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柳琛琛

通讯员 潘荷花

视频剪辑 王鹏

湖北省南漳县,有这样一位农村小伙子,能够以气球为工具,看到什么实物,就用气球做成什么,汽车、房子、动物、甚至衣服都不在话下。凭借着不起眼的“玩具”,他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气球达人”。

他叫徐登勇,今年参加湖北省“工友杯”首届“e有绝活”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近日凭着“气球手工艺术”这一绝活,成功入围“新就业形态 传统工艺类”赛项决赛。

流水线工人转身成为青年创业者

2004年,15岁的徐登勇离开学校,前往广州,在一家电子厂当工人。父亲在几年前因病去世,作为老大,他不得不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在工厂里,他以“拼命三郎”著称,曾在2个月瘦了20斤,正因如此,在工厂的一次内聘会上,他受到车间主任的推荐,被提拔为一名技术人员。

在新的岗位上,徐登勇花更多的精力来提升自己。学历不高的他,攻克了专业英语等“拦路虎”,获得公司表彰,再次被提拔为电子工程师,成为了一名“坐办公室”的技术人员。

2013年,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他又产生了新的想法:自主创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没有学历,缺乏资本,欠缺技术,能进入什么行业呢?徐登勇说,他曾经考虑过养殖、汽修、美发等项目,综合自身条件,最后都放弃了。一天午休时,他偶然收看了一档电视节目,一位出场嘉宾穿了一套气球做的衣服,令他眼前一亮。“气球的颜色喜庆鲜艳,能够做成不同的造型,给人带来欢乐,大家一定都会喜欢。”他表示,当时一下子就坐直了,立即作出了决定。

第九届昆山市鼓号队风采大赛(把气球炼成绝活)(1)

气球造型作品

徐登勇介绍,近10年前,市场上的气球造型、商业业务还比较少。他一开始在网络上熟悉这个冷门行业,分析启动资金和风险,婉拒了公司的挽留,说服了母亲。2013年3月,他报名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在他的记忆中,这段时间被称为“魔鬼训练”。“下午六点多下课后,我不断地摸索当天老师讲的技巧,不停地打气球,练习造型。”他说,一个月的时间里,一边和同学们互相比着学习,一边在心中憧憬着未来。

气球带来欢乐,也带来广阔舞台

“气球只是个玩具,要学正儿八经的技术,那是浪费时间……”在徐登勇返回南漳开了气球派对门店后,耳边不断环绕着亲朋们的质疑。谁也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生意有一天能够走进更多人的视野。随着对气球编制技术的越来越纯熟,随着市场一步步打开,有一天,他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第九届昆山市鼓号队风采大赛(把气球炼成绝活)(2)

气球造型作品

2017年5月,徐登勇接到了一通来自北京的电话,他收到央视节目《出彩中国人》的邀请,展示自己的气球创意。

在节目中,表演者们身穿气球编制的衣服走秀,节目主持人现场也穿上了气球做的“白雪公主”造型的裙子,获得四位导师的通过。徐登勇回忆,为了给气球打结,他的手磨肿了,连续熬夜也导致十分疲倦,在舞台上一度紧张得不会说话。可是,当导师们宣布“通过”后,内心瞬间放松了下来,一股自豪感充满了全身。

之后,他又通过了央视《黄金100秒》节目的选拔,再次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2019年,徐登勇参加了国内气球行业比赛——CBAC中国气球艺术大赛,他和团队创作出带有科幻和中国风的创意《神兽龙马》,斩获了大型组的冠军。

徐登勇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一行业已经不再冷门。他说,气球行业的技术难度,既体现在编制技术本身,还体现在创作上,研发能力是最困难的,也是最有竞争力的部分。

“看到一个实物,比如车、房子,或者动画片中的某个造型,要想到如何把它用气球做出来。”他说,当看到自己费尽心思打造的创意变成一个气球形象时,“给大家带来欢乐和美好的记忆,我感到很自豪。”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