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起正式入伏#​

导读:今日入伏,三伏热不热?就看是公伏还是母伏。今年三伏天是公伏还是母伏?农村谚语是咋说的?

今年入伏到底是11号还是21号(天气预报今日入伏)(1)

俗话“夏至三庚数伏”,也就是夏至后第3个庚日作为数伏的第1天,即初伏的第1天。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入伏的规律,有的地方也以“小暑逢庚入伏”。两种方法都是一样的,都是指的同一天,不过后一种比较好记一些。

今天是7月16日,农历6月18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庚午日。也是小暑后的第1个庚日。所以今天迎来了今年的三伏天第1天,从今天开始盛夏酷暑到来了,也迎来了“蒸烤”的馍天气模式,一年最热的季节到了。

谚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今天是头伏的第1天,在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南方有吃凉面的习俗。主要是通过热面食提醒人们到了三伏天了,饮食一定要注意,尽量少食用凉的东西,同时也祝福三伏天平平安安。

三伏天热不热?入伏第1天就能预测。也就是从入伏这一天能够判断是公伏还是母伏,也就能够预测三伏天热不热。这是民间的一种传统的三伏天热不热预测的方法。

今年入伏到底是11号还是21号(天气预报今日入伏)(2)

如何判断是公伏还是母伏呢?今年是公伏还是母伏?今年三伏天热不热?

民间流传的公伏与母伏的判断标准非常的简单,主要是根据入伏的当天是农历单日子还是双日子来判断。

古时候,把单数、奇数、单日子等喻为阳,有阳刚之气,独来独行之意,顶天立地之势,又被称之为男子,即为公。

古时候,把双数、偶数、双日子等喻为阴,见不得阳光,有阴柔之美,出双入对,柔弱歹毒,又被称之为女子,即为母。

所以公伏、母伏之分,是根据入伏时间是单日子还是双日子,就很好判断。单日子入伏称之为公伏,双日子入伏为母伏。

今年入伏的时间为农历6月18日,18日就是双日子,所以今年三伏是母伏。

俗话说:“公伏凶,母伏爽。”凶,乃凶猛,歹毒。在这里指的是太阳毒辣,炎热酷暑难耐。

爽,乃凉爽,不热,舒服。在这里指的是天气凉爽,气温不高,非常舒服。

这句俗话意思是公伏里天气炎热,少雨晴朗,高温难耐,容易中暑;母伏里天气凉爽,雨水多,气候宜人。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空气都是热的,地表水也是热的。尤其是大晴天更热,可绵绵的阴雨天就不热了。因为乌云遮住了太阳,辐射的热量被云彩吸收,地面的雨水蒸发又带走了空气的热量,所以天气变得凉爽,有的时候还要穿着秋衣保暖。

今年入伏到底是11号还是21号(天气预报今日入伏)(3)

今年是母伏,看农村谚语是咋说的?

“淋了母伏头,半月要动流;淋了公伏头,晒破狗舌头”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母伏的第1天下了雨,预示着接下来半个月的三伏天雨水不断,而且地表雨水流淌成溪;公伏头一天下雨,预示着未来三伏天天气异常炎热,狗伸出舌头散热,都被太阳晒伤了。

这句谚语写得非常的生动深刻,而且形象地描绘了“母伏头下雨”和“公伏头下雨”预兆的好坏。也表明了母伏第一天下雨,预示着是一个凉爽的天气,三伏天不热。

今年入伏到底是11号还是21号(天气预报今日入伏)(4)

综上所述,今天入伏,今年是母伏,好多地方又下雨,预示着今年三伏天比较凉爽,但愿如此。但受拉尼娜现象、全球升温、 西风槽、大西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环球流动的洪洞影响,我国的雨水今年向北移动,主要集中在黄淮、川西高原和东北地区。长江流域、西北地区可能会出现干旱高温现象,也就是三伏天最热的集中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