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在我的书柜里有一把上海生产的国光牌口琴口琴很陈旧了,每次打开书柜看到口琴,学生时代的往事就会再次涌上心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二百多元的国光口琴?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百多元的国光口琴(一把国光牌旧口琴)

二百多元的国光口琴

□王斌

在我的书柜里有一把上海生产的国光牌口琴。口琴很陈旧了,每次打开书柜看到口琴,学生时代的往事就会再次涌上心头。

1987年,我还在老家草坝镇读初中一年级。有天下午,我正在家里做家庭作业,一阵悦耳的口琴声从门外传了进来,原来是大哥回来了,大哥是到城里参加高中毕业班同学会后返家的。他手里拿着一把崭新的口琴告诉我,参加完同学会路过新华书店时,专门进去给我买了这把口琴。

那时,口琴还是个稀罕物,在整个中心校,拥有口琴的同学也就十多个人。有了这把口琴,我简直是如获其宝。我专门剪了一块蓝色的稠布用来包口琴。每次吹过口琴,都先用稠布把口琴擦干净后再包上。每天到学校读书,我也把口琴插在书包里带到学校。

在那时的镇中心校里,每逢节假日就有文艺演出。那年春节快要到了,教音乐的刘志全老师从各班挑选出八九个平时音乐成绩不错的同学,大家每天下午都集中起来练习吹口琴,准备在年底的全镇春节文艺演出中表演一个口琴小合奏。

那些年,小镇的春节文艺演出年年都要举办。上台去表演口琴小合奏对我来说,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自从知道我们将要代表学校在镇春节文艺演出中表演一个口琴小合奏,那些天,我一直都是兴奋不安,又有点胆怯。

千盼万盼中,春节文艺演出的时间终于到了,我们登台表演口琴小合奏的日子也终于到了。尽管时间已经过去30多年,可当年在舞台上表演口琴小合奏的那一幕仍然历历在目,恍若昨天——“下一个节目:口琴小合奏,表演者:中心校同学。”一袭白色长裙的女报幕员报完幕,我们8个同学便依次从大幕后走上前台,大家排成整齐的一排。接下来,《让我们荡起双浆》《我爱北京天安门》《娃哈哈》……我们接连用口琴合奏了六七首欢快活泼的儿歌。起初,我还有点紧张,渐渐地,我也就放开了。表演完毕,台下立刻响起了阵阵欢呼声和掌声,还有人大声喊道:“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1989年我初中毕业时,成绩超过了中师录取分数线13分,成为了全校200多名初三毕业生中的幸运儿。一个星期后,我和23名初三考生集中到雅安师范学校去参加面试。

按照班主任张承业老师的交代:面试时,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我把这把国光牌口琴带在了身上,希望到时能用上。

师范校的音乐面试在大礼堂进行。那天,轮到我时,考完规定项目,我对主考老师说:“老师,我还会吹口琴。”“算了,不用吹了。”主考老师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可看到我已抽出口琴凑到嘴边,他只好说:“好嘛,你就吹首歌听听。”我先吹了一首电影《少林寺》里的插曲《牧羊曲》,接着又吹了一首《娃哈哈》。主考老师听完后说:“你会不会吹半音阶口琴。”我摇了摇头,如实回答说不会。主考老师似乎很失望,顿了顿,他才说道:“一个农村考生能吹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我这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那次师范校音乐面试,我的成绩最终是雅安市七县一区最高的一个,而那把国光牌口琴自然功不可没。

一把旧口琴,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