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岚泪轩儿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杰出的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候,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有人说他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第一人,也有人说他是封建历史中最后一位“大儒”,更有人说他是“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的一生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个不朽的境界,从李鸿章到蒋介石,从陈独秀到毛泽东,无不受过他的种种影响。

毛泽东在青年时曾评论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仍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曾国藩的四种处世法则(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1)

在大家眼里的这么一位伟人却常说自己“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认为自己钝拙,儒缓,读书做事,反应速度慢。

曾国藩天资的确与常人一般,那是什么让曾国藩完成了脱胎换骨,达到人生的高峰呢?《曾国藩传》中张宏杰深入浅出的解读了曾国藩一生。

张宏杰是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他的笔触关注的主要是历史、文化和国民性,创作了大量大历史文化散文,著有《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很累》、《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中国人的性格历程》等书。

曾国藩的四种处世法则(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2)

在《曾国藩传》一书中,张宏杰向我们解读了曾国藩脱胎换骨,达到人生高峰的历程,其中曾国藩的三个笨办法,值得我们学习。

一、有恒:持之以恒,开启传奇人生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

曾国藩祖辈并无读书人,更无做过官的人,因为爷爷有一个“科举梦”,从他父亲曾麟书开始,就铆足劲和科考死磕。曾国藩虚岁5岁开始读书,8岁就已经读完五经,9岁开始学习八股文,14岁就开始了科考生涯。

曾国藩学习非常努力,奈何不了实在是不太聪明,连小偷多听几次都能背下的文章,曾国藩都背不了。曾国藩和父亲结伴参加科举,在他第六次参加科举时,父亲曾麟书意外上榜,而曾国藩的文章却成立“反面典型”。

面对这样的挫折,曾国藩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反思自己的读书考试经历,曾国藩反思,总结,改进学习方法,在他23岁第七次参加科举时,中了秀才,然后像开挂的人生一样,24岁中举人,28岁中进士点翰林,年少得志。从此,曾国藩开始了自己春风得意的一生。

曾国藩的四种处世法则(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3)

“笨鸟先飞”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勤能补拙”的前人经验都有耳闻,而能够像曾国藩一样持之以恒坚持的人,却少之又少。

很多人在难以取得成就时,看不到希望时,总能给自己找一堆理由,自己的懈怠找借口。没有恒心的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怨天尤人,却不从自身找原因。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坚持方得始终。

曾国藩除了勤奋和坚持外,他还善意反思和思考,而非低头靠蛮力坚持,蛮力在很多时候只能感动自己,对学业和事业毫无帮助

反思,掌握学习技巧,再用巧劲学习,加之持之以恒的耐心,勤加练习,迟早会取得好成绩。

二、写日记:立志学做圣贤,人生脱胎换骨

曾国藩年轻时因为生活环境闭塞,读书只为科举考试,除了四书五经外,他基本没有读过什么书,更谈不上学术修养。初到京城,曾国藩从气质到观念都非常都庸俗。

他认真专研明代大儒王阳明《传习录》,发现自己和圣贤人物比起来,视野狭窄,境界低劣,性格上还有很多缺点。

曾国藩自省自己见识狭窄、观念鄙俗,性格上浮躁、为人傲慢、修养不好、虚伪、好色。这些缺点和毛病让曾国藩非常焦虑。

曾国藩的四种处世法则(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4)

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在给弟弟的家书中说,自己立立终身之志,学做圣人。而曾国藩学做圣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写日记,此法得益于好友唐鉴的建议。

曾国藩最开始写日记存在很多问题:不连贯、不坚持、记流水账、日记上对自己提的要求,做不到等。后来唐鉴告诉他,日记最重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要把写日记当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曾国藩虚心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并且通过写日记形式,不断自我反省,用三十天戒了烟,用三十年,戒掉了其它更难戒的毛病。并且把这个习惯坚持了一生,不管是带兵出战,还是生病卧床,每天都坚持写日记,就连病逝的前一天还在坚持写。

曾国藩通过写日记,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地反思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受益一生。

先有1,后边的0才有意义,如果自己不能自己管理,自我提高,再多的有益条件和环境都是零。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自己要先从自身出发,努力改掉自己的坏毛病,让自己不断进步,完善,虽然圣人很远,但是相比自己的进度就是动力。

三、读书:炼心磨性,完成人生蜕变

咸丰七年,曾国藩因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何桂清抢先把湘军溃败的情况密保清政府,被咸丰皇帝一怒之下罢免官职,解除军权。

在太平军由盛转衰的关键时刻,大家都在建功立业,而曾国藩偏偏在这个时候被罢免回家。看着自己的部下飞黄腾达,而自己却冷清清的待在家里,受人嘲笑,心中极其郁闷。

曾国藩性情大变,整日生闷气,动不动就骂人,骂完江西的一帮官员,连自家的几个弟弟都不放过,语言粗俗,蛮不讲理。

曾国藩的四种处世法则(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5)

就在这时,他拿起朋友向他推荐的老庄著作,细心研读,从中反思自己,找到自己在官场上不得意的缘由。写信给友人,请求他们指出自己的缺点,提出意见,并虚心接受批评反思前半生的为官生涯和处世之道,性格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的内心境界更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顺利度迈过自己人生事业的瓶颈期。再出山时,曾国藩变了,变得和气、谦虚、周到,对皇帝也不在直言不讳,学会了打太极拳,在官场不再慎于保举,而是“同流合污”,还能很恰当的处理各种人情世故。

这次人生的蜕变,也是人生的修行,更是知天命的顿悟。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则,并言读书,可以变其相法。”意思是说,人的气质是天生的,本来很难改变,但是读书却可以重塑一个人的气质和皮相。

多读书,多读经典好书,不仅可以学习圣人的伟大智慧和思想精华,还能学到正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寻得一片宁静。

曾国藩的四种处世法则(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6)

曾国藩的先天资质并不突出,他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更多的是缘于后天的努力。我们思考曾国藩的成功转变,学习他写日记和读书这看似简单又笨拙的方法,对人生目标的坚持付出,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也可以脱胎换骨走向成功。

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掌握这三个方法,依然可以高歌前进,也许我们无法达到曾国藩的高度,但我们可以超越自我,更为更优秀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