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演讲有特色(如何在演讲中突出亮点)(1)

请你先思考三个问题:

1 如果你正在准备一份项目方案,希望说服客户选择和你们合作,你觉得最关键的是要突出什么呢?

2 如果你正在准备一份述职报告,希望让领导相信,你是符合晋升条件,并且能胜任更高职位的工作的,你打算说什么,怎么说呢?

3 如果正在准备一份大会演讲稿,在台上你要向客户、合作伙伴们发布你们公司最新的产品,你又打算如何让他们相信、听到、看到新产品的亮点呢?

讲方案,做汇报,大会演讲,这是现在职场或者商业中最常见的公众演讲场合,每一位上台演讲的朋友都希望通过演讲,让听众相信自己、认可自己。想做到这一点,只是把你的想法、做法罗列出来可不行,你也不可能希望听众自己去发掘亮点在哪里,你得清清楚楚地,通过对比的方式,把亮点、价值讲给他们听。

今天我就打算给你说说演讲中如何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展示亮点,说服听众。

如何让演讲有特色(如何在演讲中突出亮点)(2)

时间拉回到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在苹果发布会上向全世界展示了iPhone手机,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场演讲被奉为发布会的经典。

之所以经典,就是乔布斯让所有人明白了,手机其实可以是另外一种样子。在说服大家的过程中,乔布斯反复运用了对比

我们来看两个经典片段:

如何让演讲有特色(如何在演讲中突出亮点)(3)

在一开场,乔布斯说,我们来看看市面上所谓的智能手机,他们可以打电话、发邮件、还有一些非常初级的互联网功能,而且都有一个塑料键盘。问题是,这些手机既不智能,用起来也不够方便。

然后乔布斯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个二维坐标,横轴表示使用从不方便到方便,纵轴表示不够智能到智能,他把当时的功能机和所谓的智能手机放在了二维坐标靠下和靠左的位置,而iPhone放在了右上方。

这种显而易见的对比,让观众一下就沸腾了。上方正是那次演讲的截图,相信你看一眼就能明白这个对比效果有多强烈。

我们再来看一个片段,当乔布斯要向大家介绍触控屏幕时,他是这样演讲的。

如何让演讲有特色(如何在演讲中突出亮点)(4)

首先他在屏幕上展示出了当时主流的四款手机,然后说他们的问题就在手机下方的40%,也就是那些塑料键盘,乔布斯说:

不管你用不用得着,这些键盘无时无刻都存在着。

但是他们并不好用。那我们怎么办呢?

苹果借鉴了电脑的操控方式,把手机做成了全屏幕,但是用什么来操作呢?触控笔吗?触控笔也是当时非常流行的手机配件,但是乔布斯说:

不,太麻烦了,拿出来,插回去,然后就丢了

我想很多人只要用过当年配了触控笔的手机,对乔布斯说的这一幕就会很有同感。

最后,乔布斯说:

苹果手机‍用的是每个人天生就带来的最好的触控工具,就是我们的手指

你看,键盘、触控笔,这都是当时很流行的手机部件,但是乔布斯用全屏幕和手指就都把他们全都比下去了。

在乔布斯这次的发布会演讲上,还有很多类似的对比,你可以试着自己去找一找,你会惊叹运用对比产生的强烈的说服效果。

同样的,在埃隆·马斯克的powerwall发布会上,他也用了很多对比。

如何让演讲有特色(如何在演讲中突出亮点)(5)

比如,当时市面上其他的太阳能电池很难看,而Powerwall电池很美观,甚至可以嵌入墙体,就像墙上的装饰品一样。

如何让演讲有特色(如何在演讲中突出亮点)(6)

又比如,在演讲最后要展示电池的效果,他通过镜头让大家看到演讲现场连接的两个电表,一个是常规电网的电表,读数是0,另外一个电表就是Powerwall电池供应的,有读数显示,发布会现场的电,就是powerwall电池供应的,这是用对比直接证明了产品的可行性。

所以,如果你也希望在方案、报告、大会中突出自己的优势、亮点,不妨向这些大神们学习学习。

当然,你可能会想,乔布斯、马斯克都是把竞争对手拿来做对比,如果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想法没有他们那么厉害, 拿竞争对手来比,既有风险,又显得不太友好,那怎么办呢?

我再给你推荐一个我很喜欢的演讲,是徐峥在星空演讲上做的主题为《我是如何脱光的》演讲,脱光的不是衣服,而是摆脱光头给自己造成的心理阴影。

如何让演讲有特色(如何在演讲中突出亮点)(7)

整个演讲,就是在描述徐峥一开始如何不喜欢自己的光头,如何被自己塑造的角色--《春光灿烂猪八戒》里的猪八戒--所困扰,到最后,又是如何走出光头的阴影,如何摆脱曾经成功塑造的角色带来的困扰的。

其实,他讲的是自己的成长,所以,他就是用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做对比。在演讲的尾声,徐峥说:

我不会再因为他人的界定来影响我对自己的判断了,我永远知道我是谁。

这就是自己成长前后对比得出的结论,得出的人生感悟。

所以,无论是产品发布会,还是人生感悟交流会,对比这个方法是如此的常见而重要。如果我们想突出自己的优势、亮点、价值,就需要对比,和常规比,和别人比,和以前比,谈想法上的不同,谈行动上的改变。

在我看来,对比不仅仅是一种演讲的方法,也是一种认知世界的能力

我们是从对比开始认识世界的,高矮胖瘦、大小多少,男女老幼,你看这都是对比;

读书的时候,成绩好与差,朋友多与少,学历高与低也是对比;

成年后,工作收入、前途,人生的幸福与苦恼,无时无刻,我们都在对比。

因为对比,就是在世界中,寻找自己、认识自己定位的一种方式,就像如果在空间中定位一个点,我们需要XYZ三个轴做参考一样。

所以在演讲中能用好对比,前提是在现实中能认识自我。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说,演讲是修炼自己的法门的原因。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