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收费最贵的3座大桥,分别是虎门大桥,南沙大桥和黄埔大桥。三者中即便是收费最低的黄埔大桥短短的7公里也要30元每次,这不禁让人疑问,不就是一座桥吗,为什么每公里的过路费要4-5元,都说贵有贵的道理,那这个道理是什么呢?

没走黄埔大桥为什么收费那么高(黄埔大桥7公里最低30元)(1)

虎门大桥

首先投资大。我们要了解一些项目的数据:黄埔线路全长18.694千米,主桥全长7016.5米;桥面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42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按收费公路25年时限计算,每年要收1.68亿,每天要收46万,才能收回投资成本。但这只是本金,加上贷款利息,我们都知道25年的贷款的利息几乎跟本金是一样的。所以每天46万还要乘以2。这样每天就需要收取92万,按每辆车最低通行标准30元计费,每天要通行3万辆汽车才能满足。

没走黄埔大桥为什么收费那么高(黄埔大桥7公里最低30元)(2)

黄埔大桥

其次是养护成本高,大桥的管理费用,每年的费用3亿多。这些费用大桥的灯光费用,消防费用,人员管理费用,质量监控费用等等。具体点就比如:黄埔大桥采取双回路供电方式,为全桥段提供24小时不间断电服务;大桥内部装有抽湿系统,控制钢筋湿度;大桥主要部位都装有桥身状况检测系统,实施全天候测量,实现对大桥任何部位的及时维修养护;大桥还设有强震动监测和警报系统。这些都是高成本的项目。

没走黄埔大桥为什么收费那么高(黄埔大桥7公里最低30元)(3)

再三就是投资主体,黄埔大桥属于盈利性项目,或者说不是普惠性项目。有自主定价权,当然也是受相关部门监管的。不过即便是有权收费,但是收费年限也是受限制的,最多不能超25年,也因此大桥经营方需要在25年内至少收回投资,分摊下来到每一年,每一天每一辆车的费用就高了,也就是谁先享受谁就得多花钱。

关于黄埔大桥以及其他大桥的高昂的过路费,已经存在太多讨论,作为车主一方无疑是一边倒地喊贵,这也是情理之中。但是作为投资方也很无奈,收费年限就这么短,投资这么高,不收贵一些,怎么收回投资。

没走黄埔大桥为什么收费那么高(黄埔大桥7公里最低30元)(4)

其实这就有点像电影《我不是药神》中说的天价药一样,天价药的专利保护期只有一二十年,所以他们需要在这段时间把研发成本,制造成本和利润都挣到,这样才不至于前期的付出白白流失。不过电影中也有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那就是将药品纳入医保体系,这样使用者就能用较少的钱用到好药。换而言之,是否可以通过财政投入把投资填补回去,降低收费金额,让利给司机朋友。

没走黄埔大桥为什么收费那么高(黄埔大桥7公里最低30元)(5)

也许有人说即便如此,获利的也只是一部分人而言,就像药品一样,只有病人才获利。其实不然,降低收费获利的将是全社会,大货车降低了费用,运输成本降低,运输的商品成本也会降低,最终获利的是终端消费者。即便是私家车主,减少了路程,降低了排放污染也是对大家有利的事。哪怕是电动车,也能降低对周边道路的挤占,比如环城高速等等。

最后,大桥收费贵确实有贵的道理,司机通行成本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调节二者的矛盾,这可能需要相关部门的主动作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