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历史感兴趣,去过六个省级博物馆,其中有山西省博物院,曲沃晋国博物馆,陕西省历史博物院,河南省历史博物院,湖北省历史博物馆,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从结合出土文物,参考《系年》《左传》《晋乘蒐略》《侯马盟书》,得出了以下几点看法。如果有什么不对,欢迎大家指正!

史书上记载从周平王东迁洛邑(公元前770年)到三家分晋(公元前453年)这317年间为春秋时期,整个春秋时期晋国称霸中原152年,所以才会有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史这句话,从时间上也能看出来哪个国家是诸侯的“伯”!

春秋大国经常发生战争之所以没有剿灭对方,还是因为遵循周礼,攻破城池后士兵抢一些战利品,包括武器粮食人口牛马等资源,然后撤兵回国。最简单的道理,如果不是因为遵循周礼,夹杂在秦晋楚齐中间的卫曹魏郑鲁这些小国家,不可能存货到战国时期。

「晋国公族太弱,楚国公族太强」这个观点我在湖北历史博物馆也看到了,就是文章中说的晋楚之间公族问题,一个是公族太弱,一个公族太强,确实如此!晋国通过与条戎的战争,学会了先进的冶铜技术(曲沃都城附近的绛县西吴壁冶铜遗址是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改进武器,再依托境内运城古盐湖等战略资源,晋献公时期开始大规模扩张,晋国大夫士蔿向晋献公上书削弱公族势力。个人大胆猜测下,因为晋献公亲身经历曲沃桓叔曲沃代翼事件,不想再出现小宗击杀大宗的事情,所以就同意了大夫士蔿的建议。 导致晋献公时期大规模击杀公族,重用异姓大夫获得战功后分封土地。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遇到战争时一个个奋勇杀敌,也就有了成语“楚才晋用”。当然!并不是只有楚国人才因为晋国的这种奖励制度跑到晋国,肯定还有其他国家的人才也会去投靠晋国。这种制度弊端就是晋国越强,卿大夫也越强悍!到了晋国后期,晋侯已经控制不了卿大夫。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一个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突破的,终于赵魏韩三家分晋!

再来说说楚国,楚国是恰恰相反,公族太强卿大夫太弱,卿大夫的才能得不到充分的施展,大家从人性角度上可以想一想,一边是人在楚国怀才不遇,自己的才能得不到重用,一边看到晋国在大肆招揽人才,获得战功后还可以分封土地,难免心里不平衡…楚国各个公族公子之间相互斗争,甚至还发生楚穆王弑父…好在楚国国土足够大,虽然在当时广西江西境内也有一些小国家,如:桂国,西瓯古国,骆越古国等,但是这些小国对楚国构不成威胁。

楚庄王3年,在消灭今贵州境内庸国的战役中一鸣惊人,

楚庄王6年,楚军救郑国,与晋军遭遇,晋军战败撤走,史称“北林之战”。 摘自《左传·宣公元年》“秋,楚子侵陈,遂侵宋。晋赵盾挥师救陈、宋。会于棐林,以伐郑也。楚蒍贾救郑,遇于北林。囚晋解扬,晋人乃还。

楚庄王7年,秦国为了一雪前耻报复晋国的侵崇之役,率兵攻晋,包围焦国。因楚国郑国联军在“大棘之战”中打败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后,晋国率领诸侯联军,讨伐郑国。结果走到半路听闻秦国攻晋撤军了…摘于《左传宣公二年》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楚斗椒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其难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赵盾曰:“彼宗竞于楚,殆将毙矣。姑益其疾。”乃去之。

楚庄王8年,楚军挥师北上到达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问天下九鼎之大小。

楚庄王15年,晋楚之间爆发“颖北之战”,楚庄王伐郑,楚败。因在楚庄王八年时,晋国伐郑,郑国被迫与晋国成为联盟。所以这次晋国大夫士会率领晋军救郑,击败楚庄王率领的楚军。

楚庄王17年,楚庄王讨伐郑国,经过三个月的激战,郑国这个墙头草又与楚国联盟了。晋军来救援郑国,半路听说郑与楚已经结盟,因为军队高层不合,导致晋军在邲之地,与楚郑联军爆发了著名的晋楚“邲之战”。晋军大败而归!楚庄王终于为其父楚穆王在崤山之战失败而报仇雪恨,饮马黄河。

楚庄王20年,楚军进攻宋国,自此长达九个月之久的跨年攻坚战,虽以楚国无功而返告终,但也让中原诸侯谈楚色变。

楚庄王23年(公元前591年)秋天,一代雄主楚庄王病逝。手下的三公之一屈巫随即投靠晋国,晋景公任命为大夫,命其前往吴国,教吴人以军阵之术与抗楚之策,吴国始强,令楚国后患无穷。1964年在山西原平出土了吴王光剑,是现今存世的五把吴王佩剑之一,1985年山西榆社出土了吴季子剑,这两把宝剑均是在晋地发现的春秋晚期吴王贵族佩剑。

在湖北出土了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经碳14测定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简的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记录了从夏商周到战国时期衣食住行等等方面,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较多的。

结合《系年》《左传》《国语》《史记》,相互对证,再参观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这几个历史博物馆,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对手。从看到的出土文物上看,晋国因国力强大,经常压制齐秦楚三个大国,在春秋时期大多数时间里独霸中原,让齐国、秦国、楚国这三个大国都颇为忌惮。再加上晋国与周王室是同宗同源,中原各个国家多数认同晋国姬姓地位,相反被称为蛮夷的楚国楚子,逾越礼制公然称王,以至于孔子一生都没有游历楚国…

清代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认为“齐一而晋四也”,晋国占四席,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

其实,春秋霸主最强组合的齐桓晋文都是姜子牙的后代…齐国是姜尚的封地,晋国始祖唐叔虞的母亲是姜子牙女儿。。

春秋战国晋国为什么这么强(晋国和楚国到底谁才是最强霸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