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最热门的词语不过是“短视频”、“抖音”、“裂变”、“社交网络”等。它们都有一个共性,为“交易”而产生。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包括商品、思想、人际关系的交易。而交易是经济学一个重要的概念,又是被西方主流经济学忽略的概念。从而使得与交易相关的思想、人的行为均无理论基础。下面试图从经济学理论角度解释“裂变”等交易行为。
1、 传统的价值提升概念
人和动物一样生活在地球上,享受上帝带给我们的资源。这里的资源就是大自然提供的一切,包括土地、森林、海洋等等。人与动物不一样的是,人会创造而动物不会。一旦大自然给予动物的食物不够,动物就会消亡,如恐龙。人则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恩赐而创造更多的满足人的需要的物品。如种植、养殖等等,创造各种不是大自然直接恩赐的物品,用经济学的一个术语称“提升价值”。就是把价值低的物品,设法提升为高价值的物品。整个人类经济社会都在干一件事,就是设法提升价值。科技是最重要的价值提升机制。
2、 错误的劳动创造价值
过去我们学习的传统经济学灌输给我们的一个概念是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创造价值唯一的源泉。实际上劳动创造价值需要满两个条件。一是依赖大自然提供的资源,如土地、森林、矿产、海洋等等,否则无法创造价值。二是交易。人类有今天还取决于另外一个因素,分工。分工极大提升了劳动效率,有了分工后就产生交换。所以,古代时期人类就进入了商业社会,即人们的劳动主要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交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劳动的产品交换不出去,那么劳动就毫无价值。所以说劳动创造价值在商品社会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必须能交易出去,否则劳动是消耗价值而不是创造价值。只有交易才完成恢复和提升价值。
3、 价值公式
人类经济活动就是为了创造价值。不妨用如下价值公式表示:
价值=生产*交易。
交易的取值范围是[0,1]。当交易为1时,全部产品交易出去,价值=生产(劳动)。当交易为零时,价值=0。
在生产力水平不发达年代(人类几千年都是如此),产品都供不应求,所以交易为1。价值就是生产,不存在交易不出去情况。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供过于求,那么交易就不是1了,可能是0.5甚至是零。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恢复价值=产品*交易的理解。
近200多年来,三大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生产水平极大提升,生产成本越来越低,生产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多,从而使得价值公式中的生产越来越大,那么交易的矛盾就突出了,大量产品交易不出去,导致产能过剩。我国至少有十多个产业产能过剩。交易矛盾被人们高度重视。
4、 互联网带来一场交易革命
互联网是一个高科技产品,它只能交易不能生产。相当于是一个交易工具。在互联网诞生的几十年间,创造了很多利用互联网而成功的奇迹。我国典型的就有淘宝网、京东、大众点评、美团、共享单车等。企业成功的包括乐视网(后来被贾弄坏)、小米等。它们运用的是经济学上的“市场与企业”边界理论。过去几百年,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产生了很多巨无霸企业。今后一定是企业规模越来越小,原因就是利用了交易,利用了市场。乐视几年就超越长虹等说明了这一点。
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任何一个人可以与世界上几十亿人交往的可能,但是可能不代表现实(没有互联网连可能都没有)。如何让世界上很多人关注你,就成为了一门学问。凡是成功者都是找了一个让大家关注的理由所以成功。大众点评的理由实际上非常简单,但是就这一点就让它成功。
微商思维,包括裂变概念,实际上都是交易理论的具体应用案例,实际上在创造一个人类步入交易的时代。
新零售裂变的交易理论,在目前主流经济学中几乎很少被提及。包括我们目前在学德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可以简单把它理解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仍然是关于生产的革命。实际上我们还没有正式的开始组织迎接人类历史上关于交易的革命。中国人错过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关于生产的工业革命,不应该再错过第一次关于交易的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