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嘎达敖包祭祀等系列文化旅游节(点燃光明祈福安康)(1)

点燃的祖鲁,带来了光明,点亮了希望

01

农历十月二十五是蒙古族传统节日——“祖鲁节”。祖鲁节也叫燃灯节、佛灯节、点灯节。它是由佛教点灯仪式演变而来的节日,是纪念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圆寂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位宗教界伟人,就逐渐创立了佛灯节。随着黄教在蒙古族地区的日益兴起,它也成为了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祖鲁节这天,夜幕降临,家里的老少男女点燃早已备好的一盏盏酥油灯,放在窗台上、门套上、牛栏、马棚边,然后合家围坐灯旁观灯,许愿,以示时时安康,吉祥如意,日子红火兴旺。

随着时代的变迁,祖鲁节现已成为亲朋团聚、庆祝丰收、祝福社会安定祥和的各族群众共同的节日。

02

居住在温泉的蒙古人是1761年12月,1763年2月年,1764年7月分三批从张家口西迁戍边的察哈尔蒙古部。察哈尔蒙古部被誉为大汗的近卫军,“为利剑之锋刃,为盔甲之侧面,乃察哈尔万户是也”。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正统后裔直接率领的蒙古中央部落,是皇权的象征。

但在国家需要时,他们以蒙古勇士的气概,踏上西迁的征程,驻守神圣的边关。祖宗之地回不去了,一辈一辈的亲人骸骨埋在了温泉的土地上。

他们偶尔也唱起思念故土的歌,比如:“假如我是那雄鹰,定将翱翔返故乡,我时刻想念可爱的家乡,可惜没有雄鹰的翅膀”。

由温泉人新近创作的歌曲《心中流淌的故乡》,歌颂察哈尔人在温泉这片热土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对于土生土长的西迁察哈尔后辈,温泉是他们心中的故乡。

03

县影剧院座无虚席,正在举行燃灯节仪式黑暗中,周遭被庄严、安静笼罩着,一位长者引领着众人围着祖鲁转圈唱祖鲁歌祈福,数百盏祖鲁在老人的带领下点燃,点亮的祖鲁,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盼。用蒙古族朋友在一起共同点燃祖鲁,这是怎样一种美好的仪式感?

点燃的祖鲁,带来了光明,点亮了希望,在场的所有人被仪式的庄严气氛感染。点灯仪式亦如古人“沐浴焚香,抚琴赏菊”,亦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人们需要仪式感来表达内心的庄重与情感。仪式感能唤醒我们对于内心的尊重,因而也能去尊重生活。

一场仪式,很多时候是给自己一个契机去迎接一个全新的开始,使此时此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使这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仪式的背后传递出对生活深深的热爱,就像王小波说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04

点燃祖鲁仪式过后,是文艺演出,观看演出,就是现场体验浓郁的蒙古风情。演员都是老面孔,江姑把老温泉人的容颜都唱老了,她的歌声依然清亮饱含深情。我喜欢的短调歌手乌兰在今天的场合,唱了一首《平安之歌》。

我敢肯定地说,不管你是不是蒙古人,你一定会喜欢《希日格希日格》。以前听过杭盖乐队的风格,苍劲有力。今晚一群稚气未脱的幼儿园小朋友,从妈妈,奶奶的怀抱,走上舞台,面对着亲人吟唱《希日格希日格》,我听出摇篮曲,是童年、母爱、亲情。台上的孩子们在唱,台下的孩子们也坐不住了,一个两三岁的小家伙顺着台阶已经爬到舞台的边缘了,被大人抱下来。

在从前,祖鲁节就是这样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祖鲁是把莜面用放了砂糖的奶水搅起来捏成的,把芨芨草棍上缠上新棉花,插进每盏灯里作为灯芯。再用黄油一盏一盏灌满。在大人们捻灯盏时,孩子们跑来跑去,追逐嬉戏,玩得十分开心。

演出散场后,出影剧院雪下的更大了, 在飘雪的夜晚,满天的星宿和我一起在温泉看了点燃祖鲁。

就像像蒙古族朋友说的,过了祖鲁节,我们每个人都会年长一岁,智慧也增加一分。

我是山衔落日,您的莅临,蓬荜生辉,原创图文,敬请欣赏,欢迎评论转发。 #讲好新疆故事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