。这个车主,汤隆说是去年在泰安州烧香结识的兄弟,“姓李,名荣,是个有义气的人”。但实际上这人是梁山好汉铁叫子乐和,配合时迁、汤隆诱骗徐宁上梁山的。在这一段故事中,有四个假姓名:张一、李三、李荣、郭大官人。其中“李三”“郭大官人”是虚拟的。所以当张姓不够用时,李、郭这些人口大姓也就被拿来用了。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涉及假冒姓名的故事情节并不少,而假冒之姓,不仅仅是张,其他姓也有。但是就其数量来说,张姓绝对是被冒用最多的。其原因,主要是张姓在宋代是个大姓,张姓人无处不有,冒姓张合情合理,不易引起别人特别的注意。从小说创作方面来说,除了少数情况外,假冒时什么姓其实是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无需用的花里胡哨,分散读者的关注点。

水浒传姓张的人是谁(水浒传人物为什么用假冒姓名时喜欢说姓张)(32)

道教教主 张天师

我们还可以从《水浒传》“犯中求避”的创作技巧方面进行解读。所谓“犯中求避”,就是《水浒传》中常常会出现相同的场面、情节、人物,但是每一次出现,都跟上一次有区别,有特殊性,即在重复中出新意、求变化,从而塑造出了不同个性的人物,讲述了不同的故事情节。我们认为即使在处理假冒姓名方面,《水浒传》也体现了这个创作原则,一方面多次出现假冒张姓情景,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发现,每个人每一次冒姓张,情形都很不一样,如王进是从容自报家门,说“小人姓张,原是京师人”,林冲是被朱贵惊吓到的情况下连忙否认真实身份,说“我自姓张”,宋江是被严刑拷打之下,无奈谎称自己叫张三,燕青打擂前就已经想好假姓名“张乙”。而前后多处用张姓,使得小说有统一连贯的风格,避免杂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