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英语课文中就有关于金字塔的描述,“big stone”(大石头), “2.5 tons”(2.5吨),那时候很惊异有那么伟大的建筑。随着学业的结束,金字塔也被掩埋在我的过往青春岁月里。

随着疫情而来的经济影响还有自己事情的逐步完结,空闲时间也可以连续起来,由于一直以来对科学和一些未解之谜有兴趣,便在推送中发现金字塔的未解之谜。又在参阅了一定文献的基础逐步一点点深入了解推断和总结,发现当今许多的说法都是后人在有了现代文明之后用现代人的眼光的一种解读。

埃及胡夫金字塔十大未解之谜(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建造之谜)(1)

有时候人看待问题,学会跳脱出来,不只盯着事物本身,而去看它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年代,或许才是一种最好的解读方法

众周所知,尼罗河贯穿非洲东部和北部,而金字塔在尼罗河的下游。

尼罗河全长6670公里,这是非洲大陆的象征,也是世界最长的河流,承载了整个非洲大陆的历史文化,并且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甚至相邻的亚洲文化也对尼罗河文化有了深重的影响。

关于尼罗河下游的金字塔,说法太多了,关于外星文明、建造角度,甚至星座位置都有精确的描述,这只是人们对无法解读的历史冠以后世的臆想或者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过度解读而已。尼罗河下游沉积的过量泥沙,才是金字塔建造的最初理由。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而且附近有河流经过的人都会明白,一条河流的下游,会有泥沙的堆积,而当雨季来临的时候,洪水或者决堤就是不可避免的,严重影响到两岸人民的居住耕种和生活,而这时候拓宽或者加深河道、挖河取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紧要课题。

埃及胡夫金字塔十大未解之谜(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建造之谜)(2)

金字塔附近堆积的泥沙

从我国秦朝就有大量民众修建长城的遥远史例子来看,历史上徭役应该有久远的历史,既然我们的老祖宗可以这么做,那么充满智慧的非洲大陆的埃及人民当然也可以,亚非大陆也不过隔了窄窄的红海海峡,许多文明也就随着航海技术的产生而流入外域,也或者借助航海技术而互通。

可以这样设想,雨季来临或者河流泥沙淤积的时候,为了避免洪涝灾害,尼罗河下游开始用徭役的形式用民众开始挖河取沙了。取沙后,怎么存放,如何存放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人们堆放泥沙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具有最稳固的性质 。设想,一堆沙无论堆成圆的,四方体或者圆柱体或者其他形状,唯有三角形最有稳定性,这也是在盖房堆沙或者筛沙的过程中自然形成圆锥体,是最自然的景观,而尼罗河的泥沙是和海沙不一样的存在,比较细密黏腻,于是人们便可以修理成规则三角形的形状。当然,也或许是因为有在徭役中有死去的民夫,也许他是个孤独的人,贫人贱命,所以就把他葬在挖河工地,做了一个标准的等边三家椎体的形状作为标记,而胡夫们或许以此有了启发。

随着岁月的增长,泥沙越开越多,如此巨大量的泥沙,胡夫他老人家就更加有了用这个做坟墓的想法。

埃及胡夫金字塔十大未解之谜(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建造之谜)(3)

金字塔历史的斑驳

古埃及有一个说法,就是死后的人体若保护好三百年不被破坏,人体就会重生,所以胡夫就下令做巨大的金字塔,在尼罗河挖出的沙土的旁边,做得无穷大,让人没法进入,或者随着尼罗河的泥沙被掩埋,尸体就更不会被破坏,就有了往生的机会。而金字塔的斑驳还有狮身人面像周围的一圈圈一层层的腐蚀纹就是它曾经湮没在水中的说明,就比如狮身人面像的大鼻子有说法是被二战时候法西斯的大炮轰下来的,也或者是因为后来大洪水曾经弥漫过,大船经过的时候被船撞下来的,从其伤痕形状可以推断。

曾经有看守金字塔的人领参观者参观某一处金字塔,发现金字塔内有水,当考古的人询问的时候,看门人赶紧关闭了门口,并且不允许将考古人员将此事说出去,这就说明这座金字塔有被水淹过的历史,而金字塔附近有乱石或许是坍塌或许是盗墓者的臆想天开或者人为破坏的原因

埃及胡夫金字塔十大未解之谜(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建造之谜)(4)

金字塔下部边角缺少了很多石块

关于古代建筑,有石块的地方利用石块,没有石块的地方利用土坯或者直接用木板接好框架填充入有一定湿度的土,用两人或者三四人拉一个巨大的石锤夯实,打成土墙,外面用熟石灰分抹墙,这样建造的房屋厚实坚固,冬暖夏凉,笔者是因为看到小时候建筑房屋的方式和一个地方提示想到这里,并从很多图片角度去看金字塔,从远观的整体角度去看金字塔,就看出它确实如浇筑或者打墙方式建造,有些地方的脱落方式也是,于是想到它可能建筑方式做此联想,于是所有一切都成立,也就是金字塔的建筑远远看上去像石灰石的原因。

埃及胡夫金字塔十大未解之谜(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建造之谜)(5)

风化严重边缘圆润的石灰石

金字塔附近没有足够多的石头以建造足够大的金字塔,这就说明他是用打土坯或者浇筑的形式完成了建造,这正是现代建筑学的精华所在,也是无数无法搬运的大石头的矗立在这里的秘密所在,因为这些根本就不是什么大石头,而是打坯形成的,这也是2.5吨甚至更重的所谓大石头之间刀子都无法插入的原因,这从狮身人面像中被拆分的船板就可以说明。

埃及胡夫金字塔十大未解之谜(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建造之谜)(6)

拆分藏匿且带有灰泥的船板

胡夫金字塔下出土过两艘诡异木船,专家推测有运石材的作用,但不是运建造金字塔的所谓的庞大的大石头,因为采石场在河对岸,三十吨中的大石头是无法上船的,而将远处山上的小点的石材从河对岸运来,或者说运来香料或者糯米都有可能,这也是木船板有香味的原因,因为拉来的香料就应该存放在后来装卸船板的地方,那个地方也充满了香气。后来存放的香料应该从印度拉过来用来填充木乃伊的肚子或者加入和料的大土坯中,所以那木船板才有了足够的香气。

埃及胡夫金字塔十大未解之谜(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建造之谜)(7)

塔内的大船图画,船舱正方形板大约就是2.5吨块打板

船板为什么被拆分呢?因为船板拉货物来之后,就没有用了,于是工人就申请拆分它用它打土坯了或者浇筑用了,为什么说是浇筑呢,因为有如下图作为证明,而浇筑物是什么呢,就是尼罗河的泥沙,还有就是生石灰粉,或者还应该有糯米粉。

胡夫金字塔里的的国王和王后像,和四川三星堆遗址中的铜像非常相似,都有印度人的模样,也或者是非洲人种或者印度人种结合的后裔,也或者有我国三星堆人种的后裔血统也不一定,而糯米就起源于我国,史前四千年在湖北、四川就有栽种,传说古长城的建造是熟石灰加糯米粉再加桐油的产物,混合后将石头粘连在一起,其牢度连推土机都不能推动。笔者认为此处熟石灰应该是有误的,熟石灰是生石灰和水反应后的产物,用熟石灰抹墙的粘度绝对不会太大,只有将煅烧后的碳酸钙即生石灰碾碎,然后和糯米粉加在一起,加入水,才会在反应中产生巨大的热量,将糯米粉烧熟,糯米只有烧熟才会发挥它的巨大粘度作用,而桐油的加入,则是起到让它不会快速僵硬的作用,也就是缓凝剂,以保证和好后去粘黏时候不快速凝固,而桐油在石灰石加入水的高温下裂变,产生反式脂肪酸,也会在凝固后间接起到加固的作用,而有些处理不好缝隙的修补,则是大剂量的生石灰粉加糯米粉和少部分尼罗河沙土混合的产物。

埃及胡夫金字塔十大未解之谜(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建造之谜)(8)

金字塔画,右下侧是装泥过程,右上侧是倒泥过程

古长城的建筑在崇山峻岭,所以有足够的石块作为支撑,因为可以就地取材,而古埃及在沙漠边缘,附近只有一个Hatnab采石场,而且也不算很近,还在河的对岸,而且采石量绝对不足以建筑如此大规模和数量的金字塔,而且关于这个采石场的采石方式的描述很多也绝对是错误的。

如图所示,树桩的说法是对的,拉石块的说法是对的,角度也是对的,但石块应该是往下放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采石场会将打好石头往上拉,而都会先采了下边的,再采上边的,然后上边往下运时候就做好那样的斜坡和台阶,为了防止那些方方正正的大石块摔坏,而用图示的方法放了下去,要不那么重的石块,需要规则形状的,随意放下会摔坏,普通的也容易跑太乱而没法处置,而往上拉的说法不成立,而且如此巨大以至于三十吨的重量靠人力确实是不能拉得动的,2.5吨的都有待考虑。

埃及胡夫金字塔十大未解之谜(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建造之谜)(9)

Hatnab采石场拉石头原理

采石场的小石块拉来之后,就开始煅烧,煅烧后磨成粉和沙土糯米粉混合在一起,也或加入香料,用拆分的木板作为挡板,围成圈浇筑或者填充下去,打完”拿掉板子再打一块,再打一块,所以每块2.5吨的说法成立,因为它是用做船舱小屋的板子打的,而那些十几吨到二三十吨的所谓大石头,是用做船身的大板子打的,这就是金字塔无法解读巨石的建造之谜。

埃及胡夫金字塔十大未解之谜(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建造之谜)(10)

用拆分后的木板恢复成的船舶

注:

虽粗陋文章,但为许久以来的学习整理、推断、思考,并伴随搜肠刮肚找寻有关资料甚至夜不能寐的研究琢磨,阅后请点赞评论支持[祈祷][祈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