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1)

本期访谈六位艺术家:马常利、沈行工、崔国强、郭润文、陈明华、梁智龙

主 题 阐 释

本次展览暨出版《路: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研究专辑》的策展思路、学术指向是向经典致敬,并且反思传统在当下的意义,目的是开拓与探索中国油画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我们认为,中国人画油画,应该尊重两个传统:西方的传统和中国的传统——我们既要熟悉西方的油画传统和油画语言,又要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注入到写生创作和本体语言中,使中国油画体现中国的人文精神,进而产生时代特征,或者可以称之为“当代性”。

访 谈 内 容

本次学术活动我们设置了几个关于写生的问题,要求艺术家回答,形成的文献经过整理后将纳入专辑出版,供大家分享。

1、请您谈一谈,怎样继承、消化西方的油画传统?

2、中国的绘画传统也注重写生,比如:“搜尽奇峰打草稿”“吾手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中得心源,外师造化”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意”是中国绘画的特质,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人文精神。请问,如何在油画写生中注入中国的文化传统,体现中国文化的“写意”精神?

3、在图像、信息泛滥的当下,怎样理解写生的重要性?怎样体现“写生”的当代性?

4、从您个人出发,谈一谈您对于写生的心得体会。

马常利谈写生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2)

1931年生于河北省。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继续深造。1963年毕业后在该院油画系任教,曾先后任教研究室主任,副系主任、代理系主任等职。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我一直喜欢风景写生,当我身处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总会激起我的创作冲动。而且我也特别喜欢从平凡中发现美,认为它与人们的生活更为贴近,而表现的景色,人们也会感到亲切。中国山水画的画论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中领悟到画家面对大自然,不应只是被动地再现,而是经过画家的主观感受创造出第二自然。为此,我在风景画的创作中,根据不同的感受,注重发挥油画而特有的色彩魅力,使之形成多样的色彩关系和色调,力求达到“寓情于景,以色传情”的境界效果。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3)

马常利 《河岸民居》 布面油画 80cm×100cm 2017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4)

马常利 《向海洋》 布面油画 31.8cm×41cm 2007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5)

马常利 《晴云》 布面油画 65cm×80cm 2016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6)

马常利 《秋韵》 布面油画 80cm×100cm 2005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7)

马常利 《北方秋日》 布面油画 42cm×51cm 1997

沈行工谈写生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8)

1943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6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81年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曾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江南丰沛的自然资源为我们提供了绘画艺术所必需的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但人们对于江南风景的观感如果仅仅停留于小桥流水、烟雨清波或是粉墙黛瓦、古镇人家,那很可能只是某种先入为主的误解,至少说是一种不完整、不全面的印象。这些年来较为长期地、较为深入细致地观察、体验江南的山山水水,让我渐渐地对于江南风景建立起一种较为丰满立体的形象记忆。一年四季的不同时节,我会多少次地去到这块土地各处转悠,每当爬山涉水来到一处不知名的村落,一片不起眼的坡地,几经转折,忽然间眼前一亮,面对的真是意外的惊喜!

在我看来,江南固然有秀雅精致的庭院园林,但也不乏开阔舒缓的原野山川。一般来说江南的山显然称不上崇山峻岭,也少见陡崖峭壁,大多是蜿蜒起伏的丘陵,茂盛的植被随着季节的交替而呈现出不同的色调,并不太高的山岭通常会有农舍和坡田相嵌其间。这是一种有着人间烟火味的风景,是一种会让人感到亲近和温暖的风景。在苏南一带以至就在南京的近郊,这样的风景几乎是随处可见,当然要想找到真正入画的场景,那还得走下去,走进去……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9)

沈行工 《锦绣家园》 布面油画 152cm×168cm 2015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10)

沈行工 《阳光下的田园》 布面油画 76cm×76cm 2017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11)

沈行工 《谷里秋深》 布面油画 126cm×138cm 2016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12)

沈行工 《池塘春雪》 布面油画 53cm×65cm 2014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13)

沈行工 《山村晴雪》 布面油画 80cm×150cm 2016

崔国强谈写生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14)

1956年出生于西安市,籍贯陕西省泾阳县。198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1983年至1992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1992年至2016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北京现代写意油画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对我而言,画画是我在面对自然世界丰富变化之美态最为真切的呈现,放笔直取,自然天成,直达胸臆,不带有任何矫揉造作之态,就像说话一样,越直接、越朴素、越简洁越好。自然“写生”从此扮演着我开垦美的家园的重要角色,帮我撒播美的种子并收获着美的果实,数十年来笔耕不辍,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就像生命需要呼吸一样。

我始终认为无论何种艺术,它的最高境界都是最朴素和单纯的,也是最平实并与人类最真实的情感相通的,“写生”作为我的一种最真切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状态,将继续伴随我在与人类最真实情感相通的美好田园中耕耘和收获。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15)

崔国强 《轻风》 布面油画 80cm×130cm 2018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16)

崔国强 《陈寨人家》 布面油画 80cm×120cm 2018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17)

崔国强 《陇西四月间》 布面油画 180cm×180cm 2014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18)

崔国强 《春到农家》 布面油画 120cm×120cm 2013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19)

崔国强 《残雪·5》 布面油画 120cm×120cm 2012

郭润文谈写生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20)

生于1955年,籍贯浙江,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班。现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对于“写生”,普遍存在认识差异。在过去,写生的高低程度几乎就是检验一个画家是否专业的试金石。倘若一个画家没有写生的本领,面对着对象束手无措或者是离学院对写生的规定样式有着距离,那么这个人只能归于业余画家的行列。即使这个画家画出人物众多的宏伟巨作,也很难改变人们对他的业余印象。因为他的画中人物肯定来自于虚假的平面图片,而不是立体的活生生的现实人物,原因是这个画家“写生”不行。于是画家们搞创作时十分忌讳人们发现他在借用图片,明明大量地采用了照片,但在人面前却是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生怕背起只会画照片的恶名。人们在写生面前,只是一个虚弱的、被动的,一丝不不苟的“描手”。

有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好:“写生是艺术家私生活的一项体验。”的确,写生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训练,也不能完全包含艺术创作,它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一种倾述,欲望的一种宣泄,个人化艺术语汇的一种表达,是件十分私人化的事情。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21)

郭润文 《李老头》 布面油画 50cm×30cm 2009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22)

郭润文 《巴渤先生》 布面油画 61cm×46cm 2010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23)

郭润文 《田姑娘》 布面油画 57cm×47cm 2017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24)

郭润文 《月悦》 布面油画 55cm×50cm 2017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25)

郭润文 《美国女孩》 布面油画 61cm×46cm 2017

陈明华谈写生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26)

1962年出生于福建,现居北京。1982年考入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陶瓷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理事,中国意向油画研究院理事,成都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徐悲鸿油画院专职画家,中国水彩画协会福建艺委会委员,福建油画学会理事,福建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东山油画院院长。

“写生”就象平常我想喝的烈酒一样,我的绘画处于一种即将被动的情绪下进行。首先给我带来的是平静,之后是焦虑、不安、狂躁,直至颠覆着绘画的极致情绪,从狂乱的线或形中寻找不同的图式,来切换心里的位置,那种狂乱的偶然性在我内心极其矛盾,我不断寻找出自身的问题与平衡,一种不曾体验过的形与色,摆脱束缚与困境,推动我走进复杂的心境,去扒开我感悟到的绘画另一个世界。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27)

陈明华 《红房子》 布面油画 60cm×80cm 2019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28)

陈明华 《船》 布面油画 60cm×80cm 2019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29)

陈明华 《山涧》 布面油画 120cm×150cm 2019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30)

陈明华 《惊蛰》 布面油画 60cm×50cm 2016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31)

陈明华 《巡》 布面油画 80cm×100cm 2016

梁智龙谈写生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32)

1975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现就职于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70油画公社社员。200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访问学者;2010年,短期研修于英国剑桥 安吉利亚·鲁金斯大学;2011年,研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12年,完成奥地利萨尔斯堡市驻地艺术家交流项目;2018年,入选第十批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计划,捷克布拉格艺术设计与建筑大学访问学者。

说起写生,我觉得那是一种瘾。一种如同好酒之人无法回避酒香诱惑的那种感觉。每当置身于山林之中呼吸着沁人的空气,听着鸟鸣虫吟,感受着淅淅沥沥细雨,嗅着带有土味的氤氲山气;或是置身于百年的皖南古民居,依着狭长幽深的街巷听着屋里老钟摆的滴答声;或是置身于西北荒漠掩埋下的匈奴古城,感受着身边呼啸的风沙和漫天烟尘,或者是站在南国炎热的海滨,头顶烈日闻着带有咸味的海风。对我来说这简直是一种享受。因为写生会让你忘却自己的存在,会让你灵魂出窍。我能感觉到的那种由此所转化而来的激动、感动、惆怅、或一种宣泄,一种无可奈何又充满挑战的诱惑。它驱使着我着了魔般的扑向自然的怀抱,面对空白的画布绞尽脑汁思考如何抓住这种感觉。

笔和画布的碰撞是有声响的,它的节奏同自然的风声、雨声和鸟鸣声是一致的。调色盘里的颜色也是有生命的,它必须和自然的呼吸同步否则画就会形同死尸。自然也不总是慷慨,写生有时得跟它较劲。面前的风景就像一个被武装的密不透风的城池,面对如此复杂的景致如何开始绝对是个挑战。面对自己的无奈,不如索性当一回关公,将笔和色彩的大刀抡开来先再说。然而如何把自然的生命气息赋予你的写生过程,如何把凌乱的线条、复杂的色彩、动荡的笔触为我所用可是个大难题。为了达到感觉,作品被一遍遍的画了刮掉再画,再刮了再重画,一次一次的反复。伴随着痛苦的失败和无情的煎熬之后,自然的真实开始慢慢的显现在了画布之上。这种真实不只是形状,它更是一种同一频率下的线的舞蹈、造型的碰撞和色彩的和声;当与自然同呼吸的感觉跃然于纸上时,画就有了生命,自然也会慢慢地吐露出它的本真。心的轨迹就是画的轨迹。那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正如禅宗偈语所云:风没动而是我的心动。令我心动的正是那充满无穷变化的自然,生生不息的自然,永远为师的自然,以及始终醉心于自由游走于风景之间的那种感觉和状态。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33)

梁智龙 《写意张家界》 布面油画 90cm×110cm 2016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34)

梁智龙 《太阳沟的春天之6》 布面油画 70cm×80cm 2016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35)

梁智龙 《太阳沟的春天之4》 布面油画 70cm×80cm 2016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36)

梁智龙 《状态之4》 布面油画 150cm×170cm 2015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37)

梁智龙 《状态之6》 布面油画 150cm×170cm 2018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38)

展览名称

路-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19年7月31日-8月14日

展览地点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乌拉尔美术馆

文献出版

《路: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研究专辑》

策展团队

当代油画

主办机构

俄罗斯乌拉尔美术馆

当代油画

承办机构

北京龙吟雅风视觉艺术中心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39)

延伸阅读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40)

“路: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暨专辑出版艺术家谈写生(一)

油画大师风景写生作品(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展)(41)

《路:当代油画家写生作品研究专辑》作品赏析

-END-

联系我们

010-89515619

(微信同号)投稿咨询:13552642966(微信同号)

地址:北京市宋庄国际艺术区龙吟雅风

官网:http://www.art579.com

投稿邮箱:art579@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