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先生”司马徽评价:“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成了贯穿《三国演义》的一条很重要的线索。但看遍整个演义,两人虽得“水镜先生”的谬赞,但从实际行为方面来看,卧龙比凤雏强得不止一点点。

凤雏和卧龙对比(凤雏与卧龙)(1)

二人得一人可安天下

一、两人志向不同

卧龙:躬耕隆中、沽名钓誉,终得名主

凤雏:亲赴东吴、百转千回,始得名主

卧龙在今襄阳古隆中躬耕求学,过着田园般的生活,经常云游四海,理论联系实际,才让自己的才学得以佐证,为今后的成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不急于走仕途,酒好不怕巷子深,是金子不怕花不完。就是因为这种的营销策略的成功,才得以遇到刘备这个名主,得以“鱼入大海”施展自己的才华。

凤雏和卧龙对比(凤雏与卧龙)(2)

凤雏性子急躁,好于冒险。仗着一身才华急于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多次碰壁,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人丑没关系,你低调点也行啊,想好怎么宣传自己,应聘的时候你总要准备点自己的业绩吧。见孙权、见刘备什么都不说,趾高气扬。你让刘备和孙权怎么对你礼贤下士,耽误的都是自己的时间,要不是好友孔明的举荐,估计他还在小县城当个酒肉县令了。

凤雏和卧龙对比(凤雏与卧龙)(3)

二、两人谋略不同

卧龙向以小心谨慎著称,只是个有点,慢工出细活。战场上,在实力没有优势的情况下,精打细算是最靠谱的筹划。卧龙一辈子没打过败仗,失街亭只是被马谡蒙蔽了,人无完人,权当是诸葛亮一生最遗憾的瑕疵吧。

凤雏和卧龙对比(凤雏与卧龙)(4)

凤雏也是博学多才,属于那种不用好好听讲就考得好的天才型选手,但个性张扬,不拘小节。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好。在军事上,喜欢出险招,夺西川的时候,多次催促刘备强夺,限刘备于不义。最后冒险走险地,落得乱箭而亡,为第一次出征划上了不圆满的句号。

凤雏和卧龙对比(凤雏与卧龙)(5)

水镜先生之所以会将两人放在一起宣传,是因为他们在襄阳都是隐居人士,一个圈子的,平时喝酒吟诗,畅谈天下大事的时候,诸葛亮和庞统的观点更有创新性,对时局的分析和走向更全面更具体。为了宣传自己的圈子的影响力,将二人绑定在一起推销,能显出襄阳人才圈子藏龙卧虎。就像香港当年的“四大天王”中的张学友比其他3个强得不是一点点。但就像“套餐”,多卖出了商品,得到了更多的收益。

卧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凤雏“献上中下策,魂失落凤坡”,都为了大汉基业殚精竭虑,在这一点上两个人是一样的。

凤雏和卧龙对比(凤雏与卧龙)(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