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孩子渴望送给)(1)

关于电影《 Le papillon 》(蝴蝶),2002首次在法国上映,至今已是18年的风雨沉淀,在电影界不可谓不经典。

影片中,一位老爷爷,一个小女孩,两个毫无关联的次元,在欧洲最美丽、最珍贵的伊莎贝拉蝴蝶的驱使下不期而遇,踏上了一场灵魂之旅。前者是对儿子的系念与承诺,后者是对母爱地呼唤与渴求。

如此了无新意的故事,竟点亮无数网友内心的一切美好与之共鸣,并在豆瓣上call 出了 8.6的高分。是“温情系”榜单中,与《海蒂和爷爷》平分秋色的存在。

这更让我觉得它是“宝藏”,不止如此。

蝴蝶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孩子渴望送给)(2)

当我观完《蝴蝶》后,“爱”、“治愈”、“喜悦”、“温馨”、“纯净”、“小确幸”等等心境全盘托出,实在令人回味无穷。

看一遍、两遍、三遍,细细品味这79分钟的旅行。如此简单到完美的剧情,竟与我们探讨了关于亲情、友情、爱情、金钱、战争、命运、人生等等“大题目”,不浮夸、不做作。并用“七情六欲”的镜头画面让人在欢笑之余不乏深思。

映照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说的:

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

轻轻合上眼帘再看一遍,迂回与纷乱已烟消云散,让我们发掘那显而易见却不为人知的——“宝藏蝴蝶”。

蝴蝶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孩子渴望送给)(3)

我本是蝶

随着快递小哥送来的那只箱子,在老人开门签收之余,目视了门外正在搬家上楼的新邻居。当镜头转向老人的屋子,静谧的桌角上摆着一本《伊莎贝拉的秘密》,旁边伫立着一家三口的旧照,房间目之所及饱览蝴蝶。

蝴蝶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孩子渴望送给)(4)

老人戴上眼镜取出快递,打开那标有“6支日蝶 1支夜蝶”的盒子,看了一眼——里面是“千篇一律”的蝶蛹,无法让人激动、很容易让人“小觑”——把它推到了一边。

蝴蝶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孩子渴望送给)(5)

这位老者就是主人公朱利安,一位古怪、执着、严肃却不失慈祥的老人。朱利安的这座“蝴蝶博物馆”缘起于找寻“伊莎贝拉蝴蝶”,这是诺言,是对儿子十年一日的“魂牵梦萦”,也是对儿子那句不曾开口的“我爱你”,更重要的是——朱利安对遗恨唯一的救赎。

随着一辆停驻在街巷的货车,小女孩在车上嘟着嘴按喇叭,她想下去,看得出是被正在搬家具上楼的大人给“遗忘”了。

蝴蝶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孩子渴望送给)(6)

小女孩有着星眸、甜笑靥和浅金发丝,下车后独自抱着篮球在一旁拍来拍去,她身着印有“NBA”的T衫,看起来阳光极了。

这就是电影海报上的小仙女——爱乐莎,即使生活在孤儿院;即使总是自己一个人放学回家;即使总是被唯一的亲人妈妈所忽视;即使自己总在深夜里开灯发现只有篮球陪伴自己......爱乐莎依然是最初那活泼开朗、自信勇敢的爱乐莎,一直都是。

蝴蝶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孩子渴望送给)(7)

这天,爱乐莎踩着放学铃跑到电话亭旁等候答应带自己去看电影、吃麦当劳的妈妈,一直等到余晖映衬出暮霭也没见到妈妈。爱乐莎用光了自己所有期待,失望而回......

失约的妈妈、执着的老爷爷、想让大人重视的小女孩......如此种种,都在一条平行线上被“伊莎贝拉蝴蝶”奇妙地交织在一起,说走就走。一帧阿尔卑斯山的美景 已在眼前“跃跃欲试”,让我们去看看吧。

蝴蝶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孩子渴望送给)(8)

蜕变

在阿尔卑斯秀美的裙摆下,光耀中摇曳的香草显得那么温柔,眼前的仙蝶用恬静地舞姿谱画着音符,嘴角不经意地上扬。

一路,元气满满的爱乐莎向固执严肃的朱利安道尽可爱的疑问,一老一少谐趣互怼,放眼眺望,仿佛高冷的云杉树也放下“身段”跟着欢声大笑。

蝴蝶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孩子渴望送给)(9)

有一种隔着屏幕的感同身受,当清风亲吻脸颊时,远方那沁人心脾的歌喉让人好是欣忭,让人好想为这些鸟雀、金蝉 “转身”......

继续向上、向前,朱利安偶遇一位了勘测地理的技术员,并捧着手上的地图咨询“路况”。此时落在后面的爱乐莎在技术员的卡车的报纸上,看见了“大人”对自己的“追寻”,眼睛亮了一下,扬起了嘴角。

蝴蝶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孩子渴望送给)(10)

继续向远方前进,他们遇见了用“跳伞”维系信任的情侣;遇见了为夺取私利而“讹诈”的商人;遇见了牺牲在“拜金枪口”下的珍稀鹿......

在捕蝴蝶时,连朱利安也做出了“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的事。

爱乐莎盯着这些“大人的世界”,仿佛在怅然中与“小王子”响起共鸣——这些大人奇怪极了!

雨后的阿尔卑斯云雾缭绕,朦胧的晓色酷似绿野仙踪。这时爱莎第一次看到了悠然踱步的白褐色牛群,眼神里的喜悦都快藏不住了。

“爷孙”俩走了过去,碰巧被一位热情的“民宿主”邀进家里。共进晚餐时恰逢男主人的生日,当妻儿奉上生日蛋糕,一家人幸福甜蜜的互动画面——这是爱乐莎梦寐以求的一幕——与形影单只的爱乐莎形成强烈比照。

蝴蝶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孩子渴望送给)(11)

民宿的夜晚安静到出奇,爱乐莎悄悄地坐在楼梯旁,聆听朱利安对男主人讲述“自己儿子的悲剧”。此时爱乐莎再也忍不住向那为找寻自己而“心急如焚”的母亲袒露心声:

“妈咪,是我......你答应不生我的气......”

爱乐莎挂断了电话。

“8岁小女孩失踪事件”已挤满了法国电视台,并铺满了报亭。顷刻,仿佛听到了爱乐莎在背后呼喊着:

如果你眼神能够为我片刻的降临,如果你能听到心碎的声音,沉迷地守护着你,沉默地等奇迹,沉默的让自己,像是空气......

蝴蝶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孩子渴望送给)(12)

一转眼就到了“寻找伊莎贝尔”最后的夜晚,篝火的闪点在空中漫舞。在挂满繁星的天际下,爱乐莎第一次谈起了自己的妈妈,一位只有25岁的单亲妈妈,面对生活上的无助,爱乐莎却十分明白自己是幸运的,庆幸妈妈生下了自己。

这或许也是爱乐莎鼓励自己成为、做到——阳光开朗、勇敢坚强的底气吧。

爱乐莎仰望星空,一颗流星划向远方,朱利安却被对面的“捕蝶布”上的动静吸引,流星似乎显灵了。

“是伊莎贝拉!快来看!它好美!快快快!”

朱利安欣喜若狂地呼喊,爱乐莎跌跌撞撞地跑向那里——撞倒了网架,朱利安雷霆大发。至此,“爷孙”俩的努力功亏一篑......

羽化成蝶

球鞋、“NBA”衫、形影相随的篮球是爱乐莎对“拔苗成长”的表白,也是在琐碎刻板的生活里竖起的“鲜活”旗帜。

自责的妈妈、痛惜的老爷爷、擦肩而过的伊莎贝拉......如此种种,都被篮球场上奋力长大的爱乐莎唤醒心中按奈不住的柔爱,不要等待去表达。

“不快乐的孩子通常想着快点长大。作为一个的母亲,不仅是为了让他们长大而抚养。称职的母亲要懂得安慰与拥抱,和充满爱意的亲吻。她在向你求救,你应该和她谈谈......”朱利安对年轻的妈妈语重情长地说着。

终于,年轻的妈妈连着朱利安的那份“遗恨”对爱乐莎说出了——我爱你。爱乐莎紧紧抱住妈妈,这一幕甜蜜到有些过分。

蝴蝶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孩子渴望送给)(13)

这天,爱乐莎戴上樱草色水桶帽冲出校门,天使一样的脸庞上溢满欢欣,她飞向那憧憬已久的画面——化茧成蝶。朱利安领着爱乐莎来到“蝴蝶箱”前,杏黄色光晕在四周弥漫,爱乐莎凝视着眼前这个“可怖”的蛹。

蝴蝶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孩子渴望送给)(14)

朱利安戴上眼镜,再一次拿起那个标有“6支日蝶 1支夜蝶”的盒子,他被宠若惊地感叹——我们一直追求的华丽美好,其实一直在,就在我们身边以最朴实的姿态隐藏着,只要你给予关注,倾注爱意。

“爱乐莎,你还没有告诉我你妈妈叫什么。”

“我没跟你说过吗?”

“没有。”

“伊~莎~贝~拉~”

“那我们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了!”

蝴蝶值得我们学习(每个孩子渴望送给)(15)

蝴蝶是爱的双关语,送给“小孩”也送给“大人”。

今天的世界,每一个人都极度忙碌,渴求更大的发展和追求更多的财富等等,以致做子女的腾不出时间去关怀父母,做父母的也没有时间彼此关心。

这招致家庭生活瓦解,直接扰乱着这个和谐的世界。

能够彼此真正相爱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我在最贫困的人身上看到这份爱。

他们爱自己的子女,爱自己的家庭,他们虽然贫乏,甚至一无所有,但他们生活快乐。——特蕾莎修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