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帝葬地之争,不可伤我东安:话说永州东安历史根脉在洮阳

原创:唐智

东安县是永州市辖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上游,西南界广西桂林全州县。东安建县之前的历史隶属,《晋书·地理志》记载:春秋战国时境域属楚南境。秦时,属长沙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境域属零陵郡洮阳县。

舜帝葬于苍梧之野锦鸡岩:舜帝葬地之争岂可(1)

洮阳县治在全州县永岁镇梅潭

《东安县志》记载“东安于汉为洮阳之地”。当时我们东安所归属的洮阳县的县治在今全州县永岁镇的梅潭,洮阳县管辖了今东安县全境和今全州县的文桥、庙头、黄沙河、永岁等四镇。可以说,当时洮阳县的地域构成,东安县占了绝大部分,而全州县只占极小部分。

舜帝葬于苍梧之野锦鸡岩:舜帝葬地之争岂可(2)

《东安县志》记载:东安于汉为洮阳之地

舜葬九疑是为零陵,秦始皇为纪念舜帝而以舜帝葬地舜陵零陵之名,在今全州县境内设立了零陵县。

而今广西全州与我们湖南永州发生了舜帝葬地之争,我们湖南永州的某些学者为了否定舜帝葬于全州,就设法否定秦始皇在全州设有零陵县,而说在全州境内没有零陵县,而只有洮阳县,并说全州人之所以不认洮阳县,是因洮阳地名与猪有关,洮阳人是刘狗彘后裔。

这些永州籍学者所说的洮阳人是刘狗彘后裔,这就侮辱到了我们东安人,人们都知道彘就是猪,狗和猪都是畜牲。

舜帝葬于苍梧之野锦鸡岩:舜帝葬地之争岂可(3)

东安县志

这些永州籍学者知道侮辱东安人,是会招致千古骂名的。于是他们就“阉刈”篡改我们东安县的历史,说东安县在历史上不属于洮阳县,并说那些记载东安县古属洮阳的《东安县志》等史籍是不可信的地摊货。

另外,由于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舜帝葬地在湘江源地域,而全州又是湖南的上湘,是古湘源之地,历史上又叫湘源县。

而宁远九嶷山称是舜帝葬地,它却在潇水源地域,并不在湘江源。湖南永州的某些学者为了跟全州争舜帝葬地,就把潇水源改为湘江源。

这些学者这样“阉刈”篡改我们东安县古属于洮阳的历史,并擅改湘江源,就把我们东安的人文历史全部抹去了,他们这样做,让我们东安人非常尴尬,在世人面前因无历史根脉而抬不起头来。

请这些学者在与全州争舜帝葬地时,不要伤及我们东安人,不要阉刈篡改我们东安县古属于洮阳的历史。

舜帝葬于苍梧之野锦鸡岩:舜帝葬地之争岂可(4)

秦始皇在全州设立的零陵县

秦始皇在全州设立零陵县的历史,早有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和史学界的史学泰斗谭其骧等专家论证,《辞海》、《广西通志·胜迹略》、《永州历史大事记》、《零陵地区志》、《零陵县志》、《永州史话》、《全州县志》等都有记载,是再清楚不过了。

古零陵县和洮阳县的历史界线,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争议的。古零陵县、洮阳县的历史分界线,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湘水》中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东北过零陵县东,又东北过洮阳县东。又东北过泉陵县西。”这已经明确告诉我们零陵县在始安县和洮阳县之间,洮阳县在零陵县和泉陵县之间。

郦道元在湘水条中又考证:观水(即灌水)“又西北流注于湘川(即全州境内的湘江),谓之观口也。又东北过洮阳县东。”这个“观口”就是观水(灌水)在全州县城的入水口,这里是湘水、灌水、罗水在此合流的地方,名三江口。

舜帝葬于苍梧之野锦鸡岩:舜帝葬地之争岂可(5)

全州三江口

郦道元说:到了观口“又东北过洮阳县东”,说明在湘水与其支流观水汇合处是洮阳县和零陵县的分界线,观口所在的全州三江口之下,即今全州县城以北是洮阳县地界,以南是零陵县地界。洮阳县是在湘水流经的今全州县城到泉陵县之间,而今东安县全境也就在此其间,这样就已经明确了洮阳县管辖的是今东安县全境和今全州县的文桥、庙头、黄沙河、永岁等四镇。

而今,我们湖南永州籍的某些学者为了争舜帝葬地,而阉刈篡改我们东安县古属于洮阳的历史,侮辱我们东安人是刘狗彘后裔,这是有辱学者斯文的。

请这些学者不要为争舜帝葬地就搞历史造假,“阉刈”篡改我们东安县古属洮阳的历史。

舜帝葬于苍梧之野锦鸡岩:舜帝葬地之争岂可(6)

请这些学者不要为争舜帝葬地就擅自改潇水源为湘江源,我们东安人只承认历史定义的湘江源,我们东安是湘江入湘第一县,我们东安有从全州进入湖南后的"湘江第一湾",我们东安有“湘江十三景”。

舜帝葬于苍梧之野锦鸡岩:舜帝葬地之争岂可(7)

东安湘江第一湾

请您们不要为争舜帝葬地就伤及我们东安,篡改我们东安的历史,抹去我们东安县数千年的历史辉煌。

舜帝葬于苍梧之野锦鸡岩:舜帝葬地之争岂可(8)

东安的历史根脉在洮阳

东安的前人留下的湘江历史文化遗产,我们作为东安人要懂得珍惜,我们东安的历史根脉在洮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