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宁

图一:大俗摄影

兰荣、玉荣是亲姐妹。兰荣比玉荣大八岁。兰荣二十二岁那年,嫁给五里地以外的村子。两口子生了一儿一女以后,日子过得挺紧。那时候还是生产队呢,男人李正一个人挣工分,养活四口人着实不容易。

被小姨子当场捉奸(被小姨子当场捉奸)(1)

兰荣会点缝纫活儿,那时候村里缝纫机很少。兰荣娘家的大伯在市里供销社工作,能帮忙买到。她娘家的那台缝纫机,就是大伯给帮忙买到的,她跟着娘家妈学会了缝纫,还会点简单的裁剪。复杂点的衣裤,照猫画虎也能做个八九不离十。

于是,兰荣跟丈夫商量后,跟亲戚借了点钱,找大伯给买了一台。在村里揽活儿,赚点手工费贴补家用。

机器买来不久,找她干活儿的人就不少,年轻人来得最多。有一次,村东头一小伙子李明来做件衣服。兰荣看小伙子长得挺精神,聊了几句,知道他家里就父子俩过日子,他爹还是队长。

她觉得这人家不错,应该把自己妹妹玉荣给他介绍介绍。过日子最怕人多劳力少,这父子俩都是壮劳动力,将来日子好过,说不定将来也能帮上自己家。

李正回来以后,兰荣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李正说:“你以前说你妹在家里经常欺负你,你把她拽过来,相处好了还行,处不好就麻烦了。亲姐妹嫁一个村儿成仇人的不少。”

兰荣说:“她欺负我那会儿不是还小吗?老丫头,爹妈娇,惯得有点刁蛮。现如今都大人了,她不能还那么没横没竖,懂事了!”

李正见说不过媳妇儿,就不参加意见了。兰荣骑车回娘家,跟爹妈说了这事儿,爹妈都觉得挺好。爹说:“现在,靠工分儿吃饭,一家两个大劳力,过日子指定受不着饥荒。”

娘说:“就是没个婆婆,将来有了孩子没个帮手。”

兰荣说:“我离得近,能帮得上她。”

爹妈说:“嗯,这倒是,姐妹俩离得近,互相搭把手,总比外人强!”

那时候搞对象,一般都是爹妈的意见起主导作用,玉荣去相看相看对上眼了就算成了。

很快,玉荣就嫁过去了。李明那边他妈去世多年,家里没个女人,日子过得不错,终究是俩大男人,不会收拾家里,到处乱糟糟的。玉荣是个干活儿利索的人,嫁过来时间不长,就把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整齐干净。

被小姨子当场捉奸(被小姨子当场捉奸)(2)

李明爹和他奶奶,对这个媳妇儿非常满意,捎带着对大媒人兰荣也是感激得很。

玉荣嫁过来一年多,生了个大胖小子。同时期,开始土地承包到户了,也算是双喜临门。兰荣那边人多地多劳动力少,李明父子俩主动过去帮忙,从种到收,都要在那边搭不少功夫。

兰荣针线活儿做得好,妹妹一家子的衣服,从冬到夏也是她亲手缝制,还帮着带带孩子做做饭,两家人真的亲如一家了。

就在两家人其乐融融,相互帮衬相互协作得挺愉快的时候,兰荣家对门娶了个二婚媳妇儿。

对门儿邻居腿脚有问题,小时候得过麻痹症,虽然跛的不是很严重,也影响了搞对象。这次娶的媳妇儿,也是腿有问题,比男人还严重。因为和上一任老公在一起时,与婆婆关系没搞好,后来就离婚了。

这位新媳妇,有双巧手,会裁剪,是真正的裁剪技术。缝纫也比兰荣技巧多得多,挺多市面上见得到的衣服样式,她都能仿制得挺好。她的到来,直接影响到了兰荣收活儿。

兰荣是个心宽的人,如今种地收入也不错,收不到缝纫活儿她不在乎。反倒对新媳妇儿的巧手很羡慕很佩服,有闲空的时候,就喜欢去对门儿看人家干活儿,顺便学一样两样的技术。慢慢地,两家交往越来越多,成了很好的朋友。

对门儿媳妇叫巧玲,不仅有双巧手,长得也漂亮,伶牙俐齿爱说爱笑。没事儿的时候,也喜欢来兰荣家里坐坐,她喜欢吃兰荣做的粗粮大煎饼。

两家交好以后,种地的活儿,李正也经常给巧玲家帮忙,毕竟巧玲两口子都有点残疾,种地不是个轻松的事情。

有时候,兰荣、玉荣、巧玲三家也会一起搭伙儿干活儿。时间长了,玉荣总觉得巧玲看姐夫的眼神儿不太对劲,跟姐夫说话也有些太放得开。姐夫跟巧玲也总是笑眯眯的,比跟自己这个小姨子亲近多了。

被小姨子当场捉奸(被小姨子当场捉奸)(3)

她私下里跟姐姐说,让她跟对门儿的人少些来往。兰荣说妹妹心眼儿太多,净想没用的。说了几次,兰荣有些烦了,说:“你少操些心吧!家里地里一大堆活儿不够你操心的?净瞎想!”

玉荣说服不了姐姐,开始留心观察姐夫和巧玲了。有一次三家人又一起搭伙儿种地,所有人都到了,就姐夫和巧玲没来。兰荣说李正有点事晚来一会儿,巧玲男人说,巧玲今天可能来不了了,有人要做套衣服,说等着要。

玉荣没说话,干了一会儿活儿,说要回家拿点东西,直接跑到姐姐家。

真是巧,她刚到姐姐家大门口,就见巧玲从门内跑出来,脸色红红的,很是滋润,上衣有两个扣子还散着。见到玉荣,她好像不是很自然,打了声招呼就赶紧走了。玉荣没理她,推门跑进院子闯进姐姐房间。

姐夫这会儿也刚想出屋,玉荣掀门帘儿的手,差点就抡到姐夫脸上。只见姐夫裤子还没完全穿好,神色也有几分不自然,看到玉荣,磕磕巴巴问了句:“你,你,你咋回来了?”

玉荣冷笑一声说:“咋?打搅了你们的好事了吧?

姐夫抵赖说:“你在说啥呢?”

玉荣说:“那个女的刚才来干啥了?我就知道,大家都在忙,你们俩倒好,你有事她也有事,真是凑的巧!她有事儿忙到你们家床上来了?你是欺负我姐没心没肺吗?我告诉你,我姐傻,我可不傻!你们这样欺负人就是不行!”

玉荣嗓门儿大,邻居没下地干活儿的人都听到她的喊骂,凑过来看热闹的,一会儿功夫就把大门口给堵上了。

被小姨子当场捉奸(被小姨子当场捉奸)(4)

玉荣见看热闹的人多,声音更大了。李正气急败坏地与她争执,俩人斗鸡一样在堂屋高一声低一声地吵。早有人把信儿传给地里干活儿的兰荣他们,兰荣一听就明白咋回事儿了。

她急忙跑回来,进屋没等玉荣说啥,先给妹妹一巴掌骂道:“你是看热闹不怕人多咋地?整天疑神疑鬼,不弄出点事情你心里不舒服?我家男人啥样我不知道,用你在这儿裹乱?你给我滚!以后别让我看见你!”

兰荣几句话,把玉荣骂懵了!她捂着被姐姐打疼的脸,眼睛红得要喷出火一样。好半天憋出一句话:“好!你等着,我是吃饱了撑得爱管闲事,有你们一家子丢人现眼的时候!有你哭不出调调的时候!”

一场闹剧,在玉荣离开的那一刻结束了,门口看热闹的还余兴未了。

人们边撤离边议论,有人贬低兰荣,觉得玉荣不会无中生有,说那个巧玲不是善茬儿,和前一任老公离婚的原因,绝对没她说的那么简单,兰荣这么样,就是姑息养奸,将来不会有好结果。

有人说兰荣厉害,她这样的做法,一巴掌打跑了亲妹妹,正说明她是个有智慧的女人,给男人保住了颜面!

也有人说,“自古奸情出人命”,兰荣是个压事的人,不管这事儿有还是没有,这一巴掌,堵住了妹妹的嘴,也管住了男人的心。那个巧玲啊,从此也就安分了,这一巴掌保住了两个家。

在自己的男人犯错时,兰荣选择了隐忍 ,这不是包庇和纵容,而是给老公一个改过的机会。当人们总是把目光盯在一个人的错误上,不仅不利于他改正错误,反倒会使矛盾更加的激化,使他破罐子破摔,直至再也无力修复。

从那以后,这三家的活儿各干各的,不再搭伙儿了。兰荣、巧玲家里过得风平浪静,玉荣从此再没有出现在姐姐兰荣家里。

被小姨子当场捉奸(被小姨子当场捉奸)(5)

正如当初李正所说,亲戚邻居,处好了互相帮忙,处不好,有节外生枝的事发生了,说不定就成了仇人。

,