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章(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1)

【一】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二】意译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有长久的寿命,是因为天地不会为了生存做什么,所以能长久地存在。

所以圣人将自身放在后位,反而被推到前位,圣人将自身置之度外,反而获得了保全。这不正是因为他没有私心吗?恰恰能够利益自身。

【三】解读

第七章描述了天地的特性,并且描述圣人是如何效法天地的。

天地有生有灭,也存在着寿命,只是天地的寿命极其地长久。为什么天地有着如此长久的寿命呢?天地是无欲、无为的。天地不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做什么,可以有极限的自然寿命。

看地球上的各种生命,寿命都有长有短,而且一般的规律是寿命与繁衍速度成反比。再来看人的寿命,随着社会进步,人类的平均年龄变长,但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寿命还是有长有短。按理说,人存在着极限的自然寿命,但为什么一些人达不到平均寿命,大部分人达不到自然寿命呢?

人是有思维的,是有欲望,是有为的,人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做些什么事情。但如果是妄想妄为,就会违背“道”,会对自身造成一定的伤害,以至于难以达到自然寿命。但如果没有杂欲妄想,无为自然地顺应“道”,这有助于获得更长久的寿命。

圣人是效法天地之道,用无为的方式来为人处世,因此能够顺应“道”。圣人不会为了自己的生存去做什么,是将自身放在后位,先去考虑如何利益外界,恰恰因此能够保全自身。圣人不敢有私心,却也因此能够获得利益自身的结果。

感悟第六章,可以从寿命来看任何存在的事物。我们都希望自身可以长久地生存,但要如何来做呢?老子教的,不是有为地利益自身,而是用无为的方式,通过顺应“道”来利益整体。这样将自身放在后位,少去考虑自身,而是将整体放在前位,多考虑利益整体,这样是通过利益整体的方式来利益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