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日夕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 | 毛毛雨 知愚姑娘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1)

“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

看到这句歌词,你的脑海中是否也自带旋律?

20世纪90年代,一首《纤夫的爱》被传唱在街头巷尾,红极一时。

歌手尹相杰也凭借这支单曲,一举成名。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2)

这首歌的女主唱,却并没有因此为人们熟知。在公众的视线之外,她默默地做着更有意义的事情。

2003 年,她是演艺圈中第一个以慰问者的身份走进“非典”隔离区的文艺工作者;2008 年,她是第一个走进“汶川”灾区慰问的军旅歌唱家。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3)

她,就是于文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你也许并不熟悉她的名字,但一定听过她的歌曲。

作品比人红,是她作为艺术工作者难得的初心。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4)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5)

于文华是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军旅歌唱家,人们赞誉她“用嗓子绣花”。

演出时,她总是光彩照人,熠熠生辉。扣人心弦的歌声,声情并茂的演绎,都让人觉得她仿佛生来就属于舞台。

可事实上,就是走上舞台的这一步路,她走得很久,也走得很苦。一切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6)

人上之人,定吃得了苦中之苦。

1965 年,于文华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她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六十岁了。小时候家境贫寒,一家人只能以种地为生,靠天吃饭。

在她的《我的父亲母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出生在普通的河北农村,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农民。父亲他们家穷到娶不起媳妇,弟兄几个只有排行最末的父亲得以娶了一房媳妇。”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7)

那时,家里穷到买不起零食,父亲心疼小女儿,就会捡来一些吃剩下的杏核。

他总是小心翼翼地砸开杏核,取出完整的杏仁,泡在水里,去去苦味,然后再拿给女儿吃。

父亲陪伴她的岁月不长,父女间的这个小故事,是她珍藏的独家记忆。

苦涩的杏仁,是甜甜的父爱。

上初中时,老师让每个同学买一条蓝色晴纶运动裤。

母亲听后一言不发,只是呆呆盯着角落。

看到母亲神情木然,于文华明白:家里拿不出这个钱。

后来,母亲去邻居家借到了钱。

于文华拿着母亲给的一把钱,一口气跑到了供销社,却发现:

她手中皱皱巴巴的零钱和钢镚加起来,还是买不起一条四块钱的运动裤。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8)

于文华说,那是她第一次尝到了苦涩的滋味。可她没有哭,没有抱怨,甚至没有感到尴尬,而是突然间理解了自己的母亲。她写到:

“这一瞬间,我长大了,这是我真正懂事的开始。”

人的成长,总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

从那天起,小小年纪的于文华,开始拼命努力地读书,发誓要为自己和家人找到出路。

唱歌和学习,成为了她最重要的事情。十七岁那年,她如愿考上了河北省艺校。

在艺校的日子,于文华的生活还是很困难。她只吃得起食堂里最便宜的饭菜,也没有钱买一件体面的衣服。因为寒酸,她还时常会被一些同学嘲笑。

在女孩子最敏感的年纪里,她默默地承受下了这一切,学会了坚强。她坚信:

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熬过去,就是光明。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9)

三年的时间里,于文华心无旁骛地读书学习,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她顺利地进入了中央歌舞团,人生从此变得不同。

命运安排给人的每一次考验的,一定都有它的道理。人只管把该做的事做好,上天自有衡量。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10)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11)

在追求音乐的道路上,于文华也收获了爱情。

1995 年,她嫁给了第一任丈夫,音乐制作人李凡。

经典作品《纤夫的爱》《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都出自李凡之手。两人神仙眷侣式的爱情,一度为人称颂。

结婚一年后,女儿出生,一家三口幸福美满。

可惜好景不长,这段婚姻只维持了四年,就走向了终点。34 岁的于文华,成为了一位单亲妈妈。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12)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离婚终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更何况是在那个年代。那段时间,她一度陷入抑郁情绪中,有报道称:

离婚当晚,于文华动了轻生的念头。要不是为了女儿,她可能就已经走了。

可苦甜交织,本就是人生百味。

生活若是不讲道理,就没有人可以和它讨价还价。一路走来的于文华,早就看透了这个道理。

她整理好情绪,再次轻装上阵。她始终相信:只要你勇敢和过去说再见,生活自会奖励你一个新的开始。

就这样,于文华遇到了她的钢琴家先生。

那时互联网刚刚兴起,他们俩体验了一场浪漫的“网恋”。两人互相认识,但是并不相熟。在网上聊天的过程中,他们才互生好感。

后来,于文华再次走入婚姻,嫁给了她的钢琴家,李年先生。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13)

他总彬彬有礼,谦逊温和,对于文华和女儿爱护有加。婚后,李年放弃自己的事业,做起了妻子的经纪人,专心打理于文华的演艺事业。

兜兜转转,于文华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人在低谷时,最容易轻言放弃。然后告诉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

其实人生和爬山没有什么不同,只有登更高的山,才能拥抱更美的风景。只有经历过低谷,才能收获更好的时光。

王维在《终南别业》中写到: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别轻言放弃,不然对不起自己这么久的努力。难熬的时候,坚持下去,生活就会变得不同。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14)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15)

专注于工作和公益的于文华,几乎从不出现在娱乐新闻之中。

只是有一段时间,突然出现了她和“大衣哥”朱之文的绯闻,说他们二人“关系密切,互相利用”。

事情的起因是两人的一张合影,媒体报道称:照片是在于文华家中拍摄的,她穿着一身睡衣和朱之文合影,两人笑得很开心。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16)

后来,还有人拿出了于文华去朱之文老家的照片。

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并非真实。

于文华确实看上了朱之文,只不过看上的是他的才华和质朴,无关风月。

在公众的印象里,“大衣哥”是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一举成名的。而把他带到星光大道的舞台上的人,正是于文华老师。

如果没有她,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大衣哥”。

他们只是纯粹的师徒关系,更鲜为人知的是:最初把朱之文推荐给于文华的,正是她的爱人李年。

李年在网上看见了朱之文唱歌的视频,觉得不错,就把他推荐给妻子。

于文华瞬间就被朱之文打动了,因为他的歌声,也因为他难得的质朴和天真。这样的朱之文,让于文华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同样生长在农村,同样热爱歌唱。对于他们而言,这条路有多么的难走,于文华最为清楚。

为了不让朱之文的才华被埋没,她决定帮他实现梦想。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17)

在与《星光大道》节目组的沟通之后,于文华同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朱之文的老家,希望将他带到一个更大的舞台。

在朱之文准备比赛时,于文华夫妇邀请朱之文来到他们家中,于文华亲自教他唱歌。那张引起误会的照片,也是这时候拍摄的,当时李年就在旁边。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18)

面对谣言,她从不介怀,云淡风轻。于文华知道:

生活是自己的,没有必要向别人解释什么。

她只是过好自己的日子,和家人一如既往地幸福着,谣言也就不攻自破。

那些压不垮你的,都终将让你更加强大。

04

时隔几年,于文华因“被尹相杰伤透了心”而被再次送上热搜。

2015 年,尹相杰两次因吸毒被捕入狱。第一次出狱后,他决定改过自新。

作为一起出道的老搭档,于文华很信任尹相杰,认为他本性很好,只是一时走错了路。

面对负面新闻缠身的尹相杰,很多人都对他避之不及,于文华却真心想要帮他走出低谷。她带着尹相杰参加公益活动,还在媒体面前帮他说了不少好话。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19)

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弥足珍贵。

可惜的是,四个月后,尹相杰再次因吸毒入狱。

这一结果,令于文华失望至极。可她也没有多说什么,没有诉苦,没有诋毁,面对媒体的追问,她也只是默默地关掉了手机。

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内心的平静,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奢侈品。几次经历起落的于文华,早已练就了这样的心境。

方寸之间,自有天地。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20)

现在的于文华,依旧过着最简单的生活。

她热爱生活,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始终对世界保有一份好奇。

她开通了抖音账号,有时间就唱歌给大家听,分享演出时的台前幕后,偶尔也会发一些自己生活的日常。

有时候,于文华还会在直播的时候连线“大衣哥”为大家唱歌,给更多的人带来欢乐,这是坦荡之人才有的底气。

这一路上,于文华是经历了很多,才换来了人到中年时的岁月静好。

于文华朱之文民歌大赛(唱纤夫的爱的于文华)(21)

真正的强大,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就像是普希金的那首小诗写的一样: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 END .

【排版 |知愚姑娘】

(欢迎关注,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原创不易,盗文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