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周娟秀
最早知道萧红,是高一上语文课的时候,记得老师非常认真的说,她最喜欢的作者就是萧红。喜欢她的文字,感叹她的人生经历。后来汤唯主演的《黄金时代》电影热映,这部电影有三个小时,可我觉得拍得非常精彩,对萧红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从听到她的名字到读她的书,整整隔了五年。真正阅读过她的作品,只能感叹相见恨晚,为何不早早阅读这么好的文学作品。又感叹天妒英才,红颜薄命,在她还没完全释放体内的才华就让她离开人世。世事无常,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把她的文字传承下去,让世人了解她,欣赏她。
本书第一部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描述的是卑索平凡的生活。她按照主街道,旁边的街道,一家家的描写。一个小女孩,每天在每条街道肆意穿梭,看尽世态炎凉。虽说她是寂寞的,因为描述的都是别人家的事情,可她的观察细致入微,所讲述的事件也是寓意深刻。看似平凡的小事背后有不平凡的解释。比如她描写的泥坑,人们都发现了这个街道中央的大泥坑,也知晓这个泥坑是多么的碍事,有些行人被这个坑所绊倒,而且这个坑淹死了很多的牲畜,但人们就是不知道填补,有的人还把淹死的猪拿去卖,价格比其他肉便宜。可笑的是人们明明知道便宜的肉也许是淹死的猪身上的肉,或者是瘟猪肉,却依旧买回家。对于这个坑,大家也不提出要填补,反而想其他办法绕开这个坑。我的理解是,国人明明知道这个社会的漏洞,却不愿意去填补,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有惹不起躲得起的心态。还有些人钻漏洞,捡便宜,哪怕这些东西有瑕疵,也甘之如饴。这也表达了她对国人的行为和心理的无可奈何。至于她写的那个半疯的王寡妇,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影响,感觉她们有惊人的相似。这个社会有很多的弱者,他们确实值得同情,可是他们如果要求太多的同情和关注,人们就会变得淡薄冷漠,因为看久了热闹就成了习以为常。
以农耕为业的人们,相同的日子过久了也会厌倦,节日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呢?我想一方面是人们最开始未能认识自然,敬畏自然,相信有神灵的存在,他们发挥着我们凡人无法能做到的能力,或者就只是为了调剂平淡的日子,让人们得以放松,获得愉悦,或是心灵有所寄托。作者笔下的精神盛宴有跳大神、盂兰盆节、看戏与娘娘庙大会。今天看来,有人会觉得这些都是封建迷信,应该取缔,因为所谓的神灵并不存在,我们应该相信科学。但我们不能用今日的眼光看待过去。而且这些节日,我觉得应该保留,只需要完善相关的细节,取消一些繁琐的,害人的程序,完善那些有美好祝福的习俗。这些活动其实也反映了那个时候的人们的愚昧无知,人生病时候过度依赖于鬼神,而不去请专业的医生过来看病,导致很多人无辜丧命。个人本身也没有良好的精神宗教基础,盲目相信他人,听风就是雨。最后描写的三个主要人物,体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团圆媳妇的命运是十分悲惨的,她应该算是童养媳,年仅14岁就成为他人妇,还得隐瞒年龄。十四岁,花样的年华,却被人生生压抑天性,不能过于活泼。明明只是轻微的小病,还请人来跳大神。这个时候也反映了人们所谓的团结,一人出一份力一分钱,不惜花费重金为她“治病”。最后这个年轻的小姑娘就死于人们的虚伪的关爱之中。二伯,虽也是底层人士,可他有自己的活法。不拿东西给他吃他总念叨,骂人,而特意给他,他又不肯要,这样的矛盾人格难以理解。他算是极端的另一头代表,虽然没有遭人伤害惨死却觉他命运悲哀。至于磨坊唐,他的命运算是中层属性。有了孩子,有了媳妇,乐观积极的生活。哪怕后来妻子死了,他也把小孩照顾好,还有乡亲也特意为他的孩子留吃的东西。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是如此吧。
《呼兰河传》似是作者的自传,她的童年时代。阅读完以后感觉她是非常寂寞的。尽管她的文字里透露着各式各样的热闹,可都不属于她,她只有满满的寂寞。所以她才会在一章中多次提到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不仅仅是她的院子荒凉,她的内心也是荒凉的。因为她找不到同龄的伙伴陪伴着她,她也感受不到浓烈的温暖。唯一的慰藉是她的祖父,一直陪伴着她,可惜后来祖父离她而去。她花大量的笔墨描述他人的生活,想必她的生活唯一乐趣就是走街串巷,看他人的故事,来度过自己孤独的童年时光。而她描写的世态,虽不点破,却引人深思,意味深长,这就是此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